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酰基-3-苯基脲化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54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18
本申请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式(1)所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杂草具有优异的防治效力,用作除草剂的有效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乙酰基-3-苯基脲化合物及其用途
本专利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6-165424号(2016年8月26日申请)要求巴黎公约下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申请中记载的全部内容通过在此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1-乙酰基-3-苯基脲化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N-[4-氯-2-氟-5-{2-(乙氧基羰基)甲氧基-3-吡啶基氧基}苯基]乙酰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第1122244号说明书。专利技术概述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具有优异的杂草防治效力的化合物。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课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杂草防治效力,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也即,本专利技术如下。[1]式(1)所示的化合物(下文记载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化学式1][2]含有[1]中记载的化合物的除草剂(下文也记载为本专利技术除草剂)。[3]杂草的防治方法,其包括将[1]中记载的化合物施用于杂草或杂草的生长土壤的步骤。[4][1]中记载的化合物用于防治杂草的用途。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杂草防治效力,用作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本专利技术除草剂包含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和惰性载体。作为惰性载体,可列举固体载体以及液体载体等。本专利技术除草剂通常进一步加入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分散剂、稳定剂等制剂用佐剂,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颗粒剂、流动剂、颗粒剂、干流动剂(ドライフロアブル剤)、乳剂、水性液体剂、油剂、熏烟剂、气溶胶剂、微胶囊剂等。本专利技术除草剂中含有按重量比通常0.1~80%的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作为固体载体,例如,可列举粘土类(例如,高岭土、硅藻土、合成含水氧化硅、Fubasami粘土、膨润土、酸性白土)、滑石类、其它无机矿物质(例如,绢云母、石英粉、硫磺粉、活性炭、碳酸钙、水合二氧化硅)等的微粉或颗粒物,作为液体载体,例如,可列举水、醇类(甲醇、乙醇等)、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芳香族烃类(甲苯、二甲苯、乙基苯、甲基萘等)、脂肪族烃类(正己烷、环己烷、煤油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腈类(乙腈、异丁腈等)、醚类(二异丙醚等)、以及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列举烷基硫酸酯类、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芳基醚类及其聚氧乙烯化物、聚氧乙烯二醇醚类、多元醇酯类、以及糖醇衍生物等。作为其它制剂用佐剂,例如,可列举粘合剂、分散剂,具体地,酪蛋白、明胶、多糖类(例如,淀粉、阿拉伯胶、纤维素衍生物、海藻酸)、木质素衍生物、膨润土、糖类、合成水溶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类)、PAP(酸性异丙基磷酸酯)、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A(2-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和3-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的混合物)、植物油、矿物油、以及脂肪酸等。本专利技术的杂草防治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有效量施用于杂草或杂草生长的土壤或要生长的土壤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的杂草防治方法中,通常地,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除草剂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施用方法,例如,可列举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的方法、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对杂草生长或要生长的土壤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对杂草生长的土壤进行混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用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对杂草生长或要生长的场所充满水而成的水田的表面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作为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防治对象,具体地,例如,可列举下列,但不限于这些。荨麻科杂草(Urticaceae):欧荨麻(Urticaurens);蓼科杂草(Polygonaceae):卷茎蓼(Polygonumconvolvulus)、酸模叶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宾州蓼(Polygonumpensylvanicum)、春蓼(Polygonumpersicaria)、长鬃蓼(Polygonumlongisetum)、扁蓄蓼(Polygonumaviculare)、伏地蓼(Polygonumarenastrum)、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羊蹄(Rumexjaponicus)、皱叶酸模(Rumexcrispus)、钝叶酸模(Rumexobtusifolius)、小酸模(Rumexacetosa);马齿苋科杂草(Portulacaceae):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石竹科杂草(Caryophyllaceae):繁缕(Stellariamedia)、鹅肠菜(Stellariaaquatica)、卷耳(Cerastiumholosteoides)、球序卷耳(Cerastiumglomeratum)、大爪草(Spergulaarvensis)、蝇子草(Silenegallica);粟米草科杂草(Molluginaceae):光叶粟米草(Mollugoverticillata);黎科杂草(Chenopodiaceae):黎(Chenopodiumalbum)、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地肤(Kochiascoparia)、刺沙蓬(Salsolakali)、滨藜属物种(Atriplexspp.);苋科杂草(Amaranthaceae):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皱果苋(Amaranthusviridis)、凹头苋(Amaranthuslividus)、刺苋(Amaranthusspinosus)、绿穗苋(Amaranthushybridus)、长芒苋(Amaranthuspalmeri)、西部苋(Amaranthusrudis)、青苋(Amaranthuspatulus)、糙果苋(Amaranthustuberculatos)、北美苋(Amaranthusblitoides)、皱果苋(Amaranthusdeflexus)、野生苋(Amaranthusquitensi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莲子草(Alternantherasessilis)、锦苋草(Alternantheratenella);罂粟科杂草(Papaveraceae):虞美人(Papaverrhoeas)、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十字花科杂草(Brassicaceae):野萝卜(Raphanusraphanistrum)、萝卜(Raphanussativus)、新疆白芥(Sinapisarvensis)、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芥菜(Brassicajuncea)、芸苔(Brassicacampestris)、播娘蒿(Descurainiapinnata)、沼生蔊菜(Rorippaislandica)、欧亚蔊菜(Rorippasylvestris)、菥蓂(Thlaspiarvense)、皱果荠(Myagrumrugosum)、北美独行菜(Lepidiumvirginicum)、臭荠(Coronopusdidymus)、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山柑科杂草(Capparaceae):クレオメアフィニス(Cleomeaffinis);豆科杂草(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式(1)所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26 JP 2016-1654241.式(1)所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2.含有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