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操作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653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操作箱,其结构包括箱体、压力表、真空气阀、工作台、密封箱门、操作设备和装夹机构,通过设置了操作设备,由数据接口将操作数据传输至单片机内,同时由控制面板进行操作控制,最后由控制器控制装夹机构进行运作对实验物体进行自动操作,从而达到可以自动操作控制,便于后续进行学习智能选择最佳操作方案的效果,通过设置了装夹机构,在电动推杆工作后,带动推块进行前后移动,再由推块带动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进行转动,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相互间进行张开闭合,对实验物体进行操作,改变了原有需要通过人工带入手套进行操作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不易漏点的效果。

A Robot Operating Box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bot operation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pressure gauge, a vacuum valve, a worktable, a sealed box door, an operation device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By setting up an operation device, the operation data are transmitted to a single chip computer by a data interface,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trolled by a control panel. Finally,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s controlled by a controller to operate on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Automatic 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automatic operation control, facilitate subsequent learning and intelligent selection of the best operation scheme. By setting up a clamping mechanism, after the work of the electric push rod, the push block moves forward and backward, and then the push block drives the first movable part and the second movable part to rotate, so that the left movable plate and the right movable plate open and close each other, and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is tested. The operation of the body chang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original manual glove 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not easy to lea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操作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操作箱。
技术介绍
机器人操作箱是一种能够对物体进行智能操作运输及实验的装置,能够代替实验人员对实验物进行操作,为实验人员的安全提供保证,具有较高的智能型,在许多领域中都使用的到,机器人操作箱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的手套容易漏点,并且无法自动控制操作,不便于进行学习智能选择最佳操作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机器人操作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套容易漏点,并且无法自动控制操作,不便于进行学习智能选择最佳操作方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操作箱,包括箱体、压力表、真空气阀、工作台、密封箱门、操作设备和装夹机构,所述压力表设置在箱体顶部左侧,并且压力表底部与箱体顶部左侧通孔进行插接,所述真空气阀设置在箱体顶端中部,并且真空气阀底部与箱体顶部中部通孔进行插接,所述工作台底部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内部底侧,所述密封箱门后端与箱体左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密封箱门内侧通过密封圈与箱体左侧四周进行密封,所述操作设备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右端中部,所述装夹机构前端通过铆钉安装在箱体内部前端左右两侧,所述操作设备由机箱、控制面板、单片机、控制器、储备电源、电源线和数据接口组成,所述机箱左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右端中部,所述控制面板粘接在机箱右端表面,所述单片机后端焊接在机箱内部上侧电路板上端中部,所述控制器四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箱内部底端左侧,所述储备电源粘接在机箱内部底侧右端,所述电源线穿过机箱右端底侧与储备电源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数据接口插接在机箱左端上侧,所述装夹机构由安装板、电动推杆、固定块、推块、第一活动件、左活动板、第二活动件和右活动板组成,所述安装板四周通过铆钉安装在箱体内部前端表面,所述电动推杆前端通过铆钉固定在安装板后端,所述固定块前端通过铆钉安装在电动推杆后端外侧,所述推块设置在固定块内部中端,并且前端与电动推杆后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第一活动件设置在固定块内部左侧,并且中部与固定块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左活动板前端与固定块内部左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活动件后端与左活动板前端底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件设置在固定块内部右侧,并且中部与固定块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右活动板前端与固定块内部右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活动件后端与右活动板前端底侧进行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机构均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箱体内部前端左右两侧,其相互间隔为25cm。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接口均设置有三个,分别在机箱左端从上往下进行等距排列。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上端设置有一个矩形显示屏,并且下侧右部设置有一个急停开关。进一步的,所述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最大张开距离为15cm。进一步的,所述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内侧均焊接有两块夹板,并且夹板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型号为DMKE型号。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型号为WD-SDK-6。(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无法自动控制操作,不便于进行学习智能选择最佳操作方案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操作设备,由数据接口将操作数据传输至单片机内,同时由控制面板进行操作控制,最后由控制器控制装夹机构进行运作对实验物体进行自动操作,从而达到可以自动操作控制,便于后续进行学习智能选择最佳操作方案的效果。