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传递机构及风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4994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13
一种旋转传递机构及风门装置,在驱动轮与从动轮具有多个啮合部,且从动轮被施力构件施力的旋转传递机构中,能够减小因驱动轮的旋转紊乱引起的噪声。风门装置(1)具有旋转传递机构(55),其通过朝向一方向旋转的马达(50)的动力使从动轮(7)往复旋转。旋转传递机构(55)具有蜗杆(52)及蜗轮(56)、复合齿轮(57)、驱动轮(6)及从动轮(7)。从动轮(7)被借助挡板(4)施力。在比从动轮(7)靠动力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的、包含驱动轮(6)的范围内组装有产生旋转载荷的制动部件(53)。制动部件(53)为给复合齿轮(57)施加旋转载荷的弹簧垫圈。由此能够抑制驱动轮(6)的旋转紊乱传递到蜗杆(52),从而能够抑制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传递机构及风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驱动轮的旋转传递到从动轮的旋转传递机构及风门装置。
技术介绍
电冰箱的冷气通路等所用的风门装置例如通过具有马达及齿轮组的挡板驱动机构来驱动挡板,从而对形成于框架的开口部进行开闭。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风门装置。专利文献1的风门装置使马达旋转并朝开方向驱动挡板。并且,使马达反向旋转朝闭方向驱动挡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3069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风门装置等中,在使马达朝两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由于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变得复杂,因而导致成本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马达朝向一个方向旋转来开闭挡板的风门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04121的风门装置具有驱动轮和从动轮以作为将马达的旋转传递到挡板的旋转传递机构,所述驱动轮的驱动齿形成为阶梯状,所述从动轮的从动齿形成为阶梯状。从动轮被朝向闭方向对挡板进行施力的弹簧施力,驱动轮具有供从动齿滑动的凸轮面。因此,在打开挡板时,呈阶梯状形成的从动齿与驱动齿依次啮合,从而驱动轮的旋转被传递到从动轮,并逆着弹簧的作用力使挡板及从动轮旋转。另一方面,如果旋转到驱动齿与从动齿的啮合结束的位置,则之后从动齿在驱动轮的凸轮面滑动,因此从动轮通过弹簧的作用力,朝向挡板关闭的方向旋转。因此,能够通过马达朝一个方向的旋转来开闭挡板。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04121的旋转传递机构在多个从动齿依次在凸轮面上滑动时,其转速变化。在此,当在凸轮面上滑动的从动齿切换时,从动轮的转速变化。并且,由于驱动轮对抗对从动轮施力的弹簧的作用力而旋转,因此当与凸轮面接触的从动齿切换时,驱动轮的旋转产生紊乱。例如,引起驱动轮瞬间反向旋转这样的动作。并且,该动作从驱动轮向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的上游侧传递并产生噪声。例如,当位于最靠上游侧的蜗杆以在轴向上摆动的方式被安装时,一旦驱动轮的旋转紊乱被传递,则蜗杆就会在轴向上摆动从而与轴向上的两侧的零件碰撞并产生碰撞声。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旋转传递机构及风门装置,所述旋转传递机构的驱动轮与从动轮具有多个啮合部,且通过施力构件朝向与驱动轮所形成的驱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从动轮施力,在这样的旋转传递机构中能够减小驱动轮与从动轮的接触部位切换时形成的转速变化而引起的噪声。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递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的旋转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旋转传递部件,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包括驱动轮及从动轮;以及施力构件,其将所述从动轮朝向与所述驱动源的动力所形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包括将所述驱动轮的旋转传递到所述从动轮的啮合部,所述驱动轮具有凸轮面形成部,其在所述啮合部不啮合的旋转位置处供所述啮合部的所述从动轮一侧的部位滑动,在传递所述驱动源的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在比所述从动轮靠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的、包含所述驱动轮的范围内配置有产生旋转载荷的制动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驱动轮与从动轮具有啮合部,且驱动轮具有供啮合部的从动轮一侧的部位滑动的凸轮面形成部。因此,在啮合部啮合的旋转位置,旋转被从驱动轮传递到从动轮。并且,在啮合被解除的旋转位置,由于从动轮侧的啮合部在驱动轮的凸轮面形成部滑动,因此通过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从动轮向与旋转被从驱动轮传递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使用只提供朝向一侧旋转的驱动源,能够使从动轮往复旋转。并且,这种驱动轮及从动轮以往在驱动轮与从动轮接触的部位发生切换时,存在有驱动轮的旋转产生紊乱的情况,但在本专利技术中,产生旋转载荷的制动部件配置在比从动轮靠动力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的、包括驱动轮的范围内。由此能够抑制旋转的紊乱在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被传递到驱动源侧。因此能够抑制因驱动轮的旋转紊乱引起的噪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驱动源为马达,且在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包括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蜗杆的情况下,所述制动部件设置在比所述蜗杆靠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即可。这样一来,能够抑制旋转的紊乱被传递到蜗杆。因此,能够抑制蜗杆在轴向上摆动而与轴向上两侧的零件碰撞导致的噪声(蜗杆的撞击声)。而且,由于靠近蜗杆的上游侧的旋转传递部件的旋转转矩小,因此所需的旋转载荷小。因此,通过在蜗杆的附近设置制动部件,能够将制动部件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包括与所述蜗杆啮合的一号齿轮以及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上配置在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驱动轮之间的二号齿轮的情况下,优选所述制动部件构成为给所述二号齿轮施加旋转载荷。这样一来,所需的旋转载荷比给驱动轮施加旋转载荷的情况小。