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利用其进行生物分子检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领域,特别是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利用其进行生物分子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产品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也已发展成熟,各类检测技术早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生物分子检测领域。正是依赖于这些有效的检测手段才保证了我国食品、药品监测的准确性,保证了流通的安全。现阶段的检测手段都是针对单一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并且都需要用荧光标记物或生物试剂盒等昂贵的试剂材料。目前生物分子检测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检测成本高;第二,所需的检测仪器复杂;第三,检测手段普及率低,普及困难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利用其进行生物分子检测的方法,要解决现阶段生物检测制备不方便、成本高、分析速度有限、不易携带、普及推广困难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具体包括:s1,将表面厚度为250nm-550nm的SiO2 ...
【技术保护点】
1.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具体包括:s1,将表面厚度为250nm‑550nm的SiO2的Si基片手工裁成5mm×6mm的小片;s2,用丙酮、乙醇和水进行超声清洗处理;s3,以乙醇为碳源,Fe为催化剂,在Si基片表面生长出单壁碳纳米管;生长温度为850℃‑950℃;步骤二:制备碳纳米管微狭缝电极基片;步骤三:制备纳米金棒;步骤四:组装纳米金棒;将步骤二中制备好的碳纳米管微狭缝电极基片静置于纳米金棒溶液中,使其通过静电自组装,将自主装好的电极基片取出,用超纯水冲洗;步骤五:通过探针台和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出组装好纳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具体包括:s1,将表面厚度为250nm-550nm的SiO2的Si基片手工裁成5mm×6mm的小片;s2,用丙酮、乙醇和水进行超声清洗处理;s3,以乙醇为碳源,Fe为催化剂,在Si基片表面生长出单壁碳纳米管;生长温度为850℃-950℃;步骤二:制备碳纳米管微狭缝电极基片;步骤三:制备纳米金棒;步骤四:组装纳米金棒;将步骤二中制备好的碳纳米管微狭缝电极基片静置于纳米金棒溶液中,使其通过静电自组装,将自主装好的电极基片取出,用超纯水冲洗;步骤五:通过探针台和电化学工作站测量出组装好纳米金棒碳管的电极间电导并记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纳米金棒沿着碳管横向或者纵向线性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纳米金棒的粒径长度为107.5±7.2nm,直径14.7±0.6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s1,在单壁碳纳米管基片上滴上PMMA阻蚀剂;匀胶后,在热板上放置几分钟;s2,通过EBL电子束曝光系统,将电子束打到基片上,电子束的组成的图案为电极形状,有单根碳管横跨过两极,两电极间距离为1μm;s3,将曝光完成后的基片先置于显影液再置于定影液中,使电极图案暴露出来;显影时间为20s-30s,定影时间为20s-30s;s4,使用真空蒸镀法将金膜镀到基片表面,将基片置于丙酮中,暴露出电极图案的位置的金膜会被保留,其他位置的金膜会随着PMMA在丙酮中被溶解除去;s5,被保留下的金膜及其狭缝间的单壁碳纳米管,即组成为单根单壁碳纳米管电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组装有纳米金棒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s1中,PMMA阻蚀剂规格为600K-900K;匀胶转速为3500-4000转/分钟;热板温度为140℃-160℃。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艺,刘楠楠,叶婷燕,张礼杰,徐向菊,黄少铭,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