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343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车辆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包括受控单元、反馈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受控单元、反馈单元、电池包以及待测接触器形成回路,处理单元连接至受控单元和反馈单元,且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粘连检测命令;根据粘连检测命令发送粘连检测信号至受控单元以导通受控单元;当检测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待测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其中当回路中存在电流时,反馈单元能够生成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大降低了关于接触器触点粘连工况被误报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量逐渐加大,电动车的运行安全被人们十分重视。无论是完全由电瓶供电的纯电动车,还是混合驱动电动汽车都需要有高压电池包给整车供电。在电池包的工作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控制接触器的触点的吸合与断开来控制整车高压的上电、下电。但是,接触器的触点的吸合与断开在其寿命周期内是有吸合次数限制的,特别是在触点有电流时断开会产生触点拉弧现象,严重时该电弧会将触点焊接在一起,因此接触器带电流切断会严重影响接触器寿命,接触器触点粘连会导致整车不能下电,该工况会严重影响整车运行安全。为了检测汽车的接触器触点粘连的工况,目前相关技术提出了可以采用的软件电压差值判断法来实施该工况的检测。具体的,通过采集接触器两端的电压值后,将该值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该值传输至单片机,以由单片机通过实施电压值作差、比较等操作来判断该接触器是否粘连。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践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缺陷:在软件电压差值判断法的过程中,要实现准确的触点粘连判断,需要在被测量电压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需要精准地检测电压,并保障模数转换过程不失真,以及还需要保障电压模数差值计算的高精密度。但是,在实际工况中由于整车的动态,由于总成器件的滤波电容的存在以及永磁同步电机被动转动发电而造成被测电压的波动,导致接触器在断开的情况下由于残余电压的存在或电机发电电压存在,导致单片机发生误判,从而易产生接触器触点粘连的误报情况,影响整车安全、及时运行。需说明的是,以上关于相关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描述,仅为了便于公众更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过程和技术方案,而并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承认上述相关技术为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软件电压差值判断法对接触器触点粘连的误报率高,可靠性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所述车辆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包括受控单元、反馈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受控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电池包以及待测接触器形成回路,所述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受控单元和所述反馈单元,且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粘连检测命令;根据所述粘连检测命令发送粘连检测信号至所述受控单元以导通所述受控单元;当检测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其中当所述回路中存在电流时,所述反馈单元能够生成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端,其第二电极连接待测的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包括所述处理单元的电池管理芯片,以及所述受控单元和所述反馈单元为隔离耦合控制器件。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耦合控制器件包括光电耦合器;以及所述受控单元的发射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第一IO接口和芯片电源,以及所述受控单元的接受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的发射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受控单元的一个引脚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反馈单元的接受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芯片电源和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第二IO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自所述第一IO接口输出所述粘连检测信号,以控制导通所述受控单元的所述接受光体的所述两个引脚;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输入至所述第二IO接口的高电平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其中当所述回路中存在电流时,所述反馈单元的所述接受光体能够生成作为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的高电平信号。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失效性判定模块,其中所述失效性判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失效检测请求;根据所述失效检测请求在所述第一IO接口输出低电平的失效检测信号,以控制导通所述受控单元;以及失效性判定组件,用于当未检测到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所述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处于工作失效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警报输出模块,其中所述警报输出模块包括:粘连警报信号输出组件,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之后,生成粘连警报信号,并发送所述粘连警报信号至仪表盘;和/或失效警报信号输出组件,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处于工作失效状态之后,生成失效警报信号,并发送所述失效警报信号至所述仪表盘;其中,所述仪表盘能够响应于所述粘连警报信号和/或所述失效警报信号,执行相应的警报动作。进一步的,所述待测接触器为正接触器或负接触器。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耦合控制器件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者:光电耦合器件、隔离变压器耦合器件或隔离电容耦合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路硬件逻辑控制组合诊断方案,可以实现替代相关技术中的软件电压差值诊断方法。并且,相比之下,一方面,能够不受外界动态电压变化环境影响,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大降低了关于接触器触点粘连工况被误报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路硬件逻辑中信号交互方式和检测过程简易有效,能够避免了软件电压测量、计算、比较、模数转换复杂的信号处理过程,极大降低了处理设备的负荷,提高了检测过程的响应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软件电压差值判断法对接触器触点粘连的误报率高,可靠性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车辆中设置有受控单元、反馈单元以及处理单元,所述受控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电池包以及待测接触器形成回路,且所述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受控单元和所述反馈单元,其中所述车辆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粘连检测命令;根据所述粘连检测命令发送粘连检测信号至所述受控单元以导通所述受控单元;当检测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其中当所述回路中存在电流时,所述反馈单元能够生成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还包括失效性判定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失效检测请求,其中所述失效检测请求指示所述电池包处于被负载使用的状态;根据所述失效检测请求输出失效检测信号,以控制导通所述受控单元;以及当未检测到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所述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工作失效。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还包括警报输出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之后,生成粘连警报信号,并发送所述粘连警报信号至仪表盘;和/或在所述确定所述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处于工作失效状态之后,生成失效警报信号,并发送所述失效警报信号至所述仪表盘;其中,所述仪表盘能够响应于所述粘连警报信号和/或所述失效警报信号,执行相应的警报动作。所述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方法与上述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包括受控单元、反馈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受控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电池包以及待测接触器形成回路,所述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受控单元和所述反馈单元,且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粘连检测命令;根据所述粘连检测命令发送粘连检测信号至所述受控单元以导通所述受控单元;当检测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其中当所述回路中存在电流时,所述反馈单元能够生成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包括受控单元、反馈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受控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电池包以及待测接触器形成回路,所述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受控单元和所述反馈单元,且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粘连检测命令;根据所述粘连检测命令发送粘连检测信号至所述受控单元以导通所述受控单元;当检测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所述待测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其中当所述回路中存在电流时,所述反馈单元能够生成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一接触器的第一端,其第二电极连接待测的第二接触器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接触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第二端连接负载,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包括所述处理单元的电池管理芯片,以及所述受控单元和所述反馈单元为隔离耦合控制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耦合控制器件包括光电耦合器;以及所述受控单元的发射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第一IO接口和芯片电源,以及所述受控单元的接受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的发射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受控单元的一个引脚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反馈单元的接受光体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所述芯片电源和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第二IO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自所述第一IO接口输出所述粘连检测信号,以控制导通所述受控单元的所述接受光体的所述两个引脚;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输入至所述第二IO接口的高电平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接触器存在触点粘连,其中当所述回路中存在电流时,所述反馈单元的所述接受光体能够生成作为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的高电平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失效性判定模块,其中所述失效性判定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操作:获取失效检测请求,其中所述失效检测请求指示所述电池包处于被负载使用的状态;根据所述失效检测请求输出失效检测信号,以控制导通所述受控单元;以及当未检测到所述有效粘连反馈信号时,确定所述车辆的接触器触点粘连检测装置处于工作失效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接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等权颜广博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