2)、为解决手套容易漏点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装夹机构,在电动推杆工作后,带动推块进行前后移动,再由推块带动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进行转动,使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相互间进行张开闭合,对实验物体进行操作,改变了原有需要通过人工带入手套进行操作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不易漏点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设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夹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1、压力表-2、真空气阀-3、工作台-4、密封箱门-5、操作设备-6、装夹机构-7、机箱-61、控制面板-62、单片机-63、控制器-64、储备电源-65、电源线-66、数据接口-67、安装板-71、电动推杆-72、固定块-73、推块-74、第一活动件-75、左活动板-76、第二活动件-77、右活动板-78、夹板-70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操作设备6、装夹机构7、机箱61、控制面板62、单片机63、控制器64、储备电源65、电源线66、数据接口67、安装板71、电动推杆72、固定块73、推块74、第一活动件75、左活动板76、第二活动件77、右活动板78、夹板701为本专利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箱体1、压力表2、真空气阀3、工作台4、密封箱门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操作箱:包括箱体1、压力表2、真空气阀3、工作台4、密封箱门5、操作设备6和装夹机构7,压力表2设置在箱体1顶部左侧,并且压力表2底部与箱体1顶部左侧通孔进行插接,真空气阀3设置在箱体1顶端中部,并且真空气阀3底部与箱体1顶部中部通孔进行插接,工作台4底部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底侧,密封箱门5后端与箱体1左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密封箱门5内侧通过密封圈与箱体1左侧四周进行密封,操作设备6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右端中部,装夹机构7前端通过铆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前端左右两侧,操作设备6由机箱61、控制面板62、单片机63、控制器64、储备电源65、电源线66和数据接口67组成,机箱61左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右端中部,控制面板62粘接在机箱61右端表面,单片机63后端焊接在机箱61内部上侧电路板上端中部,控制器64四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箱61内部底端左侧,储备电源65粘接在机箱61内部底侧右端,电源线66穿过机箱61右端底侧与储备电源65右端进行插接,数据接口67插接在机箱61左端上侧,装夹机构7由安装板71、电动推杆72、固定块73、推块74、第一活动件75、左活动板76、第二活动件77和右活动板78组成,安装板71四周通过铆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前端表面,电动推杆72前端通过铆钉固定在安装板71后端,固定块73前端通过铆钉安装在电动推杆72后端外侧,推块74设置在固定块73内部中端,并且前端与电动推杆72后端中部进行插接,第一活动件75设置在固定块73内部左侧,并且中部与固定块73进行转动连接,左活动板76前端与固定块73内部左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活动件75后端与左活动板76前端底侧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活动件77设置在固定块73内部右侧,并且中部与固定块73进行转动连接,右活动板78前端与固定块73内部右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活动件77后端与右活动板78前端底侧进行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装夹机构7均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箱体1内部前端左右两侧,其相互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操作箱,包括箱体(1)、压力表(2)、真空气阀(3)、工作台(4)和密封箱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设备(6)和装夹机构(7),所述压力表(2)设置在箱体(1)顶部左侧,并且压力表(2)底部与箱体(1)顶部左侧通孔进行插接,所述真空气阀(3)设置在箱体(1)顶端中部,并且真空气阀(3)底部与箱体(1)顶部中部通孔进行插接,所述工作台(4)底部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底侧,所述密封箱门(5)后端与箱体(1)左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密封箱门(5)内侧通过密封圈与箱体(1)左侧四周进行密封,所述操作设备(6)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右端中部,所述装夹机构(7)前端通过铆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前端左右两侧,所述操作设备(6)由机箱(61)、控制面板(62)、单片机(63)、控制器(64)、储备电源(65)、电源线(66)和数据接口(67)组成,所述机箱(61)左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右端中部,所述控制面板(62)粘接在机箱(61)右端表面,所述单片机(63)后端焊接在机箱(61)内部上侧电路板上端中部,所述控制器(64)四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箱(61)内部底端左侧,所述储备电源(65)粘接在机箱(61)内部底侧右端,所述电源线(66)穿过机箱(61)右端底侧与储备电源(65)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数据接口(67)插接在机箱(61)左端上侧,所述装夹机构(7)由安装板(71)、电动推杆(72)、固定块(73)、推块(74)、第一活动件(75)、左活动板(76)、第二活动件(77)和右活动板(78)组成,所述安装板(71)四周通过铆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前端表面,所述电动推杆(72)前端通过铆钉固定在安装板(71)后端,所述固定块(73)前端通过铆钉安装在电动推杆(72)后端外侧,所述推块(74)设置在固定块(73)内部中端,并且前端与电动推杆(72)后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第一活动件(75)设置在固定块(73)内部左侧,并且中部与固定块(7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左活动板(76)前端与固定块(73)内部左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活动件(75)后端与左活动板(76)前端底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件(77)设置在固定块(73)内部右侧,并且中部与固定块(73)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右活动板(78)前端与固定块(73)内部右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活动件(77)后端与右活动板(78)前端底侧进行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操作箱,包括箱体(1)、压力表(2)、真空气阀(3)、工作台(4)和密封箱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设备(6)和装夹机构(7),所述压力表(2)设置在箱体(1)顶部左侧,并且压力表(2)底部与箱体(1)顶部左侧通孔进行插接,所述真空气阀(3)设置在箱体(1)顶端中部,并且真空气阀(3)底部与箱体(1)顶部中部通孔进行插接,所述工作台(4)底部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底侧,所述密封箱门(5)后端与箱体(1)左端后侧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密封箱门(5)内侧通过密封圈与箱体(1)左侧四周进行密封,所述操作设备(6)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右端中部,所述装夹机构(7)前端通过铆钉安装在箱体(1)内部前端左右两侧,所述操作设备(6)由机箱(61)、控制面板(62)、单片机(63)、控制器(64)、储备电源(65)、电源线(66)和数据接口(67)组成,所述机箱(61)左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1)右端中部,所述控制面板(62)粘接在机箱(61)右端表面,所述单片机(63)后端焊接在机箱(61)内部上侧电路板上端中部,所述控制器(64)四周通过螺钉安装在机箱(61)内部底端左侧,所述储备电源(65)粘接在机箱(61)内部底侧右端,所述电源线(66)穿过机箱(61)右端底侧与储备电源(65)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数据接口(67)插接在机箱(61)左端上侧,所述装夹机构(7)由安装板(71)、电动推杆(72)、固定块(73)、推块(74)、第一活动件(75)、左活动板(76)、第二活动件(77)和右活动板(78)组成,所述安装板(71)四周通过铆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才彭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米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