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浩专利>正文

一种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265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选址及构建;2、进、排水设置;3、虾塘的防逃设施;4、所需设备的安置;5、虾塘的消毒处理;6、虾塘的水草选择;7、虾塘内配套水生物的选择;8、小龙虾苗种选择;9、水质要求;10、饲料投喂;11、使用药品的选择;12、虾塘的管理;13、成品捕捞时间节点。该方法为循环流水养虾模式,在稻田或池塘内建立稳定多样的生态养殖环境,包括水草、藻类等,重视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同时培养,注重水体中有益菌的培养,提高水体缓冲能力。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精确、管理轻松有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复制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淡水养殖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方法。技术背景目前,中国淡水养殖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养殖面积突破10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经济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小龙虾养殖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但是,淡水养殖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仍无法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目前小龙虾在国内市场上仍存在需求缺口约100万吨,且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淡水养殖小龙虾的产量成为了制约其产业扩大化的主要因素,国内平均单季每亩产量甚至低于150斤。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在有利于环境的前提下,稳定的提高小龙虾的单亩产量,是解决当前市场空缺的最有效手段。但是,淡水养殖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仍无法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目前小龙虾在国内市场上仍存在需求缺口约100万吨,且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淡水养殖小龙虾的产量成为了制约其产业扩大化的主要因素,国内平均单季每亩产量甚至低于150斤。因此,开发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在有利于环境的前提下,稳定的提高小龙虾的单亩产量,是解决当前市场空缺的最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虾稻共作或虾塘精养循环流水养殖小龙虾模式,能够实现高产量、低风险,同时降低养殖污染的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虾塘或稻田的选址:所选池塘全年水源充沛、无污染,池塘上游无废水排放,若无适宜水源,可选用地下水,选择粘土质的池塘作为小龙虾生活的虾塘,不能选择沙土质或水泥护坡的池塘作为虾塘,稻田选择常年耕种的稻田即可;2、虾塘或稻田的构建:单个虾塘面积控制在20-25亩,虾塘选择南北朝向,长:宽为2:1,虾塘周围挖围沟8,围沟8沟面宽度为5-8米,沟底宽为2-3米,沟深1.2米,沟斜坡度为1:3,围沟8顶部留有2米宽的田埂,田埂外再挖深度为1米的循环水沟11,围沟8与虾塘9的交界处修建埂高为20-30厘米的内堤埂10,稻田也按上述标准构建;3、进、排水的设置: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