因此,与给驱动轮施加旋转载荷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制动部件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制动部件为弹性部件。这样一来,容易使旋转传递部件与制动部件接触来施加旋转载荷。而且,能够消除旋转传递部件的晃动。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制动部件与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中的被施加了旋转载荷的被载荷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的端面接触。这样一来,能够消除旋转传递部件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晃动。并且,在将制动部件配置在旋转传递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情况下,不需改变旋转传递机构的平面配置。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增加制动部件的设计变更。例如,优选所述制动部件为弹簧垫圈。这样一来,由于在安装旋转传递部件的同时安装弹簧垫圈即可,因此能够简单地组装制动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凸轮面形成部包括多个凸轮面,所述啮合部的所述从动轮一侧的部位随着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而依次相对于多个所述凸轮面滑动。这样一来,在与从动轮接触的凸轮面依次发生切换时,即使驱动轮的旋转产生紊乱,也能够抑制驱动轮的旋转紊乱传递到驱动源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具有多个所述啮合部,多个所述啮合部形成于所述驱动轮及所述从动轮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这样一来,如果依次使多个啮合部啮合来驱动从动轮,之后再解除驱动轮与从动轮的啮合,则通过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能够使多个啮合部的从动轮一侧的部位分别在对应的凸轮面上滑动,并使从动轮反向旋转。因此,使用仅提供朝向一侧旋转的驱动源,能够使从动轮往复旋转。在本专利技术中,可采用这样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驱动轮,呈阶梯状配置的多个驱动齿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外周面,在所述从动轮,随着所述驱动轮的旋转而依次与多个所述驱动齿啮合的多个从动齿呈阶梯状设置于所述从动轮的外周面,所述啮合部由成对的所述驱动齿和所述从动齿构成。这样一来,如果使驱动齿与从动齿依次啮合来驱动从动轮,之后,驱动轮与从动轮的啮合再被解除,则能够通过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使从动轮向反方向旋转。因此使用仅提供朝向一侧旋转的驱动源,能够使从动轮往复旋转。在本专利技术中,可采用这样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凸轮面的外径从周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缩小,且对于在周向上相邻的凸轮面,这些凸轮面的外径在周向上的减少率不同。这样一来,在通过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使从动轮旋转时,对应于供从动轮滑动的凸轮面依次发生切换,能够改变从动轮的转速。因此,例如能够在最初使从动轮缓慢地旋转,再逐渐提高转速。另外,即使给予这样的速度变化,也能够抑制在从动轮的转速改变时因驱动轮的旋转紊乱引起的噪声。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从动轮从所述从动轮的旋转轴线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传递机构,其传递来自驱动源的动力,所述旋转传递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旋转传递部件,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包括驱动轮及从动轮;以及施力构件,其朝向与所述驱动源的动力所形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从动轮施力,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具有将所述驱动轮的旋转传递到所述从动轮的啮合部,所述驱动轮具有凸轮面形成部,其在所述啮合部不啮合的旋转位置处供所述啮合部的所述从动轮一侧的部位滑动,在传递所述驱动源的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在比所述从动轮靠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的、包含所述驱动轮的范围内配置有产生旋转载荷的制动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5 JP 2017-1837151.一种旋转传递机构,其传递来自驱动源的动力,所述旋转传递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旋转传递部件,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包括驱动轮及从动轮;以及施力构件,其朝向与所述驱动源的动力所形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从动轮施力,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具有将所述驱动轮的旋转传递到所述从动轮的啮合部,所述驱动轮具有凸轮面形成部,其在所述啮合部不啮合的旋转位置处供所述啮合部的所述从动轮一侧的部位滑动,在传递所述驱动源的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在比所述从动轮靠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的、包含所述驱动轮的范围内配置有产生旋转载荷的制动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马达,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包括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蜗杆,所述制动部件设置于比所述蜗杆靠所述动力传递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具有:一号齿轮,其与所述蜗杆啮合;以及二号齿轮,其在所述动力传递路径上配置在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驱动轮之间,所述制动部件给所述二号齿轮施加旋转载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件为弹性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件与多个所述旋转传递部件中的被施加了旋转载荷的被载荷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的端面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件为弹簧垫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面形成部具有多个凸轮面,所述啮合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泽岳彦岩下浩之横江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