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75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承烧板、木条、传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承烧板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动装置穿越窑炉设置;所述传动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承烧板上方的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位于窑炉与传动装置进料端之间;所述木条上固定有与RFID阅读器相匹配的RFID标签;所述RFID阅读器、传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木条进入窑炉内,防止木条损坏,使得木条可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避免木条燃烧而影响到铁氧体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杜绝了因木条燃烧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铁氧体磁芯是一种高频导磁材料,主要做高频变压器、高频磁环等等,增大导磁率,提高电感品质因素。铁氧体磁芯可采用铁氧体烧结而成。上述的烧结是通过加热使得温度升高,铁氧体晶格内的离子振动加剧,在一定程度上,离子将摆脱其周围离子的束缚而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物质的迁移;由于系统内物质的迁移,铁氧体坯件将发生去除水分、排除黏合剂、盐类分解、铁氧体生成反应、收缩、致密化、结晶生长、氧化、还原、挥发以及铁氧体结晶内离子分布等过程,从而得到具有一定性能的铁氧体产品。铁氧体烧结需要将成型后的铁氧体坯件经过一定的处理后,置于高温烧结炉中,加热到烧结温度,烧结温度是多少1350℃,并在烧结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冷却下来,完成烧结。在现有技术中,铁氧体烧结在窑炉内完成,窑炉内具有回形运输通道,输送装置带动铁氧体经过窑炉内部完成烧结,同时实现保温的效果;铁氧体进入窑炉前整齐摆放在承烧板上,为了防止铁氧体滑落和保证摆放整齐,常在承烧板四周设置挡住铁氧体的木条,木条需要在进入窑炉前人工取出,若木条没有取出,则可能在窑炉内烧毁,木条不能重复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且燃烧后的木条可能产生气体与铁氧体发生反应,降低产品质量,甚至引起火灾,造成安全事故,但是缺乏检测装置,工人很可能漏取,不能很好的杜绝安全事故。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避免木条进入窑炉而烧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承烧板、木条、传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承烧板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动装置穿越窑炉设置;所述传动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承烧板上方的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位于窑炉与传动装置进料端之间;所述木条上固定有与RFID阅读器相匹配的RFID标签;所述RFID阅读器、传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木条的两端均固定有RFID标签。优选地,所述RFID标签具体为RFID钉子标签。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滚筒式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内转动设置有多根滚筒,滚筒均匀设置,承烧板放置在滚筒上。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的进料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推杆抵靠在承烧板的一侧;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承烧板的前进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支架两侧设置有挡板。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的进料端连接有过渡板,过渡板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承烧板和铁氧体的上方,RFID阅读器固定在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承烧板可设置为多层。优选地,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承烧板进入窑炉之前,需要取出木条,若因为人工失误,而遗漏木条,木条上的RFID标签经过RFID阅读器时,RFID阅读器接收到RFID标签发出的信号后,向控制器传递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后控制传动装置停止工作,当工人取走木条后,重新启动传动装置,继续工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且检测可靠,避免了木条进入窑炉内,防止木条损坏,使得木条可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避免木条燃烧而影响到铁氧体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杜绝了因木条燃烧而引发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摆放承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装满铁氧体后的承烧板的结构示意图(含木条);图5为图4的主视图;图6为装满铁氧体后的承烧板的结构示意图(不含木条);图7为图6的主视图;图8为电连接模块图;图中:1-窑炉,2-承烧板,3-木条,4-传动装置,5-RFID阅读器,6-RFID标签,7-支架,8-滚筒,9-第一液压缸,10-挡板,11-过渡板,12-第二液压缸,13-支撑架,14-铁氧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8所示,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1、承烧板2、木条3、传动装置4和控制器;所述承烧板2放置在传动装置4上,传动装置4穿越窑炉1设置;所述传动装置4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承烧板2上方的RFID阅读器5,RFID阅读器5位于窑炉1与传动装置4进料端之间;所述木条3上固定有与RFID阅读器5相匹配的RFID标签6;所述RFID阅读器5、传动装置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无线射频识别通过RFID标签6和RFID阅读器5来实现。本实施使用的RFID标签6为被动式标签,RFID标签6没有内部供电电源;其内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这些电磁波是由RFID阅读器5发出的。当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RFID阅读器5发出信号。在承烧板2进入窑炉1之前,需要取出木条3,若因为人工失误,而遗漏木条3,木条3上的RFID标签6经过RFID阅读器5时,RFID阅读器5接收到RFID标签6发出的信号后,向控制器传递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后控制传动装置4停止工作,具体为控制第一液压缸9停止,当工人取走木条3后,重新启动传动装置4,具体为控制第一液压缸9启动,继续工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且检测可靠,避免了木条3进入窑炉1内,防止木条3损坏,使得木条3可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避免木条3燃烧而影响到铁氧体14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杜绝了因木条3燃烧而引发安全事故。在本实施例中,RFID标签6具体为RFID钉子标签,固定时,只需将RFID钉子标签钉入木条3中即可完成固定,操作便捷,固定可靠。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木条3不会通过检测装置,可在木条3的两端均固定有RFID钉子标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传动装置4设置为滚筒式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支架7,支架7内转动设置有多根滚筒8,滚筒8均匀设置,承烧板2放置在滚筒8上;所述传动装置4的进料端安装有第一液压缸9,第一液压缸9的推杆抵靠在承烧板2的一侧,工作时推动承烧板2向前运动,在传动装置4上放置多个承烧板2,相邻承烧板2相互抵靠设置,第一液压缸9推动第一个承烧板2,带动所有承烧板2向前运动,带动承烧板2经过窑炉1,最终滑出窑炉1,进入下一道工序。滚筒8与支架7之间转动连接,承烧板2在滚筒8上滑动,可减小摩擦力。第一液压缸9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承烧板2的前进方向一致。当然,除此之外,传动装置4还可采用其他耐高温输送带,具体为高温输送网带,高温输送网带可以耐最高,材质主要是304和2520这两种,两边带链条或链板;网带用较粗的串轴连接,两边镶有同一高度的挡板10,能承受较重的物品,并且能防止物体滑落网带。但是相对于高温输送网带,滚筒8式传动装置4结构更简单,成本低,且更有利于设置为迂回的弧形料道,更加节省空间,结构更紧凑。在本实施中,滚筒8式传动装置4即为迂回结构,其弧形段设置在窑炉1内,可显著节省安装空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承烧板、木条、传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承烧板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动装置穿越窑炉设置;所述传动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承烧板上方的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位于窑炉与传动装置进料端之间;所述木条上固定有与RFID阅读器相匹配的RFID标签;所述RFID阅读器、传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窑炉、承烧板、木条、传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承烧板放置在传动装置上,传动装置穿越窑炉设置;所述传动装置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承烧板上方的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位于窑炉与传动装置进料端之间;所述木条上固定有与RFID阅读器相匹配的RFID标签;所述RFID阅读器、传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条的两端均固定有RFID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具体为RFID钉子标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为滚筒式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内转动设置有多根滚筒,滚筒均匀设置,承烧板放置在滚筒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木条进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鸿森张福均石庆辉梁映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