进、排水口分别设置于虾塘或稻田的两端,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箱体1,并用连接管2与水泵3连接,排水口用丝网封密排水口,防止小龙虾外逃,虾塘或稻田9通过连通管7与循环水沟11相连通;4、虾塘或稻田的防逃设施:虾塘或稻田的进排水口均要装有防逃网,防逃网为网孔为20目的网片,内堤埂10上的防逃网选用塑料膜或水泥瓦,防逃网的高度为40厘米;5、所需设备的安置:虾塘或稻田9内放置一台水泵3,并用连接管2与放置在循环水沟11端部的过滤箱体1相连通,循环水沟11内放置一台增氧机5,虾塘或稻田9内放置4-5台增氧机5(每亩功率300-500w),循环水沟11内的细菌净化区4放置细菌温床,虾塘或稻田9周围放置溶氧量监测、增氧机自动开关、水质监控等设备;6、虾塘的消毒处理:虾塘每季投放苗种前,需要放水清塘,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按每亩100-150kg计量,全池泼洒,稻田根据需要进行清田消毒,或不进行清田消毒;7、水草选择:选用适合养殖小龙虾的水草为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包括伊乐藻、轮叶黑藻、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聚草、苦草中的一种或二至六种的任意组合,漂浮植物选用水葫芦、水花生和空心菜,沉水植物所占面积控制在40-60%,漂浮植物所占面积控制在20-30%;8、选择配套水生物:虾塘或稻田中每亩投放白鲢寸苗300-500尾,花鲢寸苗100尾,螺蛳100-110斤;9、苗种选择:种虾每亩50-60斤,要求雌雄比例为2:1,虾重在4钱以上,虾苗每亩120斤,虾苗重量为100-120只/斤,选择体格健壮,发育完好,肢体完整,无伤病的种苗和虾苗;10、水质要求:虾塘或稻田中的水质要求为:溶氧量大于5mg/L,氨氮量小于0.3mg/L,水体的pH值为7-8.5,水质总硬度高于250mg/L;11、饲料投喂:在虾塘或稻田中投喂饲料时,投喂量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根据小龙虾的吃食情况合理的增减:12、使用药品的选择:选用常规安全的消毒药物、乳酸菌、中草药、免疫多糖药物,小龙虾定期服用维生素和中草药,以增强小龙虾的免疫力;13、虾塘或稻田的管理:①当水质中的溶氧量低于5mg/L时,增压机5自动开启,晴天中午增压机5开启1小时;②使用肥水膏:每10亩使用肥水膏的用量为1桶/10天,使用时,将肥水膏化水后,滴在循环水沟11与虾塘或稻田9连通的连通管7的出口处,采用滴灌的方法;③当水质中的氨氮量高于0.3mg/L或亚硝酸盐高于0.02mg/L时,使用适量的磷肥进行中和;④沉水植物应控制在水面下50cm的生长高度,高出时及时割除;⑤当水质中的pH低于7时,用生石灰进行调节,每亩每次用量不超过2.5kg,分多次进行调节,当水质中的pH高于8.5时,使用有机酸、柠檬酸或小苏打进行调节;⑥当水质的总硬度低于250mg/L时,使用过磷酸氢钙和氯化镁进行调节,或者使用结晶海盐进行调节;14、成品捕捞时间节点:①一年两季模式:当年8月下旬至9月初选择亲虾投放池塘,第二年2月出苗,5月前符合捕捞出售的各种规格虾可以基本捕捞完成,晒塘15-20天消毒后,6月初投放第二批虾苗,8月初捕捞成品虾,8月下旬捕捞完成;②一年三季模式:当年8月下旬至9月初投放亲虾,第二年2月出苗,4月底成品虾捕捞出售完成,马上投放规格为80个/斤的虾苗每亩150斤,养殖35天,6月上旬开始捕捞出售成品虾,6月20-25日投放第三批虾苗,虾苗的规格为80个/斤,数量为每亩150斤,养至8月初开始捕捞出售产品虾,8月中旬开始晒塘消毒,准备再次投放亲本;③稻田每季从插秧到收割,放养一季小龙虾,一年两季时,稻田可以养殖二季小龙虾出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为:1、该方法为循环流水养虾模式,在稻田或池塘内建立稳定多样的生态养殖环境,包括水草、藻类等,重视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同时培养,注重水体中有益菌的培养,提高水体缓冲能力;2、该方法实现实时监测并采取应对措施,监测包括水质的溶氧量、pH值、含氨氮量、含亚硝酸盐量、水质含磷量、水质总硬度等在内的各项指标,通过其具体变化采取相应调节措施;3、该方法增加过滤系统和细菌培养区,过滤和分解污染源,过滤系统消除水体中不易分解的大颗粒污染物,滤出的水体再经过细菌分解,能够极大程度上净化养殖水体;4、该方法实现流水环境增加产量,流水过滤后通过细菌培养区,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同时,流水环境对于龙虾的生长发育也有着促进作用5、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精确、管理轻松有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复制推广。