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致动器系统和异常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动器系统和异常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对装置的动作而言不可或缺的致动器为了提高可用性而采用冗余化的结构,例如实施系统的二重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车辆用转向装置,其与转向部件非机械地连结,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驱动转向轴的多个转向致动器的转向机构;对上述转向部件施加转向反作用力的单个或多个反作用力致动器;和多个控制系统,其分别包括分别控制上述转向致动器和上述反作用力致动器中的支配下的转向致动器和支配下的反作用力致动器的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能够以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在上述两个控制单元间进行数据通信,基于以上述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通信而获得的数据,控制支配下的转向致动器和反作用力致动器,上述各控制系统具有断线判断单元和通信切换单元,该断线判断单元判断上述有线方式是否断线,该通信切换单元在上述断线判断单元没有判断为断线的情况下,容许利用上述有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在上述断线判断单元判断为断线的情况下,从上述有线方式切换为利用上述无线方式进行上述数据通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38563号公报。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双向驱动的致动器;向所述致动器输出控制信号的第一致动器控制部和第二致动器控制部;和控制所述第一致动器控制部和第二致动器控制部的异常检测部,所述异常检测部通过使所述第一致动器控制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向第一方向驱动的第一控制信号,并使所述第二致动器控制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向作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驱动的第二控制信号来检测异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9 JP 2016-1911181.一种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双向驱动的致动器;向所述致动器输出控制信号的第一致动器控制部和第二致动器控制部;和控制所述第一致动器控制部和第二致动器控制部的异常检测部,所述异常检测部通过使所述第一致动器控制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向第一方向驱动的第一控制信号,并使所述第二致动器控制部输出使所述致动器向作为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驱动的第二控制信号来检测异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部基于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时的所述致动器的均衡状态来检测异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部向所述第一致动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控制部分别以相同的时序输出相同大小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部向所述第一致动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控制部分别输出反相的振幅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致动器产生的扭矩和由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在所述致动器产生的扭矩大于所述致动器的摩擦力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系统安装于装置中,所述异常检测部在所述装置启动时使所述第一致动器控制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控制部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是搭载于车辆中的动力转向用电动机,所述异常检测部基于以下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来判断所述动力转向用电动机的均衡状态,即:由所述动力转向用电动机沿直线方向驱动的所述车辆的齿条杆的冲程;所述动力转向用电动机的旋转扭矩、旋转速度、旋转量和旋转加速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检测部基于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康夫,佐佐木光雄,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