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7890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造工期短、投入成本小、实用性高、具有防洪排涝和抗旱功能的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包括桥面、桥墩、基座和蓄水池,桥墩分别与两侧河岸以及基座无缝固定连接,桥墩为立柱,包括立柱开口、立柱壁和位于立柱壁内部的滤水层、空腔层和实体层,基座为实心柱,蓄水池由立柱的外壁和实心柱的顶端面以及两侧河岸构成;一种基于装配式多功能桥梁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制桥面、立柱以及实心柱;S2、建造地基承台;S3、埋入立柱和实心柱;S4、浇灌水泥;S5、铺设桥面;S6、装配管道;S7、进行加固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建造工期长、投入成本大、实用性低、操作工作量大和步骤繁琐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新时期下,我国桥梁工程发展趋势为技术创新、不断变革,目前桥梁建造在施工技术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桥梁施工技术已经向着比较完善的方向发展,普遍运用到我国桥梁建造中来,目前为了突破传统施工技术的阻碍现状就要发展创新型技术,来提高桥梁的建造质量。现有桥梁和桥梁施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桥梁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架设钢筋,灌注混凝土,进行桥梁建造,这种桥梁建造工期长;(2)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成本高;(3)现有桥梁的功能单一,不具备防洪排涝和抗旱的功能,实用性低;(4)桥梁施工操作工作量大,步骤繁琐,又增加了建造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造工期短、投入成本小、实用性高、具有防洪排涝和抗旱功能的装配式多功能桥梁,以及一种操作方便、步骤简单和耗时短的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桥面(1)、桥墩、基座和蓄水池(2),所述桥面(1)与桥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桥墩设置在河床上,且分别与两侧河岸以及基座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桥墩为至少两排对称设置于基座两侧的立柱(3),相临所述立柱(3)无缝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立柱(3)为长方体,包括顶端的立柱开口(31)、立柱壁(32)和位于立柱壁(32)内部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滤水层(33)、空腔层(34)和实体层(35);所述滤水层(33)空隙率为10%至30%,且沿水流方向平行设置有通孔(36),所述空腔层(34)沿立柱(3)排列方向设置有顶部带开口的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4)连通立柱(3)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桥面(1)、桥墩、基座和蓄水池(2),所述桥面(1)与桥墩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桥墩设置在河床上,且分别与两侧河岸以及基座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桥墩为至少两排对称设置于基座两侧的立柱(3),相临所述立柱(3)无缝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立柱(3)为长方体,包括顶端的立柱开口(31)、立柱壁(32)和位于立柱壁(32)内部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滤水层(33)、空腔层(34)和实体层(35);所述滤水层(33)空隙率为10%至30%,且沿水流方向平行设置有通孔(36),所述空腔层(34)沿立柱(3)排列方向设置有顶部带开口的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4)连通立柱(3)两侧,并与相邻溢流管(4)端口固定连接,所述实体层(35)的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为至少两排实心柱(5),相临所述实心柱(5)无缝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实心柱(5)为长方体,实心柱(5)的高度低于立柱(3)的高度,其底端与地基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池(2)由立柱(3)的外壁、实心柱(5)的顶端面以及两侧河岸构成,内部设置有带开口的抽水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1)为透水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层(35)沿水流方向平行设置有通孔(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6)两侧设置有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仁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