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庆林专利>正文

采油井用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26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油井用套管,包括套管本体、位于套管本体两端500mm以外的套管本体外表面的耐高温的胶涂层、及粘接在该胶涂层外的粒径为2-4mm的硅砂层。粘接硅砂后的套管压脱强度大于套管本体与水泥环的压脱强度,约为4kg/cm↑[2],明显地提高了套管和水泥环的胶结质量,增强了防窜性能和使用寿命。这种套管特别适用于热采油井。(*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下入井下的套管,具体地涉及一种采油井用套管
技术介绍
在油田上钻出裸眼井后,需要下入套管来封隔井壁,下完套管后从井口用高压注入水泥浆,然后再用水把套管腔内的水泥浆从井底顶入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行间隙。目前,热采油井中使用的套管是直接从钢铁厂生产出来的原生管,没有做任何技术处理,外表面十分光滑,在分层开采中容易出现窜槽问题,层间的油、水、汽沿着窜槽相互窜通,使油井不出油或少出油,且腐蚀套管,极大地影响油井的使用寿命和采油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窜性能好的采油井用套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油井用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其中位于套管本体两端500mm以外的套管本体外表面的耐高温的胶涂层,及粘接在胶涂层外的粒径为2-4mm的硅砂层。本技术采油井用套管通过在套管本体外表面粘接2-4mm的硅砂层提高表面的粗糙度,增加了表面积,使固井水泥和套管牢牢地结成一体。粘接硅砂后的套管压脱强度大于套管本体与水泥环的压脱强度,约为4kg/cm2,明显地提高了套管和水泥环的胶结质量,增强了防窜性能和使用寿命。这种套管特别适用于热采油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采油井用套管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采油井用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位于套管本体1两端500mm以外的套管本体1外表面的耐高温的胶涂层2,粘接在该胶涂层2外的粒径为2-4mm的硅砂层3。套管本体1两端500mm以内的外表面为螺纹。本技术采油井用套管其中的粘砂胶,是大庆市红岗区双力化工厂最近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的胶粘剂,最高能承受的温度约300摄氏度;其中的硅砂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最高能承受的温度约1000摄氏度。本技术热采油井用耐高温套管通过提高表面的粗糙度,使固井水泥和增加了粗糙度的套管牢牢地结成一体。极大的提高固井的优质率、增强防窜性能和减缓套管的腐蚀,延长油井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油井采收率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采油井用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位于套管本体(1)两端500mm以外的套管本体(1)外表面的耐高温的胶涂层(2),及粘接在该胶涂层(2)外的粒径为2-4mm的硅砂层(3)。专利摘要本技术采油井用套管,包括套管本体、位于套管本体两端500mm以外的套管本体外表面的耐高温的胶涂层、及粘接在该胶涂层外的粒径为2-4mm的硅砂层。粘接硅砂后的套管压脱强度大于套管本体与水泥环的压脱强度,约为4kg/cm文档编号B32B1/08GK2809188SQ200520018099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殷庆林 申请人:殷庆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油井用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位于套管本体(1)两端500mm以外的套管本体(1)外表面的耐高温的胶涂层(2),及粘接在该胶涂层(2)外的粒径为2-4mm的硅砂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殷庆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