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11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主要包括联动开关、活动连杆、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以及防误闭锁装置,所述联动开关通过活动连杆将电流试验端子外层的所有连接片进行联接,所述联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杆中点处,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上设有外层卡扣孔和内层卡扣孔,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设置在外层卡扣孔与内层卡扣孔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电流试验端子快速、可靠和稳定地短接并接地;通过设置投退联动开关,将各连接片经活动连杆联接在一起,能够完成对电流试验端子投入、退出的一步式操作。

An Anti-misalignment Current Test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
本技术属于电网二次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将大电流变换成小电流来供给有关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使用,同时还能起到将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与高压电路隔离开来的作用。在给变电站有关电力设备进行试验时,通常需要经过保护室或开关室中二次设备屏柜上的电流试验端子来采集电流的通断操作和试验加量等功能试验。电流试验端子通常由装设在同一绝缘座上互相分离的两个接线端子组成,在两个接线端子之间设置一块导电连接片,通过移动该导电连接片可实现两接线端子之间的联通和开断。现有电流试验端子中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双层接线方式,该种电流试验端子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务必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依次分层开展,需要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繁复的松紧螺母操作,缺陷十分突出。一是操作手续过于繁琐,实际完成一个间隔的电流试验端子的操作任务时,内外两层需要松紧螺母的总数多达36个/次,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差错。特别地,由于内层螺母与短接连片操作空间狭小,容易造成因螺母松紧不到位而导致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此时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感生出来的高电压会破坏绝缘设施、损毁电气设备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等恶劣后果。二是装置无防误闭锁功能,留有严重安全隐患。因为缺乏必要的闭锁防误功能,安全操作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于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素养,一旦工作人员因某些原因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疏忽或纰漏时则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可实现对电流试验端子快速、可靠和稳定地短接并接地;通过设置投退联动开关,将各连接片经活动连杆联接在一起,能够完成对电流试验端子投入、退出的一步式操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主要包括联动开关、活动连杆、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以及防误闭锁装置,所述联动开关通过活动连杆将电流试验端子外层的所有连接片进行联接,所述联动开关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杆中点处,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上设有外层卡扣孔和内层卡扣孔,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设置在外层卡扣孔与内层卡扣孔之间。作为优选手段,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由顶部、中部和底部三部分组成,所述顶部为绝缘把手,材质为塑胶,所述中部为导电连片,所述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卡角,所述卡角与所述内层卡扣孔相配合。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手段,所述卡角包括卡接柱和卡接头,所述卡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连片相连,卡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头相连,所述卡接柱和所述卡接头均为导电体,所述卡接柱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卡接头横截面为U形。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手段,所述卡角数目为个,所述卡接头数目与所述卡角数目对应设置。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手段,所述外层卡扣孔中设置有外孔限位片和外孔复位弹簧,所述内层卡扣孔中设置有内孔限位片和内孔复位弹簧,所述外孔限位片、外孔复位弹簧、内孔限位片、内孔复位弹簧的数目均设为个。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手段,所述活动连杆为绝缘体,所述活动连杆与每个连接片的中点相连,所述连接片向左或向右移动角度θ的范围均为0-60度。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手段,所述防误闭锁装置由第一限位轴、锁位钢球以及第二限位轴组成,所述锁位钢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轴相连,锁位钢球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轴相连,所述第一限位轴和所述第二限位轴上均设有与所述锁位钢球直径相等的半圆形凹口。