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5537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鱼类养殖池,鱼池底面中心设有至少1个栖息层结构,各栖息层结构相互叠加;栖息层结构包括斜撑,斜撑对水平的多孔隔板进行支撑,多孔隔板呈圆形,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多孔隔板设至少1个过鱼孔,便于鱼上下跨层运动;鱼池的中心竖直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与水平的布水管连通,每个栖息层结构与至少4个布水管相对应;鱼池池底结构为中间高,四周低,坡度约3-5度;鱼池壁底部有一圈下凹的鱼池集污槽,集污槽下方设有若干排污管;鱼池侧壁设有回水管,回水管与进水管之间通过循环水泵提供水循环动力,并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增氧、杀菌等净化水处理环节后,重新循环利用经过滤净化后的洁净进水,从而完成循环水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池,尤其涉及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属于鱼池

技术介绍
鱼池作为养鱼的生境,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水养殖中,其功能包括:及时去除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集污排污功能;及时将低溶解氧含量的水体排出或及时增氧;及时将高二氧化碳、高氨氮含量的水体排至相关水处理设备或及时去除;便于分级、捕捞、投喂等操作的功能。根据鱼类行为学,鱼类主要可分为游泳性鱼类与底栖性鱼类,前者喜流水,后者喜静水或低速流水。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主要是通过提高水体交换速率,提供充足氧气、良好水质情况并去除代谢产物,实现高密度、高效益、生态环保的养殖目标;由于底栖性鲆鲽鱼类或者鲟鱼类具有运动量小、低温环境生长迅速、市场前景好等天然优势,非常适于作为集约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的对象。现有底栖鱼类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中普遍采用圆形鱼池,底层栖息性鱼类一般静止地呆在养殖池底,常常在它们蜇伏的区域会出现数个水质恶化的水层,鱼类在此区域相互重叠蛰伏,导致池中心近池底区域出现溶氧浓度较低、氨氮较高的局部死水区。鱼类周围的氧浓度始终比排放出的水的氧浓度低,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浪费严重,循环换水量增大;而且与养殖鱼紧邻的水流静滞区较大,溶氧利用和及代谢能力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底栖鱼池,鱼类蛰伏生活区与排污区重合,残饵粪便的排污困难,鱼类生活环境污物多、溶解氧低;与养殖鱼紧邻的水流静滞区较大,溶氧和及代谢能力欠佳;鱼类周围的氧浓度始终比排放出的水的氧浓度低,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浪费严重,循环换水量增大。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鱼池呈圆形或正多边形,其底面自中心向周围具有向下的坡度;鱼池底面中心设有至少一个栖息层结构,各栖息层结构相互叠加;所述栖息层结构包括斜撑9,斜撑9对水平的多孔隔板3进行支撑,多孔隔板3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多孔隔板3设多个过鱼孔4,过鱼孔4的形状可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便于鱼的上下跨层游动和自由穿梭;鱼池的中心竖直设置进水管5,进水管5与水平的布水管6连通,每个栖息层结构与至少一个布水管6相对应;鱼池壁底部有一圈下凹的鱼池集污槽,集污槽下方设有若干排污管1;所述鱼池侧壁设有若干循环回水管2,所述循环回水管2的高度高于最上层的多孔隔板250—350mm并低于池壁7220—300mm;回水管2与进水管5之间采用循环动力,回水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脱除二氧化碳、增氧、杀菌后通过水泵循环供给进水管4。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将进水管5设置在鱼池的中心,高溶氧的新鲜水源首先接触鱼类密度很高的蛰伏生活区,并将鱼池的底面设置成自中心向周围具有向下的坡度,鱼类生活环境的污物逐渐减少,进一步提升了溶氧水平;与养殖鱼紧邻的水流静滞区最大程度的减少,溶氧和代谢能力强;鱼类周围的氧浓度大大高于排放出的水的氧浓度,水体中溶氧的利用效率高,循环换水量可以有所减小,节省水量和能源;通过分层延缓饵料进入池底时间,延长鱼类吃食时间,提高了饵料利用率,过鱼孔的设置有利于鱼栖息时进行上下穿梭,提高鱼的舒适度。进一步的,所述向下的坡度为3-5°。进一步的,通过排污管完成排出沉淀性残饵粪便,同时通过回水管2进入循环水处理流程,然后去除悬浮有机物、氨氮和二氧化碳,并进行增氧杀菌,重新进入进水管5完成水体循环工艺流程。回水水量约占鱼池进水总量的80-95%,排污水流约占进水总量的5-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集推流、增氧、排污等多种功能于鱼池设计中;2)充分利用鱼池水体的立体空间,改善鱼类生活微环境,提高养殖密度;3)可简便、高效、快速的收集和排出残饵粪便等颗粒有机物;4)与中心排污的鱼池相比,本专利技术装置将排污区和鱼类生活区分开,改善鱼类蛰伏生活环境;5)过鱼孔便于鱼上下自由运动,找到适宜的栖息环境;6)延长了饵料沉降时间,提高饵料利用率;7)水体利用率高、氧气利用充分、排污及时快速、冲洗方便。