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H炉外精炼系统及除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RH炉外精炼系统及除尘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双工位RH炉外精炼系统均是两个工位共用一套真空泵系统,该真空泵系统通过弯管的位置切换分别与两个工位管道连通。当弯管从一个工位切换到另一个工位过程中,大量粉尘伴随热气从原连通的管道向外界环境中排出,污染环境,不符合当前的环保法律法规。目前,为解决该问题,采取的方法是在弯管区域增加除尘罩,通过铺设大直径长距离的除尘管道,且将其与除尘风机相连,以达到除尘目的。然而,此类方法由于需铺设大直径长距离的除尘管道,以及需要消耗大量除尘风量,不仅会消耗大量电能,而且还存在占用空间大、施工量大、工期长、投资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H炉外精炼系统及除尘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RH炉外精炼系统包括第一工位管道、第二工位管道、第一排气管道、弯管、移动控制装置、真空泵系统;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之间;所述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H炉外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位管道、第二工位管道、第一排气管道、弯管、移动控制装置、真空泵系统、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之间;所述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的上方,且能够移动,以使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或使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位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移动控制器装置与所述弯管连接,以控制所述弯管移动;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气体净化抽气装置、管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H炉外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位管道、第二工位管道、第一排气管道、弯管、移动控制装置、真空泵系统、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之间;所述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的上方,且能够移动,以使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或使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位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移动控制器装置与所述弯管连接,以控制所述弯管移动;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气体净化抽气装置、管道切断阀、第一破真空管道、第一破真空阀、第二破真空管道、第二破真空阀和控制器,所述第二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气体净化抽气装置,所述管道切断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一破真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气体净化抽气装置,所述第一破真空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真空管道,所述第二破真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气管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气体净化抽气装置,所述第二破真空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真空管道,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移动控制装置、管道切断阀、第一破真空阀和第二破真空阀通信;所述第一盖板设置于所述弯管的靠近所述第一工位管道的一侧,当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位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时,所述第一盖板能封堵所述第一工位管道的上口;所述第二盖板设置于所述所述弯管的靠近所述第二工位管道的一侧,当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位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时,所述第二盖板能封堵所述第二工位管道的上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H炉外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控制装置包括直线导轨、导轮和驱动装置;所述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弯管的远离所述第一工位管道和所述第二工位管道的一侧,且所述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弯管两端的连线的方向一致;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书芳,郝殿国,张小辉,陈征,付许利,黄怀富,陈建光,王佳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