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59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制备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方法。使用强聚电解质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层层自组装来制备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多孔薄膜的新方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不同,本方法不依赖于弱聚电解质体系而是使用强聚电解质PSS和PDADMAC在BMIMCl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层层组装来制备纳米多孔薄膜;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强聚电解质制备纳米多孔薄膜的方法简单有效;3)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可用于抗反射涂层,通过组装时离子液体的浓度和种类,以及组装层数等等可精确控制多孔薄膜的孔洞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制备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构建多层聚电解质薄膜,层层组装技术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通过调控聚电解质的性质和组装的条件(如pH,离子强度和温度)来调节聚电解质薄膜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其中纳米多孔聚合物薄膜因其在纳米过滤,药物运输,控释体系以及抗反射涂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显得尤为重要。Rubner等人首次使用弱聚电解质来制备层层多孔聚电解质薄膜。他们使用聚丙烯酸和聚烯丙胺制备多层弱聚电解质,并将这些弱聚电解质多层膜浸入酸性溶液中制备微孔薄膜。直到今日,研究人员在纳米多孔聚电解质薄膜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工作都是基于弱聚电解质体系。据了解,在该领域关于制备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研究至今还是空白。由于弱聚电解质薄膜对于外部刺激(如PH和离子强度)很敏感,薄膜的结构和性质很容易受影响,所以弱聚电解质薄膜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而强聚电解质薄膜则对外界环境的敏感程度较低,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完全电离,在组装过程中强聚电解质分子链在薄膜内的迁移率明显低于弱聚电解质分子链,所以纳米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强聚电解质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层层自组装来制备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强聚电解质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层层自组装来制备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聚电解质为PSS和PDADMAC。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液体水溶液为BMIMCl、HMIMCl或EMIMC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多孔强聚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用BMIMCl水溶液制备两种浓度均为0.5-1.0mg/mL的聚电解质PSS和PDADMAC的溶液,然后手动浸渍经过预处理的硅片或玻璃基板,使聚电解质在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李文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