本技术有益效果: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通过配置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可实现对电流试验端子快速、可靠和稳定地短接并接地;通过设置投退联动开关,将各连接片经活动连杆联接在一起,能够完成对电流试验端子投入、退出的一步式操作;此外,增加了防误闭锁功能,完成了电流试验端子投入运行与短接并接地操作之间相互闭锁的目标,与传统电流试验端子相比,本技术大幅简化了整体操作步骤,有效提升了操作效率,同时能够避免操作失误情况的发生,确保了操作的安全性,具备高效便捷、安全实用等显著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图2为本技术中联动开关的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片在外层卡扣孔内投入和退出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在内层卡扣孔内投入和退出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短接并接地过程中防误闭锁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投入运行过程中防误闭锁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中:1、绝缘盖帽;2、联动开关;3、活动连杆;4、外层卡扣孔;40、外孔限位片;41、外孔复位弹簧;5、防误闭锁装置;50、第一限位轴;51、锁位钢球;52、第二限位轴;6、内层卡扣孔;60、内孔限位片;61、内孔复位弹簧;7、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0、绝缘把手;71、导电连片;72、卡角;720、卡接柱;721、卡接头;8、连接片;80、连接片体;81、连接片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主要包括联动开关2、活动连杆3、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以及防误闭锁装置5,所述联动开关2通过活动连杆3将电流试验端子外层的所有连接片8进行联接,所述联动开关2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杆3中点处,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上设有外层卡扣孔4和内层卡扣孔6,所述防误闭锁装置5设置在外层卡扣孔4与内层卡扣孔6之间。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由顶部、中部和底部三部分组成,所述顶部为绝缘把手70,材质为塑胶,所述中部为导电连片71,所述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卡角72,所述卡角72与所述内层卡扣孔6相配合。所述卡角72包括卡接柱720和卡接头721,所述卡接柱720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连片71相连,卡接柱720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头721相连,所述卡接柱720和所述卡接头721均为导电体,所述卡接柱720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卡接头721横截面为U形。所述卡角72数目为5个,所述卡接头721数目与所述卡角72数目对应设置。所述外层卡扣孔4中设置有外孔限位片40和外孔复位弹簧41,所述内层卡扣孔6中设置有内孔限位片60和内孔复位弹簧61,所述外孔限位片40、外孔复位弹簧41、内孔限位片60、内孔复位弹簧61的数目均设为2个。所述活动连杆3为绝缘体,所述活动连杆3与每个连接片8的中点相连,所述连接片8向左或向右移动角度θ的范围均为0-60度。所述防误闭锁装置5由第一限位轴50、锁位钢球51以及第二限位轴52组成,所述锁位钢球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轴50相连,锁位钢球5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轴52相连,所述第一限位轴50和所述第二限位轴52上均设有与所述锁位钢球51直径相等的半圆形凹口。本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操作流程为:当需要短接并接地时,首先将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中的卡接头721插入内层卡扣孔6中,再利用联动开关2经活动连杆3将所有连接片8整体退出,如此两步即可完成对本技术的短接并接地工作。当需要投入运行时,首先利用联动开关2经活动连杆3将所有连接片8整体投入,再将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中的卡接头721从内层卡扣孔6中拔出,如此两步即可完成对本技术的投运工作。此外,通过设置防误闭锁装置5,将本技术的投入运行操作与短接并接地操作之间进行了相互闭锁。正常运行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联动开关(2)、活动连杆(3)、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以及防误闭锁装置(5),所述联动开关(2)通过活动连杆(3)将电流试验端子外层的所有连接片(8)进行联接,所述联动开关(2)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杆(3)中点处,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上设有外层卡扣孔(4)和内层卡扣孔(6),所述防误闭锁装置(5)设置在外层卡扣孔(4)与内层卡扣孔(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联动开关(2)、活动连杆(3)、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以及防误闭锁装置(5),所述联动开关(2)通过活动连杆(3)将电流试验端子外层的所有连接片(8)进行联接,所述联动开关(2)设置于所述活动连杆(3)中点处,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上设有外层卡扣孔(4)和内层卡扣孔(6),所述防误闭锁装置(5)设置在外层卡扣孔(4)与内层卡扣孔(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短接并接地装置(7)由顶部、中部和底部三部分组成,所述顶部为绝缘把手(70),材质为塑胶,所述中部为导电连片(71),所述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卡角(72),所述卡角(72)与所述内层卡扣孔(6)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误联动式电流试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角(72)包括卡接柱(720)和卡接头(721),所述卡接柱(720)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连片(71)相连,卡接柱(720)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头(721)相连,所述卡接柱(720)和所述卡接头(721)均为导电体,所述卡接柱(720)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卡接头(721)横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祥朱亚东汤建华吴应华邢正军张培远张浩董国庆郭文奇卓结彬朱林鹏王健史文迪钱东华唐欣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