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01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放线装置,属于电线生产技术领域。一种立式放线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电线卷筒以及电线导向装置;电线卷筒具有贯穿其两端的安装孔;电线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块、竖直设置的旋转杆以及支撑杆;固定块的表面设有与安装孔的大小相匹配的凸起,固定块上还设有限制旋转杆转动的限位装置;旋转杆的一端与固定块旋转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套环;支撑杆的一端与旋转杆的中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套环,第二套环随旋转杆旋转的旋转半径大于电线卷筒的最大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铜线在放线过程中收到的力减小,有效防止防止铜线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在相同力的作用下,摩擦力降低,使放线速度更快。

A Vertical Strin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rtical wir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re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rtical wire releas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vertical wire reel and a wire guide device; a wire reel has installation holes running through both ends of the reel; a wire guide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block, a vertical rotating rod and a support rod; a convex surface matching the size of the installa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block, and a position limiting device for restricting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block; One end of the rod is rotated with a fixed bloc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t of rings;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ota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et of rings. The rotating radius of the second set of rings with the rotating rod is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radius of the wire reel.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force received by the copper wire in the process of setting-out,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copper wire from breaking due to excessive force, reduces the friction force under the same force, and makes the setting-out speed f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成卷的铜线等进行放线。常规进行绕线的电线卷筒呈工字形,具有圆形中腔,中腔贯穿电线卷筒的两端在进行放线操作时,通过将旋转轴伸入中腔,使电线卷筒绕旋转轴旋转,从而进行放线。在放线过程中,终端设备通过对铜线的拉伸带动电线卷筒的旋转,铜线承受电线卷筒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若铜线较细时,铜线受力容易发生断裂,影响电线的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放线装置,以解决在电线生产过程中,较细铜线在进行放线操作时容易断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式放线装置,包括:竖直放置的电线卷筒以及电线导向装置;电线卷筒具有贯穿其两端的安装孔;电线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块、竖直设置的旋转杆以及支撑杆;固定块的表面设有与安装孔的大小相匹配的凸起,固定块上还设有限制旋转杆转动的限位装置;旋转杆的一端与固定块旋转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套环;支撑杆的一端与旋转杆的中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套环,第二套环随旋转杆旋转的旋转半径大于电线卷筒的最大半径。本技术将固定块安装到电线卷筒原有的安装孔中,并进行固定,支撑杆可以随着旋转杆转动。电线卷筒的铜线依次穿过第二套环和第一套环,在铜线拉伸的过程中,铜线在张力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杆绕旋转杆进行旋转,实现铜线的放线操作。在铜线受力结束时,限位装置可以限制旋转杆的转动。由于铜线平衡旋转杆旋转时的摩擦力,远小于平衡电线卷筒旋转时的摩擦力,铜线受力相应减小,防止铜线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在相同力的作用下,摩擦力降低,使放线速度更快。此外,由于放线速度变快,即旋转杆和支撑杆的线速度较大,在电线受力停止时,旋转杆和支撑杆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继续进行放线操作,铜线会缠绕在旋转杆上,限位装置可以在电线受力停止时,将旋转杆进行限位,使旋转杆不随惯性的作用而继续转动,防止铜线缠绕。进一步地,上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块上的支撑块以及铁质滑块,支撑块的内部设有朝向旋转杆的滑槽,滑槽的底部设有电磁铁;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滑块的一端通过弹簧与电磁铁的铁芯连接,滑块的另一端与旋转杆接触;第二套环的内壁设有控制电磁铁的线圈通、断电的轻触开关。本技术采用电磁铁与铁质滑块之间的吸引力以及弹簧的回弹力实现对旋转杆的限位。铜线受力时,铜线压迫轻触开关,使电磁铁通电,通电的电磁铁吸引滑块,滑块与旋转杆分离,放线过程开始。铜线不受力时,释放对轻触开关的压力,电磁铁断电,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与旋转杆接触并与压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旋转杆停止转动。进一步地,上述滑块与旋转杆接触的一端设有橡胶材质的摩擦块。本技术的橡胶摩擦块与旋转杆的摩擦系数较大,使旋转杆容易停下。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杆呈折弯状,第二套环与电线卷筒的顶端或电线卷筒的中部齐平。本技术的第二套环与电线卷筒的顶端或电线卷筒的中部齐平可以防止电线卷筒对铜线的阻挡。