8)尤其适用于底栖性鱼类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也可用于其他相关养殖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图中,1.排污管,2.回水管,3.多孔隔板,4.过鱼孔,5.进水管,6.布水管,7.池壁,8.池底,9斜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鱼池的设计应将与养殖鱼体紧邻的水流静滞区降低至最小。在养殖游泳性鱼类的鱼池中,通过水体流动和鱼的游动相结合,在与鱼体紧邻的水流静滞区域形成良好流态,提供充足溶氧,并将氨氮、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及时扩散到鱼池水体中,出于这种思路,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参见图1-5,一种利用圆形或切角的中心进水、四角(六角或八角)排水,同时可进行推流、增氧、排污等水处理的底栖性鱼类养殖池。该装置主要应用于工厂化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底栖性鱼类养殖池,也可以用于其他养殖领域。本鱼池底部中央高、四周低,通过采用中央进水将携带大量溶解氧的新水注入,流过鱼类生活区,同时将残饵粪便冲积在鱼池四周,并通过底部四周的排污管1进行排污,最后在总排污管完成集污,实现底部排污清污的功能,最后进入物理过滤环节。同时在鱼池侧壁有回水管2,通过侧排水实现溶氧、氨氮等的主循环,最后进入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增氧等环节。通过鱼池分层,增大底栖鱼类的蛰伏区域,将水体上层空间充分利用,改进水体溶氧的均匀性,改善鱼类生活微环境,提高养殖密度,此外还通过分层延缓饵料进入池底时间,延长鱼类吃食时间,提高了饵料利用率。鱼池装置底部坡度范围以3-5°为佳,便于残饵、粪便等颗粒有机物的收集排放。进水管与上下两层布水管6连通,每层布水管数量与斜撑数量、排污管数量一致,布水管6数量取决于斜撑9的数量,斜撑9数量的选择参考鱼池大小和上层多孔隔板3的重量等决定,以4、6、8、12等为宜。多孔隔板3的材质选用宜轻、刚性佳、耐水流冲击、机械性能佳,孔型可采用方形孔、圆形孔、等多种形式,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并远小于鱼体。多孔隔板3的直径大小最佳为鱼池直径的2/4-3/4。多孔隔板3通过斜撑9支撑起来,斜撑9的支撑杆形式可减轻自身重量,并可以让鱼类在各个斜撑9分割区进行来回活动。多孔隔板3设多个过鱼孔4,过鱼孔4的形状可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便于鱼的上下跨层游动和自由穿梭。池壁底部有一圈凹下去的鱼池集污槽,通过若干个排污管1排出到总排污管。侧壁回水管2低于鱼池侧壁200~300mm为佳。本鱼池具有养殖密度高、养殖水体利用率高、氧气利用充分、排污及时快速、冲洗方便、饵料利用率高、经济性好、能耗低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鱼池呈圆形或正多边形,其底面自中心向周围具有向下的坡度;鱼池底面中心设有至少一个栖息层结构,各栖息层结构相互叠加;所述栖息层结构包括斜撑(9),斜撑(9)对水平的多孔隔板(3)进行支撑,多孔隔板(3)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多孔隔板(3)设多个过鱼孔(4),过鱼孔(4)的形状可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便于鱼的上下跨层游动和自由穿梭;鱼池的中心竖直设置进水管(5),进水管(5)与水平的布水管(6)连通,每个栖息层结构与至少一个布水管(6)相对应;鱼池壁底部有一圈下凹的鱼池集污槽,集污槽下方设有若干排污管(1);所述鱼池侧壁设有若干循环回水管(2),所述循环回水管(2)的高度高于最上层的多孔隔板250—350mm并低于池壁(7)220‑—300mm;回水管(2)与进水管(5)之间采用循环动力,回水经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脱除二氧化碳、增氧、杀菌后通过水泵循环供给进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高密度底栖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鱼池呈圆形或正多边形,其底面自中心向周围具有向下的坡度;鱼池底面中心设有至少一个栖息层结构,各栖息层结构相互叠加;所述栖息层结构包括斜撑(9),斜撑(9)对水平的多孔隔板(3)进行支撑,多孔隔板(3)孔径大于颗粒饲料的最大直径;多孔隔板(3)设多个过鱼孔(4),过鱼孔(4)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便于鱼的上下跨层游动和自由穿梭;鱼池的中心竖直设置进水管(5),进水管(5)与水平的布水管(6)连通,每个栖息层结构与至少一个布水管(6)相对应;鱼池壁底部有一圈下凹的鱼池集污槽,集污槽下方设有若干排污管(1);所述鱼池侧壁设有若干回水管(2),所述回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奔奔单建军张成林周游张海耿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