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136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增氧腔和增湿腔,且增氧腔与增湿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增氧腔的内部连接有风扇,所述增氧腔的顶部连接有增氧管道,且增氧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增氧腔的内部,所述增氧管道位于增氧腔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所述增湿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浮板,所述增湿腔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道、推杆电机和固定架,所述进水管道的内部设有阀门,所述进水管道的外部设有凸轮和若干个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凸轮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红茶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问题,而且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An Improved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Black Te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black tea ferment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xygen increasing chamber and a humidifying chamber, and a separat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xygen increasing chamber and the humidifying chamb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oxygen increas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 fan, the top part of the oxygen increas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n oxygen increasing pipeline, and one end of the oxygen increasing pipeline extends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oxygen increasing chamber. A collector hood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oxygen increasing chamber. The inner sliding connection of the humidify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loating plate. The top part of the humidify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 push rod motor and a fixing frame. The inner part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valve. The outer part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cams and several fixing frames, and the fixing frame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m.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ingenious design, which not only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process of black tea fermentation, but also has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work intensity of mana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红茶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红茶要经过发酵才更有口感,而绿茶不需要发酵。传统的红茶发酵方式是在室内发酵,通过在底板上放置茶叶发酵架,通过在房顶设置水蒸气喷头,通过水蒸气对茶叶发酵架中的茶叶加湿加热,从而促进茶叶发酵。传统的发酵方式,为了保温,发酵室为密闭环境,容易导致氧气不足,影响发酵效果,而且水蒸气的供给不智能,容易造成室内湿度过大。此外,由于水分的蒸发,管理人员需要经常检查提供蒸汽的装置内的水量,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增氧腔和增湿腔,且增氧腔与增湿腔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增氧腔的内部连接有风扇,所述增氧腔的顶部连接有增氧管道,且增氧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增氧腔的内部,所述增氧管道位于增氧腔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所述增湿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浮板,所述增湿腔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道、推杆电机和固定架,所述进水管道的内部设有阀门,所述进水管道的外部设有凸轮和若干个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凸轮的两侧,所述凸轮与阀门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推杆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与推杆电机的连接处位于连接板的一侧底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的一侧均设有齿槽,且齿槽与凸轮相吻合,固定框套分别套设在两个伸缩杆的外部,所述固定架与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增湿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电极,所述浮板的一侧连接有滑板,且滑板位于滑槽的内部,滑板的两侧均设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与电极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增湿腔的顶部设有增湿管道,且增湿管道的一端与增湿腔相连通,增湿管道的另一端与增氧管道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增氧管道的内部设有电热丝,所述增氧管道与增湿管道均采用镀锌防锈铁管制作,所述增湿腔的底部设有电热块。优选的,所述增氧腔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且进气孔位于风扇远离集风罩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浮板、金属块、电极和推杆电机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增湿腔内水量得到自动添加,从而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2、通过增氧管道与增湿管道相连通,减少了额外的蒸汽输送能源,更加的经济环保。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红茶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问题,而且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的A处的放大图。图中:1装置本体、2增氧腔、3增湿腔、4风扇、5集风罩、6增氧管道、7增湿管道、8推杆电机、9滑槽、10金属块、11电极、12进水管道、13凸轮、14伸缩杆、15连接板、16浮板,17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增氧腔2和增湿腔3,且增氧腔2与增湿腔3之间设有隔板,增氧腔2的内部连接有风扇,增氧腔2的顶部连接有增氧管道6,且增氧管道6的一端延伸至增氧腔2的内部,增氧管道6位于增氧腔2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5,增湿腔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浮板16,增湿腔3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道12、推杆电机8和固定架17,进水管道12的内部设有阀门,进水管道12的外部设有凸轮13和若干个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凸轮13的两侧,凸轮13与阀门之间连接有转轴,推杆电机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且连接板15与推杆电机8的连接处位于连接板15的一侧底部,连接板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伸缩杆14的一侧均设有齿槽,且齿槽与凸轮13相吻合,固定框套分别套设在两个伸缩杆14的外部,固定架17与连接板15之间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增湿腔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9,滑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电极11,浮板16的一侧连接有滑板,且滑板位于滑槽9的内部,滑板的两侧均设有金属块10,金属块10与电极11相配合,增湿腔3的顶部设有增湿管道7,且增湿管道7的一端与增湿腔3相连通,增湿管道7的另一端与增氧管道6相连通,增氧管道6的内部设有电热丝,增氧管道6与增湿管道7均采用镀锌防锈铁管制作,增湿腔3的底部设有电热块,增氧腔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且进气孔位于风扇4远离集风罩5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当发酵室内的温度过低时,给电热丝通电,与此同时风扇启动,进而通过增氧管道3向发酵室内输送热风,当发酵室内的温度达到要求时,可适当切断电热丝的电源,当发酵室内的湿度过低时,电热块给增湿腔3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使水蒸气随着增氧管道6进入发酵室内,随着水分的蒸发,增湿腔3内的水平面不断下将,进而使得浮板16随之下将,当水面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金属块10与滑槽底部的电极11相接触,进而带动推杆电机8启动,推杆电机8伸长进而带动连接板15转动,连接板15进而带动两个伸缩杆14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伸缩杆14再带动凸轮13转动,凸轮13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将进水管道12的阀门打开,随着增湿腔3内水面的不断升高,浮板16逐渐升高,直到滑板顶部的金属块10与滑槽顶部的金属块连接时,推杆电机8开始收缩,进而带动凸轮13反转,进而将进水管道12的阀门关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增氧腔(2)和增湿腔(3),且增氧腔(2)与增湿腔(3)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增氧腔(2)的内部连接有风扇,所述增氧腔(2)的顶部连接有增氧管道(6),且增氧管道(6)的一端延伸至增氧腔(2)的内部,所述增氧管道(6)位于增氧腔(2)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5),所述增湿腔(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浮板(16),所述增湿腔(3)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道(12)、推杆电机(8)和固定架(17),所述进水管道(12)的内部设有阀门,所述进水管道(12)的外部设有凸轮(13)和若干个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凸轮(13)的两侧,所述凸轮(13)与阀门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推杆电机(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且连接板(15)与推杆电机(8)的连接处位于连接板(15)的一侧底部,所述连接板(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伸缩杆(14)的一侧均设有齿槽,且齿槽与凸轮(13)相吻合,固定框套分别套设在两个伸缩杆(14)的外部,所述固定架(17)与连接板(15)之间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红茶发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增氧腔(2)和增湿腔(3),且增氧腔(2)与增湿腔(3)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增氧腔(2)的内部连接有风扇,所述增氧腔(2)的顶部连接有增氧管道(6),且增氧管道(6)的一端延伸至增氧腔(2)的内部,所述增氧管道(6)位于增氧腔(2)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5),所述增湿腔(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浮板(16),所述增湿腔(3)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道(12)、推杆电机(8)和固定架(17),所述进水管道(12)的内部设有阀门,所述进水管道(12)的外部设有凸轮(13)和若干个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凸轮(13)的两侧,所述凸轮(13)与阀门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推杆电机(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且连接板(15)与推杆电机(8)的连接处位于连接板(15)的一侧底部,所述连接板(1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伸缩杆(14)的一侧均设有齿槽,且齿槽与凸轮(13)相吻合,固定框套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汶潭
申请(专利权)人:雷山县松木坡优质茶果开发基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