进一步地,上述旋转杆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块连接,滚动轴承的内壁与旋转杆连接,滚动轴承的外壁与固定块连接。本技术采用滚动轴承使旋转杆旋转,可以降低旋转杆旋转时的摩擦力,使铜线收到的力减小,防止铜线受力过大而断裂。进一步地,上述其特征在于,凸起与安装孔过盈配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铜线在放线过程中收到的力减小,有效防止防止铜线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在相同力的作用下,摩擦力降低,使放线速度更快。此外,限位装置可以在电线受力停止时,将旋转杆进行限位,使旋转杆不随惯性的作用而继续转动,防止铜线缠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式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线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套环和轻触开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放线示意图。图中:110-电线卷筒;111-安装孔;120-电线导向装置;121-固定块;122-旋转杆;123-支撑杆;124-凸起;125-第一套环;126-第二套环;127-轻触开关;130-限位装置;131-支撑块;132-滑块;133-滑槽;134-电磁铁;135-弹簧;136-摩擦块;140-滚动轴承;150-铜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请参照图1,立式放线装置包括电线卷筒110和电线导向装置120,电线卷筒110呈工字型,并且竖直放置,电线卷筒110的中部设有安装孔111,安装孔111贯穿其两端。电线导向装置120置于电线卷筒110的顶端并且固定在安装孔111中。请参照图2,电线导向装置120包括固定块121、旋转杆122以及支撑杆123。固定块121的底面设有凸起124,凸起124的尺寸和大小与安装孔111的尺寸和大小相匹配,并且凸起124与安装孔111过盈配合,使固定块121能够固定在安装孔111中。固定块121的顶面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滚动轴承140,滚动轴承140的外壁与凹槽的侧壁过盈配合,使滚动轴承140与固定块121连接在一起。旋转杆122竖直放置,并且其一端与滚动轴承140的内壁过盈配合,使旋转杆122和滚动轴承140连接在一起,旋转杆122通过滚动轴承140与固定块121旋转连接。旋转杆1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套环125。支撑杆123呈折弯状,其一端与旋转杆122的中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第二套环126,第二套环126与电线卷筒110的顶端齐平。固定块121的顶面还设有限位装置130,限位装置130的整体高度小于支撑杆123与旋转杆122连接处的高度,即限位装置130不会阻碍支撑杆123的旋转运动。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套环126还可以与电线卷筒110的中部任意位置齐平。请参照图3和图4,第二套环126的内壁设有轻触开关127,轻触开关127位于旋转杆122所在的一侧,便于铜线150对轻触开关127产生压力。限位装置130包括支撑块131以及铁质滑块132。支撑块131固定在固定块121上,支撑块131的内部设有滑槽133,滑槽133的开口朝向旋转杆122,滑槽133的底部设有电磁铁134,电磁铁134的铁芯固定在滑槽133的底部。滑块132的尺寸和大小与滑槽133相匹配,滑块132置于滑槽133内,滑块132的一端通过弹簧135与电磁铁134的铁芯连接,滑块132的另一端置于滑槽133外并且固定设有摩擦块136,摩擦块136与旋转杆122接触,此时弹簧135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块136的材质为橡胶。请参照图5,本技术的立式放线装置的工作原理:(1)将电线卷筒110上的铜线150依次穿过第二套环126和第一套环125;(2)终端设备向铜线150施加拉力,铜线150绷紧;(3)在拉力的作用下,两段铜线150向第二套环126施加压力,铜线150压动轻触开关127,电磁铁134通电并产生吸力,吸引滑块132使摩擦块136脱离旋转杆122,在拉力的作用下,铜线150带动支撑杆123围绕旋转杆122旋转,实现放线操作;(4)终端设备取消对铜线150的拉力,铜线150对第二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电线卷筒(110)以及电线导向装置(120);所述电线卷筒(110)具有贯穿其两端的安装孔(111);所述电线导向装置(120)包括固定块(121)、竖直设置的旋转杆(122)以及支撑杆(123);所述固定块(121)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11)的大小相匹配的凸起(124),所述固定块(121)上还设有限制所述旋转杆(122)转动的限位装置(130);所述旋转杆(12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121)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1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套环(125);所述支撑杆(123)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122)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杆(12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套环(126),所述第二套环(126)随所述旋转杆(122)旋转的旋转半径大于所述电线卷筒(110)的最大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电线卷筒(110)以及电线导向装置(120);所述电线卷筒(110)具有贯穿其两端的安装孔(111);所述电线导向装置(120)包括固定块(121)、竖直设置的旋转杆(122)以及支撑杆(123);所述固定块(121)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11)的大小相匹配的凸起(124),所述固定块(121)上还设有限制所述旋转杆(122)转动的限位装置(130);所述旋转杆(12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121)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杆(12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套环(125);所述支撑杆(123)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122)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撑杆(12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套环(126),所述第二套环(126)随所述旋转杆(122)旋转的旋转半径大于所述电线卷筒(110)的最大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30)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块(121)上的支撑块(131)以及铁质滑块(132),所述支撑块(131)的内部设有朝向所述旋转杆(122)的滑槽(133),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树明亮陈秀文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威鹏电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