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垂直照射到未镀膜的玻璃表面时,其反射光约占到入射光的8%。在很多光学元件的应用中,其表面的反射不仅影响光学元件的通光能量,而且这些反射光还会在仪器中形成杂散光,从而影响光学仪器的成像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上一定厚度的单层或多层光学调节薄膜,目的是为了减少元件表面的反射光,这样的光学调节膜就是减反膜(Anti-reflectionfilm)。减反膜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或消除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这些元件的透光量。普通玻璃具有较高的反射系数,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反光现象,使人无法看清玻璃后面的物体。为减少反光,增强视觉效果,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系数,确保玻璃在阳光下保持良好的透光率,出现了在普通玻璃上镀上减反膜的减反射玻璃。目前的减反射薄膜大多镀制在普通浮法玻璃原片之上,采用单片镀膜结构。现有的大面积减反射镀膜玻璃加工方法常用PECVD或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沉积的减反射复合介质层通常有多孔的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夹层玻璃,其包括第一高铝玻璃原片、第二高铝玻璃原片以及位于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与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之间的夹层,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远离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有第一减反射复合介质层及第一顶部保护层,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远离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的表面上形成有依次形成有第二减反射复合介质层及第二顶部保护层,该第一减反射复合介质层与该第二减反射复合介质层分别包括至少四层折射率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夹层玻璃,其包括第一高铝玻璃原片、第二高铝玻璃原片以及位于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与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之间的夹层,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远离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的表面上依次形成有第一减反射复合介质层及第一顶部保护层,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远离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的表面上形成有依次形成有第二减反射复合介质层及第二顶部保护层,该第一减反射复合介质层与该第二减反射复合介质层分别包括至少四层折射率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减反射复合介质层包括折射率不同的第一折射率层、第二折射率层及/或第三折射率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远离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的方向上,该第一减反射复合介质层依次包括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硅层、五氧化二铌、二氧化硅层及氮化硅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高铝玻璃原片远离该第二高铝玻璃原片的方向上,该第一减反射复合介质层依次包括氮氧化硅层、五氧化二铌、二氧化硅层及氮化硅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安,吕宜超,许武毅,张蕊,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玻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