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03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涂塑钢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的两个侧边都分别连接第一侧壁,并形成用于盛放涂塑钢管的物料槽,物料槽中设有防震结构,防震结构包括载料板和防撞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夹设第一缓冲结构,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夹设第二缓冲结构,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组件和滑动组件,还包括磁块组件。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涂塑钢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晃动进行很好的缓冲,有效避免了涂塑钢管之间的硬碰硬,提高涂塑钢管的质量。

A Transportation Device for Plastic-coated Steel Pipe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stic coated steel pipe, and provides a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device for plastic coated steel pipe, including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second side wall, the first bottom plate and the second bottom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bottom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ide wall respectively, and a material trough for plastics coated steel pipe is formed. The material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seismic structure, and the anti-seismic structure includes a load plate and a collision plate. A first buff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and a second buff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bottom plate and the second bottom plate. The second buffer structure includes an interconnected lifting component and a sliding component, as well as a magnetic block component. In this way, the invention can buffer the sloshing produc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of the plastic coated steel pipe, effectively avoid the hard collision between the plastic coated steel pip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lastic coated steel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塑钢管
,尤其涉及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涂塑钢管是以钢管为基体,通过喷、滚、浸、吸工艺在钢管(底管)内表面熔接一层塑料防腐层或在内外表面熔接塑料防腐层的钢塑复合钢管。涂塑钢管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比较小的摩擦阻力,适用于给排水、海水、温水、油、气体等介质的输送。目前,涂塑钢管在生产或者运输时,都是直接装车运输或者由上道工序移动到下道工序,在这个过程中,涂塑钢管经常会发生相互碰撞,影响涂塑钢管和涂塑钢管表面涂层的的质量,尤其对于刚刚制作完成的涂塑钢管,其硬度、和附着力都刚刚稳定,涂塑钢管之间的碰撞对其质量影响更大。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其能够对涂塑钢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晃动进行很好的缓冲,有效避免了涂塑钢管之间的硬碰硬,提高涂塑钢管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个侧边都分别连接第一侧壁,并形成用于盛放涂塑钢管的物料槽,所述物料槽中设有防震结构;所述防震结构包括载料板和防撞板,所述载料板的下面连接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载料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下面设有若干个向上凹的第二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两侧端部均设有板耳,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物料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板耳对应的耳槽。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夹设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至少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物料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夹设第二缓冲结构,第二缓冲结构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连接第一底板,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缓冲杆的顶端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中,且所述第二缓冲杆的顶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缓冲杆还套接第三弹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上面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杆和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下面连接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通过底部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缓冲结构还包括磁块组件,所述磁块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底部的第一磁块,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板上面的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缓冲杆和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通过滑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缓冲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凹槽中,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缓冲杆套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凹槽中还留置有第一缓冲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第三弹簧的极限载荷是所述第一弹簧极限载荷的20~25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厚度为3~8c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升降组件设有3~6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第二滑动板的厚度为15~25c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弧形的连接处顶端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弧形的连接处底端均设有护角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第一弧形和所述第二弧形的弧面上都设有第一缓冲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第二弧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所在的圆的半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所述磁块组件至少设有两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缓冲结构和第二缓冲结构,第一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缓冲杆和第一滑动板,第一缓冲杆套接第一弹簧并插入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凹槽中,能够对涂塑钢管左右晃动时产生的碰撞力进行缓冲;第二缓冲结构的第二缓冲杆套接第三弹簧并插入到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凹槽中,第二缓冲杆的顶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第二凹槽的内部,当涂塑钢管上下震动时,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能够缓冲其上下的震动力,第二缓冲结构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底板底部的第一磁块,和连接在第二滑动板上面的第二磁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吸力相斥,能够进一步促进第二缓冲结构的缓冲力;物料槽中设有防震结构,防震结构载料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防撞板的下面设有若干个向上凹的第二弧形,防撞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防撞板下面的第二弧形和载料板上面的第一弧形所形成的孔隙用于放置涂塑钢管,避免涂塑钢管左右滚动,同时使相邻两个涂塑钢管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减少相邻两个涂塑钢管之间的碰撞频率。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涂塑钢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晃动进行很好的缓冲,有效避免了涂塑钢管之间的硬碰硬,提高涂塑钢管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D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E向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一底板,13-第二底板,14-物料槽,15-耳槽;20-第一缓冲结构,2-第一固定板,21-第一缓冲杆,22-第一滑动板,23-滑动轮,24-第一缓冲腔,25-第一弹簧,26-第一盖板;30-第二缓冲结构,3-第二固定板,31-第二缓冲杆,32-第二凹槽,321-第二弹簧;33-第三弹簧,34-第二滑动板,341-第一滑轨,342-滑槽,343-第二滑轨;35-第一磁块,36-第二磁块;4-载料板,41-防撞板,42-第一缓冲垫,43-护角垫,44-板耳,45-第二缓冲垫;5-涂塑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包括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11、第一底板12和第二底板13;第一底板12的两个侧边都分别连接第一侧壁1,并形成物料槽14,物料槽14为U型,物料槽14用于盛放涂塑钢管5,且物料槽14中设有防震结构;参见图1和图6,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11之间夹设第一缓冲结构20,第一缓冲结构20至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物料槽14的左右两侧,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缓冲结构20设有四个,物料槽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第一底板12和第二底板13之间夹设第二缓冲结构30,第二缓冲结构30至少设有两个,且均匀分布于物料槽14的底部,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缓冲结构30设有三个。第一缓冲结构20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一缓冲杆21和第一滑动板22,第一滑动板22通过滑动轮23连接第二侧壁11;第一固定板2的一端连接第一侧壁1,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缓冲杆21的一端插入第一凹槽中,另一端连接第一滑动板22;第一缓冲杆21套接第一弹簧25,第一弹簧2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板2和第一滑动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个侧边都分别连接第一侧壁,并形成用于盛放涂塑钢管的物料槽,所述物料槽中设有防震结构;所述防震结构包括载料板和防撞板,所述载料板的下面连接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载料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下面设有若干个向上凹的第二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两侧端部均设有板耳,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物料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板耳对应的耳槽;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夹设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至少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物料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夹设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连接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缓冲杆的顶端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中,且所述第二缓冲杆的顶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缓冲杆还套接第三弹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上面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杆和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下面连接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通过底部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缓冲结构还包括磁块组件,所述磁块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底部的第一磁块,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板上面的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相对面的极性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塑钢管生产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个侧边都分别连接第一侧壁,并形成用于盛放涂塑钢管的物料槽,所述物料槽中设有防震结构;所述防震结构包括载料板和防撞板,所述载料板的下面连接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载料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下面设有若干个向上凹的第二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上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凹的第一弧形;所述防撞板的两侧端部均设有板耳,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物料槽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板耳对应的耳槽;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夹设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至少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物料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夹设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连接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缓冲杆的顶端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中,且所述第二缓冲杆的顶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缓冲杆还套接第三弹簧;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上面连接所述第二缓冲杆和所述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下面连接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通过底部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缓冲结构还包括磁块组件,所述磁块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底部的第一磁块,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板上面的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杨玉蒙滕恒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共达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