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26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田在开春挖好环形沟,施肥种植菹草、伊乐藻,培好水质;S2:3月份温度逐渐升高,对菹草、伊乐藻进行除杂草,3月中下旬放入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100~150只/斤,放养密度4000~6000尾小龙虾/亩;S3:养殖时间为20~25天,4月中旬捕捞小龙虾;S4:小龙虾捕完后,对稻田进行消毒、改底和解毒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大规格小龙虾产量可达300‑400斤/亩,比传统的1+1稻虾轮作产量高出一倍。比稻虾共生模式产量高,第一茬小龙虾4月份上市,可以卖出20~30元/斤的高价,低密度养殖,成活率高,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龙虾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稻田养虾一般以虾稻轮作和稻虾共生两种方式为主要模式,一般的稻虾轮作模式是1+1模式,即养一茬小龙虾,种一季水稻,这种模式操作简单,容易被农民接受,但小龙虾产量不高,一般水平在400kg/亩以内,因此效益不高。并且养殖龙虾的水质为黄绿色、嫩绿色最好,茶色、茶褐色为中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稻虾轮作模式产量低,而且水稻收获量不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田在开春挖好环形沟,施肥种植菹草、伊乐藻,培好水质;S2:3月份温度逐渐升高,对菹草、伊乐藻进行除杂草,3月中下旬放入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100~150只/斤,放养密度4000~6000尾小龙虾/亩;S3:养殖时间为20~25天,4月中旬捕捞小龙虾;S4:小龙虾捕完后,对稻田进行消毒、改底和解毒后,进行日光晒田,在4月底至5月初放养第二批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80~100只/斤,放养密度为4000~6000尾小龙虾/亩;S5:养殖期间进行消毒处理,每4~5天消毒一次,养殖时间为25-30天,6月份上、中旬无论大小龙虾均捕捞;S6:6月20号之后翻耕种植水稻。优选的,所述S1中,种植菹草和伊乐藻时,需在前30进行除杂草,并对稻田翻耕。优选的,所述S2中,在投放小龙虾苗时,对稻田进行消毒和调水。优选的,所述S3中,捕捞小龙虾质量为5钱以上,5钱以下作为留种。优选的,所述S4中,进行消毒和解毒采用漂白粉、生石灰粉、冰乙酸、茶麸、聚维酮碘、巴豆和火碱的其中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批小龙虾养殖,消毒、改底和调水要比第一批频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产量大:大规格小龙虾产量可达300~400斤/亩,比传统的1+1稻虾轮作产量高出一倍,比稻虾共生模式产量高。2、价格好:第一茬小龙虾4月份上市,可以卖出20~30元/斤的高价。3、风险低:低密度养殖(4000-6000尾小龙虾/亩),成活率高。同时错开每年5月份小龙虾发病死亡高峰期,也不用担心每年的洪水高峰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连续养殖造成的疾病多,难养殖的周期现象。4、效益高:亩产效益可达5000元甚至更高,效益显著。5、采用坡比、环形沟、取消十字沟,井字沟,龙虾生存环境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田在开春挖好环形沟,施肥种植菹草、伊乐藻,培好水质;S2:3月份温度逐渐升高,对菹草、伊乐藻进行除杂草,3月中下旬放入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100~150只/斤,放养密度4000~6000尾小龙虾/亩;S3:养殖时间为20~25天,4月中旬捕捞小龙虾;S4:小龙虾捕完后,对稻田进行消毒、改底和解毒后,进行日光晒田,在4月底至5月初放养第二批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80~100只/斤,放养密度为4000~6000尾小龙虾/亩;S5:养殖期间进行消毒处理,每4~5天消毒一次,养殖时间为25-30天,6月份上、中旬无论大小龙虾均捕捞;S6:6月20号之后翻耕种植水稻。选择六块大小相同,并且土质相似的稻田,将六块稻田分为两组,选择相同品种的龙虾,一组实行常见的1+1模式,另一组实行本专利技术的2+1模式,养殖期间记录龙虾养殖情况以及秋季统计经济收益获得表1数据如下:模式水质5钱以上/%龙虾收益斤/亩水稻产量kg/亩1+1模式茶褐色62.52204202+1模式黄绿色92.5350680通过数据比对,可知采用2+1模式不仅水质优良,而且龙虾的单体质量5钱以上比例高,而且产量大,并且水稻的产量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田在开春挖好环形沟,施肥种植菹草、伊乐藻,培好水质;S2:3月份温度逐渐升高,对菹草、伊乐藻进行除杂草,3月中下旬放入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100~150只/斤,放养密度4000~6000尾小龙虾/亩;S3:养殖时间为20~25天,4月中旬捕捞小龙虾;S4:小龙虾捕完后,对稻田进行消毒、改底和解毒后,进行日光晒田,在4月底至5月初放养第二批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80~100只/斤,放养密度为4000~6000尾小龙虾/亩;S5:养殖期间进行消毒处理,每4~5天消毒一次,养殖时间为25‑30天,6月份上、中旬无论大小龙虾均捕捞;S6:6月20号之后翻耕种植水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养虾轮作2+1模式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稻田在开春挖好环形沟,施肥种植菹草、伊乐藻,培好水质;S2:3月份温度逐渐升高,对菹草、伊乐藻进行除杂草,3月中下旬放入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100~150只/斤,放养密度4000~6000尾小龙虾/亩;S3:养殖时间为20~25天,4月中旬捕捞小龙虾;S4:小龙虾捕完后,对稻田进行消毒、改底和解毒后,进行日光晒田,在4月底至5月初放养第二批小龙虾苗,放养规格为80~100只/斤,放养密度为4000~6000尾小龙虾/亩;S5:养殖期间进行消毒处理,每4~5天消毒一次,养殖时间为25-30天,6月份上、中旬无论大小龙虾均捕捞;S6:6月20号之后翻耕种植水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明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