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74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申请人针对由于达氏鳇鲟鱼皮革表面分布着5列天然骨板,常规的鞣制技术很难达到高级箱包皮具的要求的问题,重新摸索出了一套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鲟鱼皮革柔软、丰满、耐撕裂,是制作高级箱包皮具的优质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达氏鳇(Husodauricus)鲟鱼皮革表面分布着5列天然骨板,常规的鞣制技术很难达到高级箱包皮具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着重解决了鲟鱼皮革加工过程中技术难题,在化工原料和机械设备上进行了全面改进,加工出的鲟鱼皮革柔软、丰满、耐撕裂,是制作高级箱包皮具的优质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箱包皮具革,柔软、丰满、耐撕裂,是制作高级箱包皮具的优质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转鼓浸水、预脱脂(1)选取20--50公斤重的达氏鳇的鲟鱼皮盐湿皮,18-22度水温,充分水洗鲟鱼皮,水洗完毕后称重;(2)称取步骤(1)获得的鲟鱼皮重量的200-300%的水,1-1.5%的浸水剂,0.5-1%杀菌剂,1-1.5%脱脂剂;(3)将鱼皮投入转鼓,加入准备好的水,保持水温20-22摄氏度,转动转鼓,并将称好的浸水剂、杀菌剂、脱脂剂加入,转鼓转10-20分钟,停40-50分钟,3-5转/分钟,自投料起算到转鼓转动结束共48h-72h;2)机械去脂将浸水后的鲟鱼皮去除鱼鳍,钢丝刷或尼龙刷去除鱼肉、脂肪;3)浸灰脱脂(1)步骤2)机械去脂后获得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3)(1)中鲟鱼皮重量的2-2.5%硫化钠(为硫化钠颗粒,有效含量为50-70%,质量分数),8-10%的石灰,0.5-1%的浸灰助剂,1-2%脱脂剂(巴斯夫OC),300-400%的水;(3)将水和鲟鱼皮投入转鼓中,调整水温在22-24摄氏度,转动转鼓,加入溶解的硫化钠溶液、脱脂剂转50-70分钟,3-5转/分钟;再加入石灰、浸灰助剂,转5-15分钟停40-60分钟,转鼓2-4转/分钟,自投料起算至转鼓转动结束时间总计36-48h;完成此步骤后,鲟鱼皮膨胀均匀,皮身坚挺,鲟鱼皮ph>12。(4)水洗:18-22度水温转鼓内充分水洗鲟鱼皮;(5)将水洗后的皮再次进行机械去肉、脂肪,方法与步骤2)相同。4)脱灰脱脂(1)经步骤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4)(1)的鲟鱼皮重量的1.5-2%的硫酸铵,1.5-2%的脱脂剂,100-150%的水;(3)转鼓内调好水温31-34摄氏度,投入鲟鱼皮,依次加入硫酸铵、脱脂剂,3-5转/分钟,转1-2h;酚酞指示剂显示切口1/5--1/6显示红心,说明脱灰到位;(4)水洗:30-37摄氏度充分水洗鲟鱼皮;5)浸酸脱脂(1)经步骤4)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5)(1)的鲟鱼皮重量的100-150%的水,16-20%食盐,1-1.5%的乙酸,1.5-2%的浓硫酸,1.5-2%的非离子脱脂剂;(3)转鼓内调好水温21-23摄氏度,投入鲟鱼皮,加入盐、非离子脱脂剂,转鼓2-4转/分钟,转动5-15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乙酸,1-3转/分钟,转20-40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浓硫酸,稀释后的浓硫酸平均分3-4次加入,每次转20-40分钟,转速1-3转/分钟;然后停鼓静置,温度控制在21-23摄氏度,从投料开始到静置结束总计36-48h;完成此步骤后,皮面发涩,皮身柔韧,紧实,溶液ph值2.0-3.0;(4)去脂:酸皮状态下取出鲟鱼皮,在干燥的面板上再次清除固态脂肪,方法与步骤2)相同,称取鲟鱼皮重量后再投入原浸酸液中;6)鞣制脱脂(1)称取步骤5)的鲟鱼皮重量的,2-3%的改性戊二醛,4-6%的铬粉、8-10%的白单宁、1-1.5%的甲酸纳、2-2.5%的小苏打、1-1.5%的防霉剂;(2)鞣制鞣制在原浸酸液中进行,保持水温在20-24摄氏度,加入稀释后的改性戊二醛,2-3转/分钟转动1-2h;再加入铬粉,2-3转/分钟,转1-2h;加入白单宁,3-4转/分钟,转4-6h;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完毕共12-24h。