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红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295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杜仲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杜仲、红茶、葛根、牡丹皮、丹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杜仲红茶,其具有治疗“三高”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杜仲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杜仲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杜仲是一种杜仲科植物,别名丝棉树、丝棉皮、玉丝皮,与杜仲皮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来源更丰富,成本更低,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红茶是世界茶叶消费量第一的茶类,滋味浓厚醇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我国红茶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市场上红茶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与西方国家要求浓强鲜的红茶消费口味不同,我国红茶消费者喜爱滋味醇和的红茶。但目前并没有将杜仲与红茶结合制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杜仲红茶,其具有治疗“三高”的功效。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杜仲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30~40份的杜仲、25~30份的红茶、0.5~1份的葛根、0.1~0.5份的牡丹皮、1~2份的丹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红茶、经萎凋、揉捻处理后,于温度为28~30℃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0~25h,使发酵后的红茶的含水量为60~65%;S2、将上述重量份的杜仲、葛根、牡丹皮、丹参混合粉碎后,加入重量份为1~2份的纤维素酶、0.5~1份的果胶酶、250~300份的水,酶解5~10min,过滤,得到酶解液和酶解渣,将酶解渣置于密闭容器中,向密闭容器中通入饱和水蒸汽以使密闭容器内压力为2.5Mpa并维持10~20min后,再使密闭容器中压力降至5pa并保持5~10min,得到处理后的酶解渣,将酶解渣与重量份为200~250份的水混合,于温度为95℃保持1~2h,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滤液与酶解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S3、将S1中发酵后的红茶,S2中的混合液、滤渣混合后于温度为30~35℃下发酵25~30h,得到发酵物;S4、将发酵物于温度为100~105℃下干燥至含水率为3~6%,即得杜仲红茶。优选的是,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S3中发酵过程中每2~3h翻堆一次。优选的是,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S2中酶解的温度为32℃。优选的是,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红茶揉捻时还喷洒质量分数为2~3%的纤维素酶液,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为红茶质量的0.1倍。优选的是,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S4中干燥后还喷洒浆液,所述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蜂胶与米汤水按照质量比为0.5:1混合。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杜仲红茶,以杜仲、红茶、葛根、牡丹皮、丹参为原料搭配后具有效降低中老人“三高”症状,同时还含有。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一种杜仲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30份的杜仲、25份的红茶、0.5份的葛根、0.1份的牡丹皮、1份的丹参。上述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红茶、经萎凋、揉捻处理后,于温度为28℃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0h,使发酵后的红茶的含水量为60%;S2、将上述重量份的杜仲、葛根、牡丹皮、丹参混合粉碎后,加入重量份为1份的纤维素酶、0.5份的果胶酶、250份的水,酶解5min,过滤,得到酶解液和酶解渣,将酶解渣置于密闭容器中,向密闭容器中通入饱和水蒸汽以使密闭容器内压力为2.5Mpa并维持10min后,再使密闭容器中压力降至5pa并保持5min,得到处理后的酶解渣,将酶解渣与重量份为200份的水混合,于温度为95℃保持1h,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滤液与酶解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S3、将S1中发酵后的红茶,S2中的混合液、滤渣混合后于温度为30℃下发酵25h,得到发酵物;S4、将发酵物于温度为100℃下干燥至含水率为3%,即得杜仲红茶。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S3中发酵过程中每2h翻堆一次。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S2中酶解的温度为32℃。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红茶揉捻时还喷洒质量分数为2%的纤维素酶液,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为红茶质量的0.1倍。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S4中干燥后还喷洒浆液,所述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蜂胶与米汤水按照质量比为0.5:1混合。喷洒浆液后,浆液可在茶表面形成膜,防止茶发生氧化。实施例2一种杜仲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40份的杜仲、30份的红茶、1份的葛根、0.5份的牡丹皮、2份的丹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红茶、经萎凋、揉捻处理后,于温度为30℃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5h,使发酵后的红茶的含水量为65%;S2、将上述重量份的杜仲、葛根、牡丹皮、丹参混合粉碎后,加入重量份为2份的纤维素酶、1份的果胶酶、300份的水,酶解10min,过滤,得到酶解液和酶解渣,将酶解渣置于密闭容器中,向密闭容器中通入饱和水蒸汽以使密闭容器内压力为2.5Mpa并维持20min后,再使密闭容器中压力降至5pa并保持10min,得到处理后的酶解渣,将酶解渣与重量份为250份的水混合,于温度为95℃保持2h,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滤液与酶解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S3、将S1中发酵后的红茶,S2中的混合液、滤渣混合后于温度为35℃下发酵30h,得到发酵物;S4、将发酵物于温度为105℃下干燥至含水率为6%,即得杜仲红茶。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S3中发酵过程中每3h翻堆一次。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所述S2中酶解的温度为32℃。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红茶揉捻时还喷洒质量分数为3%的纤维素酶液,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为红茶质量的0.1倍。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S4中干燥后还喷洒浆液,所述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蜂胶与米汤水按照质量比为0.5:1混合。实施例3一种杜仲红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30份的杜仲、25份的红茶、0.5份的葛根、0.1份的牡丹皮、1份的丹参、1份的灵芝、0.5份的黄芪。上述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红茶、经萎凋、揉捻处理后,于温度为28℃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0h,使发酵后的红茶的含水量为60%;S2、将上述重量份的杜仲、葛根、牡丹皮、丹参、灵芝、黄芪混合粉碎后,加入重量份为1份的纤维素酶、0.5份的果胶酶、250份的水,酶解5min,过滤,得到酶解液和酶解渣,将酶解渣置于密闭容器中,向密闭容器中通入饱和水蒸汽以使密闭容器内压力为2.5Mpa并维持10min后,再使密闭容器中压力降至5pa并保持5min,得到处理后的酶解渣,将酶解渣与重量份为200份的水混合,于温度为95℃保持1h,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滤液与酶解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先将杜仲、灵芝等中草药酶解,然后将中草药酶解渣置于密闭容器中,向密闭容器先通入高压水蒸气、再降压,在通入高压水蒸气的过程中,高压水蒸气渗透至中草药酶解渣内部,然后泄压,在此过程中,渗透至中草药酶解渣内部的高压水蒸气会从中草药内部“喷出”,以致达到爆破的出效果,这样使得中草药从内部炸裂,中草药中的有效药用成分可被高压水蒸气溶解出来,可提高药效。S3、将S1中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杜仲红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30~40份的杜仲、25~30份的红茶、0.5~1份的葛根、0.1~0.5份的牡丹皮、1~2份的丹参。

【技术特征摘要】
1.杜仲红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30~40份的杜仲、25~30份的红茶、0.5~1份的葛根、0.1~0.5份的牡丹皮、1~2份的丹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仲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述重量份的红茶、经萎凋、揉捻处理后,于温度为28~30℃下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20~25h,使发酵后的红茶的含水量为60~65%;S2、将上述重量份的杜仲、葛根、牡丹皮、丹参混合粉碎后,加入重量份为1~2份的纤维素酶、0.5~1份的果胶酶、250~300份的水,酶解5~10min,过滤,得到酶解液和酶解渣,将酶解渣置于密闭容器中,向密闭容器中通入饱和水蒸汽以使密闭容器内压力为2.5Mpa并维持10~20min后,再使密闭容器中压力降至5pa并保持5~10min,得到处理后的酶解渣,将酶解渣与重量份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保炎杨明华林慧
申请(专利权)人:神农架炎帝奇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