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SERS基底结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6284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ERS基底结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SERS基底结构包括:基板;光敏结构层,位于基板上;以及纳米颗粒层,位于光敏结构层上,纳米颗粒层包括若干个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在检测光波的照射下进行待检测分子的光谱检测。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SERS基底结构的设计,通过光敏结构层实现了SERS基底的结构可变,从而实现了SERS能力的可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可以在较大的初始纳米颗粒间距的条件下提高SERS能力,可以同时提高了待检测分子的进入能力和SERS基底的SERS能力,还可以实现SERS基底的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ERS基底结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SERS基底结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一种灵敏度高达单分子水平的高效光谱分析技术,在化学、环境、食品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直接分析水相生物分子的结构状态且用量少,是一种无损非接触检测技术,具有高效灵敏,性价比高,便于现场快速检测的特点。由于长程电磁增强和短程化学增强作用,SERS基底可将被测分子(吸附在基底表面)的微弱Raman(拉曼)信号放大。在纳米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不断进步,然而,现有的SERS基底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的SERS基底基本在结构上是固定的,不会在后续的测试(如Raman)中产生变化,也就是说一旦基底准备好,SERS能力就已经固定;另外,现有的SERS基底中纳米颗粒之间的间距相对来说比较大,SERS信号较弱,但是如果在制备基底时就把纳米颗粒之间的距离靠的很近,待检测的分子就难以顺利进入狭窄的纳米颗粒间,影响SERS检测。因此,如何提供一种SERS基底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光敏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板上;以及纳米颗粒层,位于所述光敏结构层上,所述纳米颗粒层包括若干个纳米颗粒,以基于所述纳米颗粒进行待检测分子的光谱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光敏结构层,位于所述基板上;以及纳米颗粒层,位于所述光敏结构层上,所述纳米颗粒层包括若干个纳米颗粒,以基于所述纳米颗粒进行待检测分子的光谱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ERS基底结构还包括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位于所述光敏结构层与所述纳米颗粒层之间;所述吸附层包括有机物吸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ERS基底结构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光敏结构层之间;所述粘合层包括有机物粘合层以及无机氧化物粘合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结构层包括聚偶氮苯层;所述基板包括金属基板、玻璃基板、硅基板、蓝宝石基板及柔性材料基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纳米颗粒包括贵金属纳米颗粒、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颗粒以及有机半导体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结构层包括若干层上下叠置的光敏单元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单元层的数量介于10-50层之间;所述若干层上下叠置的光敏单元层中至少有两层所述光敏单元层的厚度不同;所述光敏单元层的厚度介于5-30埃之间;所述光敏结构层的厚度介于7-35纳米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层所述光敏单元层之间还形成有有机物层。8.一种SERS基底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基板;于所述基板上制备光敏结构层;以及于所述光敏结构层上制备纳米颗粒层,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层包括若干个纳米颗粒,以基于所述纳米颗粒进行待检测分子的光谱检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纳米颗粒层之前还包括步骤:于所述光敏结构层上制备吸附层,且所述纳米颗粒层形成于所述吸附层上;所述吸附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旋涂的方式,所述吸附层包括有机物吸附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光敏结构层之前还包括步骤:于所述基板上制备粘合层,且所述光敏结构层形成于所述粘合层上;所述粘合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旋涂的方式,所述粘合层包括有机物粘合层以及无机氧化物粘合层中的至少一种。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ERS基底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纳米颗粒层的方式选自于所述光敏结构层上直接生长所述纳米颗粒以形成所述纳米颗粒层以及采用旋涂或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合成纳米颗粒制备于所述光敏结构层上以形成所述纳米颗粒层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帆顾辰杰王春燕王梦琦吴冠毅吕炜烽周灿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