加入甲酸纳和防霉剂,2-3转/分钟,转1-2h;之后加入稀释后的小苏打,小苏打平均分为5-8次加入,每次转30-50分钟,2-3转/分钟;溶液ph检测为4.0时,继续转1-2h,2-3转/分钟;之后将水温升至40摄氏度,保持水温,转1-2h,2-3转/分钟;沸水检测鲟鱼皮革收缩温度90摄氏度以上,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完毕共12-24h;转动1-2h,2-4转/分钟;常温流水转鼓内清洗,出鼓;(3)鲟鱼皮控净水,码放静止48小时以上;(4)脱脂经步骤6)(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称取鲟鱼皮重量的200-300%的水,3-4%的耐高温非离子脱脂剂;将鲟鱼皮,水和耐高温非离子脱脂剂投入转鼓中,保持水温55-65摄氏度,3-5转/分钟,转动4-7小时;常温流水清洗;7)复鞣(1)经步骤6)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7)(1)鲟鱼皮重量的0.3-0.6%的甲酸,1-2%的改性戊二醛,2-4%的丙烯酸复鞣剂,4-8%白丹宁,2-4%阴离子加脂剂,0.5-1%的小苏打,100-200%的水;(3)将准备好的鲟鱼皮和水投入转鼓,调整温度至40-44摄氏度,转动转鼓,加入稀释好的甲酸,转1-2h;加入稀释后的改性戊二醛,转1-2h;加入白单宁转2-4h;加入丙烯酸复鞣剂、阴离子加脂剂,转动2-4h然后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结束时间总计12-24小时;分3-4次等量加入稀释后的小苏打,每次转30-50分钟,停鼓静置,从加入小苏打开始到静置结束共计12-24h;以上转鼓转速均为8-10转/分钟;静置后,转动1-2h,转速2-4转/分钟,溶液ph值检测4.0时,鲟鱼皮转鼓内流水清洗,控净水,鲟鱼皮不出鼓;8)中和(1)称取步骤7)(1)鲟鱼皮重量的100-200%的水,2-4%的中和丹宁,1-2%的甲酸钠,0.5-1%的小苏打。(2)转鼓中加入水,调好温度至40-44摄氏度,加入中和丹宁转1-2h;加入甲酸钠转1-2h;将稀释后的小苏打平均分3-4次加入,每次转30-50分钟;以上转鼓转速均为4-6转/分钟;溶液ph值检测5.5时,鲟鱼皮转鼓内温水充分清洗,,出鼓控净水,码放24h以上。9)钉板干燥10)皮面抛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鞣制后的鲟鱼皮革柔软、丰满、骨板完好无损;2、采用全新工艺,易于市场推广;3、在不同的鞣制工序中真对不同的油脂成分选用不同的脱脂剂和脱脂方法进行分别脱脂,脱脂后,与传统方法比鲟鱼皮干净、整洁,易于后续操作;4、采用本专利技术鞣制后的鲟鱼皮革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大大超过传统鞣制方法30%的成品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所述试剂或材料,如未特别说明,均来源于商业渠道。实施例1:一种达氏鳇鲟鱼皮箱包革鞣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下百分比均指的是质量百分比:按照本领域的常规认知,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鲟鱼皮重量均指得是鲟鱼皮的湿重;各步骤中使用的原料的百分比添加量均以各步骤中涉及的鲟鱼皮重量为基准。