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用连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15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炼钢用连续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内的冶炼室包括底部的熔池及熔池上方的落料腔;所述炉体顶部设有与落料腔连通的烟道以及至少一个投料单元;炉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出铁口对应的铁水入料溜槽,还设有至少一个喷吹单元;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熔池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渣口和至少一个出钢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的炼钢用连续炉,不需要铁水转运、倾倒,占地及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减少,环保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用连续炉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工业炉窑
,尤其是涉及一种炼钢用连续炉。
技术介绍
炼钢过程一般需要高炉冶炼、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等工序,高炉冶炼后需要利用鱼雷罐车、天车等运输工具将铁水转运至转炉,在转运过程中,还需要在特定的位置进行脱硫、脱磷和扒渣等操作。这种分散的预处理工序和转运过程具有如下弊端:(1)多次转运过程使得被转运的铁水热量被白白耗散,能耗大;(2)转运过程需要配备专门的运输工具、动力及人力,生产效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3)转运和预处理过程会造成气体和粉尘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4)转运过程无法彻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转炉摇炉出渣、出铁、进料、加辅料时,因炉口摇离了主烟道,活动炉门提起,内层主烟道无法捕集到烟气,此时烟气会发生无组织排放,即便在车间外层装有环保烟罩,但通常捕集效果不佳,会使部分烟气外溢,造成一定程度的低空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炼钢用连续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炼钢用连续炉,包括炉体,该炉体内的冶炼室包括底部的熔池及熔池上方的落料腔;所述炉体顶部设有与落料腔连通的烟道以及至少一个投料单元;炉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出铁口对应的铁水入料溜槽,还设有至少一个喷吹单元;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熔池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渣口和至少一个出钢口。进一步,所述投料单元包括投料口、溜槽、料仓、震动给料机、喷嘴、喷管中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所述喷吹单元包括底吹装置、侧吹装置、顶吹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一装置均包括喷管、喷枪、喷嘴中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炉体布置在熔融还原炼铁装置下游,利用熔体液面的高度差,使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出铁口流出的铁水经入料溜槽流至炉体冶炼室内。进一步,所述熔融还原炼铁装置为高炉、Corex工艺炉、HIsmelt工艺炉、Finex工艺炉、闪速炉、天闪炉或闪铁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的连续炉,不需要铁水转运、倾倒过程,相对于传统转炉炼钢车间,占地及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减少;同时,在连续炉从入料到吹炼的整个工艺过程中,系统全密闭,所有烟气通过烟道收集处理,没有无组织排放,环保性好。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设有双层闸板加料口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炉体;2-熔池;3-落料腔;4-烟道;5-投料单元;6-铁水入料溜槽;7-喷吹单元;8-排渣口;9-出钢口;10-加料口;11-上层闸板;12-下层闸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炼钢用连续炉,包括炉体1,该炉体内的冶炼室包括底部的熔池2及熔池上方的落料腔3;连续炉炼钢工艺中传统炼钢过程的铁水预处理过程(脱硫、脱磷、脱硅)集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所提供的连续炉的冶炼室内进行,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上述炉体顶部设有与落料腔连通的烟道4以及至少一个投料单元5;炉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出铁口对应的铁水入料溜槽6,还设有至少一个喷吹单元7;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熔池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渣口8和至少一个出钢口9。在炉体顶部设置与落料腔连通的烟道,连续炉整个系统在炼钢过程中密闭,生成的烟气通过烟道收集处理,避免了转炉在摇炉过程中,烟气和烟尘的无组织排放,污染大大降低。上述投料单元包括投料口、溜槽、料仓、震动给料机、喷嘴、喷管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喷吹单元包括底吹装置、侧吹装置、顶吹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每一装置均包括喷管、喷枪、喷嘴中一种或多种。上述炉体布置在熔融还原炼铁装置下游,利用熔体液面的高度差,使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出铁口流出的铁水经入料溜槽流至炉体冶炼室内。通常,将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的连续炉设置在熔融还原炼铁装置的侧下方附近,避免了传统转炉炼钢流程中铁水的转运造成的热量损失及人力物力的消耗,降低了综合能耗。通常,上述的熔融还原炼铁装置为高炉、Corex工艺炉、HIsmelt工艺炉、Finex工艺炉、闪速炉、天闪炉或闪铁炉。下面提供一种利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炼钢用连续炉炼钢的工艺方法:①进料: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冶炼的铁水,通过铁水入料溜槽流入连续炉,根据生产需要,也可提前在连续炉内放入废钢作为一部分原料;②三脱:通过投料装置向炉内加入生石灰、萤石、苏打粉等脱硫和脱磷剂,对铁水同时进行脱磷和和脱硫,根据冶炼钢种的需要,也可加入脱硅剂如高碱度烧结矿、氧化铁皮、铁矿石等对铁水进行脱硅,反应生成的熔渣通过排渣口排出炉外;③吹炼:通过投料装置向炉内加入适量的造渣熔剂(石灰、轻烧镁球等)后,通过喷吹装置向熔池中的熔体内吹氧,使氧气直接与高温的铁水发生氧化反应,除去铁水的C及其他杂质。当钢水的成分和温度都达到要求时,即停止喷吹;④脱氧:在准备出钢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脱氧剂(如硅锰合金加少量铝、铝镇静钢等)进行脱氧和调节钢水成分;⑤出料:冶炼完成的钢水通过钢水出口放入钢水盛放装置,熔渣通过排渣口排除炉外。另外,在上述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都经过烟道排出炉外,由后续的烟气处理装置进行余热利用、收尘等处理。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上述的三脱过程可合并进入进料工序中,即在铁水进入铁水入料溜槽时或在流动的过程中加入脱硫、脱磷或脱硅剂,从而在入料的过程中完成了大部分的脱硫、脱磷或脱硅的造渣工作。另外,在某些炼钢的生产工艺中,可以省略脱氧工序,即脱氧操作不在连续炉内进行,完全在钢水盛放装置(如钢包)内进行;也可以在连续炉内加硅锰合金和铝(或铝铁)预脱氧,在钢包内加锰铁等补充脱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投料单元设计为投料口的形式,在投料口10内设置双层闸板结构。具体的,上层闸板和下层闸板设计为不能同时打开的结构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钢用连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该炉体内的冶炼室包括底部的熔池及熔池上方的落料腔;所述炉体顶部设有与落料腔连通的烟道以及至少一个投料单元;炉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出铁口对应的铁水入料溜槽,还设有至少一个喷吹单元;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熔池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渣口和至少一个出钢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用连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该炉体内的冶炼室包括底部的熔池及熔池上方的落料腔;所述炉体顶部设有与落料腔连通的烟道以及至少一个投料单元;炉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熔融还原炼铁装置出铁口对应的铁水入料溜槽,还设有至少一个喷吹单元;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对应熔池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渣口和至少一个出钢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用连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单元包括投料口、溜槽、料仓、震动给料机、喷嘴、喷管中的一个或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兵夏明邱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闪速炼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