附图说明图1、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平面示意图;图2、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过滤箱体,2、连接管,3、水泵,4、细菌净化区,5、增氧机,6水草,7、连通管,8、围沟,9、虾塘或稻田,10内堤埂,11、循环水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一池塘养殖模式1、池塘的选址:所选池塘要求全年水源充沛、无污染、上游无废水排放,若无适宜水源,可选择地下水;尽量选择粘土作为小龙虾塘,不要选沙土和水泥护坡的塘,沙土地小龙虾打洞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虾塘或稻田的选址:所选池塘全年水源充沛、无污染,池塘上游无废水排放,若无适宜水源,可选用地下水,选择粘土质的池塘作为小龙虾生活的虾塘,不能选择沙土质或水泥护坡的池塘作为虾塘,稻田选择常年耕种的稻田即可;(2)虾塘或稻田的构建:单个虾塘面积控制在20‑25亩,虾塘选择南北朝向,长:宽为2:1,虾塘周围挖围沟(8),围沟(8)沟面宽度为5‑8米,沟底宽为2‑3米,沟深1.2米,沟斜坡度为1:3,围沟(8)顶部留有2米宽的田埂,田埂外再挖深度为1米的循环水沟(11),围沟(8)与虾塘(9)的交界处修建埂高为20‑30厘米的内堤埂(10),稻田也按上述标准构建;(3)进、排水的设置: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进、排水口分别设置于虾塘或稻田的两端,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箱体(1),并用连接管(2)与水泵(3)连接,排水口用丝网封密排水口,防止小龙虾外逃,虾塘或稻田(9)通过连通管(7)与循环水沟(11)相连通;(4)虾塘或稻田的防逃设施:虾塘或稻田的进排水口均要装有防逃网,防逃网为网孔为20目的网片,内堤埂(10)上的防逃网选用塑料膜或水泥瓦,防逃网的高度为40厘米;(5)所需设备的安置:虾塘或稻田(9)内放置一台水泵(3),并用连接管(2)与放置在循环水沟(11)端部的过滤箱体(1)相连通,循环水沟(11)内放置一台增氧机(5),虾塘或稻田(9)内放置4‑5台增氧机(5),循环水沟(11)内的细菌净化区(4)放置细菌温床,虾塘或稻田(9)周围放置溶氧量监测、增氧机自动开关、水质监控等设备;(6)虾塘的消毒处理:虾塘每季投放苗种前,需要放水清塘,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按每亩100‑150kg计量,全池泼洒,稻田根据需要进行清田消毒,或不进行清田消毒;(7)水草选择:选用适合养殖小龙虾的水草为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包括伊乐藻、轮叶黑藻、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聚草、苦草中的一种或二至六种的任意组合,漂浮植物选用水葫芦、水花生和空心菜,沉水植物所占面积控制在40‑60%,漂浮植物所占面积控制在20‑30%;(8)选择配套水生物:虾塘或稻田中每亩投放白鲢寸苗300‑500尾,花鲢寸苗100尾,螺蛳100‑110斤;(9)苗种选择:种虾每亩50‑60斤,要求雌雄比例为2:1,虾重在4钱以上,虾苗每亩120斤,虾苗重量为100‑120只/斤,选择体格健壮,发育完好,肢体完整,无伤病的种苗和虾苗;(10)水质要求:虾塘或稻田中的水质要求为:溶氧量大于5mg/L,氨氮量小于0.3 mg/L,水体的pH值为7‑8.5,水质总硬度高于250 