本实施例选取的是30公斤重的达氏鳇的鲟鱼皮盐湿皮;1)转鼓浸水、预脱脂(1)18-22度水温,充分水洗鲟鱼皮,水洗完毕后称重;(2)称取步骤(1)获得的鲟鱼皮重量的200%的水,1%的浸水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转鼓浸水、预脱脂(1)选取20‑‑50公斤重的达氏鳇的鲟鱼皮盐湿皮,18‑22度水温,充分水洗鲟鱼皮,水洗完毕后称重;(2)称取步骤(1)获得的鲟鱼皮重量的200‑300%的水, 1‑1.5%的浸水剂,0.5‑1%杀菌剂, 1‑1.5%脱脂剂;(3)将鱼皮投入转鼓,加入准备好的水,保持水温20‑22摄氏度,转动转鼓,并将称好的浸水剂、杀菌剂、脱脂剂加入,转鼓转10‑20分钟,停40‑50分钟,3‑5转/分钟,自投料起算到转鼓转动结束共48h‑72h;2)机械去脂将浸水后的鲟鱼皮去除鱼鳍,钢丝刷或尼龙刷去除鱼肉、脂肪;3)浸灰脱脂(1)步骤2)机械去脂后获得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3)(1)中鲟鱼皮重量的2‑2.5%硫化钠(硫化钠为颗粒,有效含量为50‑70%,质量分数),8‑10%的石灰,0.5‑1%的浸灰助剂, 1‑2%脱脂剂(巴斯夫OC), 300‑400%的水;(3)将水和鲟鱼皮投入转鼓中,调整水温在22‑24摄氏度,转动转鼓,加入溶解的硫化钠溶液、脱脂剂转50‑70分钟,3‑5转/分钟;再加入石灰、浸灰助剂,转5‑15分钟停40‑60分钟,转鼓2‑4转/分钟,自投料起算至转鼓转动结束时间总计36‑48h;完成此步骤后,鲟鱼皮膨胀均匀,皮身坚挺,鲟鱼皮 ph>12;(4)水洗:18‑22度水温转鼓内充分水洗鲟鱼皮;(5)将水洗后的皮再次进行机械去肉、脂肪,方法与步骤2)相同;4)脱灰脱脂(1)经步骤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4)(1)的鲟鱼皮重量的1.5‑2%的硫酸铵, 1.5‑2%的脱脂剂, 100‑150%的水;(3)转鼓内调好水温31‑34摄氏度,投入鲟鱼皮,依次加入硫酸铵、脱脂剂,3‑5转/分钟,转1‑2h;酚酞指示剂显示切口1/5‑‑1/6显示红心,说明脱灰到位;(4)水洗:30‑37摄氏度充分水洗鲟鱼皮;5)浸酸脱脂(1)经步骤4)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5)(1)的鲟鱼皮重量的100‑150%的水, 16‑20%盐, 1‑1.5%的乙酸,1.5‑2%的浓硫酸, 1.5‑2% 的非离子脱脂剂;(3)转鼓内调好水温21‑23摄氏度,投入鲟鱼皮,加入盐、非离子脱脂剂,转鼓2‑4转/分钟,转动5‑15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乙酸,1‑3转/分钟,转20‑40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浓硫酸,稀释后的浓硫酸平均分3‑4次加入,每次转20‑40分钟,转速1‑3转/分钟;然后停鼓静置,温度控制在21‑23摄氏度,从投料开始到静置结束总计36‑48h;完成此步骤后,皮面发涩,皮身柔韧,紧实,溶液ph值2.0‑3.0;(4)去脂:酸皮状态下取出鲟鱼皮,在干燥的面板上再次清除固态脂肪,方法与步骤2)相同,称取鲟鱼皮重量后再投入原浸酸液中;6)鞣制脱脂(1)称取步骤5)的鲟鱼皮重量的,2‑3%的改性戊二醛, 4‑6%的铬粉、8‑10%的白单宁、1‑1.5%的甲酸纳、2‑2.5%的小苏打、1‑1.5%的防霉剂;(2)鞣制鞣制在原浸酸液中进行,保持水温在20‑24摄氏度,加入稀释后的改性戊二醛,2‑3转/分钟转动1‑2h;再加入铬粉,2‑3转/分钟,转1‑2h;加入白单宁,3‑4转/分钟,转4‑6h;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完毕共12‑24h;加入甲酸纳和防霉剂,2‑3转/分钟,转1‑2h;之后加入稀释后的小苏打,小苏打平均分为5‑8次加入,每次转30‑50分钟,2‑3转/分钟;溶液ph检测为4.0时,继续转1‑2h,2‑3转/分钟;之后将水温升至40摄氏度,保持水温,转1‑2h,2‑3转/分钟;沸水检测鲟鱼皮革收缩温度90摄氏度以上,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完毕共12‑24h;转动1‑2h ,2‑4转/分钟;常温流水转鼓内清洗,出鼓;(3)鲟鱼皮控净水,码放静止48小时以上;(4)脱脂经步骤6)(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称取鲟鱼皮重量的200‑300%的水, 3‑4%的耐高温非离子脱脂剂;将鲟鱼皮,水和耐高温非离子脱脂剂投入转鼓中,保持水温55‑65摄氏度,3‑5转/分钟,转动4‑7小时;常温流水清洗;7)复鞣(1)经步骤6)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7)(1)鲟鱼皮重量的0.3‑0.6%的甲酸,1‑2%的改性戊二醛,2‑4%的丙烯酸复鞣剂,4‑8%白丹宁,2‑4%阴离子加脂剂,0.5‑1%的小苏打,100‑200%的水;(3)将准备好的鲟鱼皮和水投入转鼓,调整温度至40‑44摄氏度,转动转鼓,加入稀释好的甲酸,转1‑2h;加入稀释后的改性戊二醛,转1‑2h;加入白单宁转2‑4h;加入丙烯酸复鞣剂、阴离子加脂剂,转动2‑4h然后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结束时间总计12‑24小时;分3‑4次等量加入稀释后的小苏打,每次转30‑50分钟,停鼓静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转鼓浸水、预脱脂(1)选取20--50公斤重的达氏鳇的鲟鱼皮盐湿皮,18-22度水温,充分水洗鲟鱼皮,水洗完毕后称重;(2)称取步骤(1)获得的鲟鱼皮重量的200-300%的水,1-1.5%的浸水剂,0.5-1%杀菌剂,1-1.5%脱脂剂;(3)将鱼皮投入转鼓,加入准备好的水,保持水温20-22摄氏度,转动转鼓,并将称好的浸水剂、杀菌剂、脱脂剂加入,转鼓转10-20分钟,停40-50分钟,3-5转/分钟,自投料起算到转鼓转动结束共48h-72h;2)机械去脂将浸水后的鲟鱼皮去除鱼鳍,钢丝刷或尼龙刷去除鱼肉、脂肪;3)浸灰脱脂(1)步骤2)机械去脂后获得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3)(1)中鲟鱼皮重量的2-2.5%硫化钠(硫化钠为颗粒,有效含量为50-70%,质量分数),8-10%的石灰,0.5-1%的浸灰助剂,1-2%脱脂剂(巴斯夫OC),300-400%的水;(3)将水和鲟鱼皮投入转鼓中,调整水温在22-24摄氏度,转动转鼓,加入溶解的硫化钠溶液、脱脂剂转50-70分钟,3-5转/分钟;再加入石灰、浸灰助剂,转5-15分钟停40-60分钟,转鼓2-4转/分钟,自投料起算至转鼓转动结束时间总计36-48h;完成此步骤后,鲟鱼皮膨胀均匀,皮身坚挺,鲟鱼皮ph>12;(4)水洗:18-22度水温转鼓内充分水洗鲟鱼皮;(5)将水洗后的皮再次进行机械去肉、脂肪,方法与步骤2)相同;4)脱灰脱脂(1)经步骤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4)(1)的鲟鱼皮重量的1.5-2%的硫酸铵,1.5-2%的脱脂剂,100-150%的水;(3)转鼓内调好水温31-34摄氏度,投入鲟鱼皮,依次加入硫酸铵、脱脂剂,3-5转/分钟,转1-2h;酚酞指示剂显示切口1/5--1/6显示红心,说明脱灰到位;(4)水洗:30-37摄氏度充分水洗鲟鱼皮;5)浸酸脱脂(1)经步骤4)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5)(1)的鲟鱼皮重量的100-150%的水,16-20%盐,1-1.5%的乙酸,1.5-2%的浓硫酸,1.5-2%的非离子脱脂剂;(3)转鼓内调好水温21-23摄氏度,投入鲟鱼皮,加入盐、非离子脱脂剂,转鼓2-4转/分钟,转动5-15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乙酸,1-3转/分钟,转20-40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浓硫酸,稀释后的浓硫酸平均分3-4次加入,每次转20-40分钟,转速1-3转/分钟;然后停鼓静置,温度控制在21-23摄氏度,从投料开始到静置结束总计36-48h;完成此步骤后,皮面发涩,皮身柔韧,紧实,溶液ph值2.0-3.0;(4)去脂:酸皮状态下取出鲟鱼皮,在干燥的面板上再次清除固态脂肪,方法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起伟杜浩刘志刚马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