mg/L;(11)饲料投喂:在虾塘或稻田中投喂饲料时,投喂量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根据小龙虾的吃食情况合理的增减:(12)使用药品的选择:选用常规安全的消毒药物、乳酸菌、中草药、免疫多糖药物,小龙虾定期服用维生素和中草药,以增强小龙虾的免疫力;(13)虾塘或稻田的管理:①当水质中的溶氧量低于5 mg/L时,增压机(5)自动开启,晴天中午开启增压机(5)1小时;②使用肥水膏:每10亩使用肥水膏的用量为1桶/10天,使用时,将肥水膏化水后,滴在循环水沟(11)与虾塘或稻田(9)连通的连通管(7)的出口处,采用滴灌的方法;③当水质中的氨氮量高于0.3 mg/L或亚硝酸盐高于0.02 mg/L时,使用磷肥进行中和;④沉水植物应控制在水面下50cm的生长高度,高出时及时割除;⑤当水质中的pH低于7时,用生石灰进行调节,每亩每次用量不超过2.5kg,分多次进行调节,当水质中的pH高于8.5时,使用有机酸、柠檬酸或小苏打进行调节;⑥当水质的总硬度低于250mg/L时,使用过磷酸氢钙和氯化镁进行调节,或者使用结晶海盐进行调节;(14)成品捕捞时间节点:①一年两季模式:当年8月下旬至9月初选择亲虾投放池塘,第二年2月出苗,5月前符合捕捞出售的各种规格虾基本捕捞完成,晒塘15‑20天消毒后,6月初投放第二批虾苗,8月初捕捞成品虾,8月下旬捕捞完成;②一年三季模式:当年8月下旬至9月初投放亲虾,第二年2月出苗,4月底成品虾捕捞出售完成,马上投放80个/斤规格的虾苗每亩150斤,养殖35天,6月上旬开始捕捞出售成品虾,6月20‑25日投放第三批虾苗,虾苗的规格为80个/斤,数量为每亩150斤,养至8月初开始捕捞出售产品虾,8月中旬开始晒塘消毒,准备再次投放亲本;③稻田每季从插秧到收割,放养一季小龙虾,一年两季时,稻田养殖二季小龙虾出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或稻田生态高密度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虾塘或稻田的选址:所选池塘全年水源充沛、无污染,池塘上游无废水排放,若无适宜水源,可选用地下水,选择粘土质的池塘作为小龙虾生活的虾塘,不能选择沙土质或水泥护坡的池塘作为虾塘,稻田选择常年耕种的稻田即可;(2)虾塘或稻田的构建:单个虾塘面积控制在20-25亩,虾塘选择南北朝向,长:宽为2:1,虾塘周围挖围沟(8),围沟(8)沟面宽度为5-8米,沟底宽为2-3米,沟深1.2米,沟斜坡度为1:3,围沟(8)顶部留有2米宽的田埂,田埂外再挖深度为1米的循环水沟(11),围沟(8)与虾塘(9)的交界处修建埂高为20-30厘米的内堤埂(10),稻田也按上述标准构建;(3)进、排水的设置:按照高灌低排的原则,进、排水口分别设置于虾塘或稻田的两端,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箱体(1),并用连接管(2)与水泵(3)连接,排水口用丝网封密排水口,防止小龙虾外逃,虾塘或稻田(9)通过连通管(7)与循环水沟(11)相连通;(4)虾塘或稻田的防逃设施:虾塘或稻田的进排水口均要装有防逃网,防逃网为网孔为20目的网片,内堤埂(10)上的防逃网选用塑料膜或水泥瓦,防逃网的高度为40厘米;(5)所需设备的安置:虾塘或稻田(9)内放置一台水泵(3),并用连接管(2)与放置在循环水沟(11)端部的过滤箱体(1)相连通,循环水沟(11)内放置一台增氧机(5),虾塘或稻田(9)内放置4-5台增氧机(5),循环水沟(11)内的细菌净化区(4)放置细菌温床,虾塘或稻田(9)周围放置溶氧量监测、增氧机自动开关、水质监控等设备;(6)虾塘的消毒处理:虾塘每季投放苗种前,需要放水清塘,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按每亩100-150kg计量,全池泼洒,稻田根据需要进行清田消毒,或不进行清田消毒;(7)水草选择:选用适合养殖小龙虾的水草为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包括伊乐藻、轮叶黑藻、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聚草、苦草中的一种或二至六种的任意组合,漂浮植物选用水葫芦、水花生和空心菜,沉水植物所占面积控制在40-60%,漂浮植物所占面积控制在20-30%;(8)选择配套水生物:虾塘或稻田中每亩投放白鲢寸苗300-500尾,花鲢寸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刘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