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3075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多孔碳、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作为原料,将原料混合后混合物经水浴加热、陈化、干燥,即制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其中四氧化三铁与多孔碳复合良好,均匀负载在多孔碳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厚度在1.5mm处吸波性能达‑43dB,有效吸波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波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电气设备或其他通信系统早已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电磁波辐射污染也日益突出,成为继四大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安全隐患。此外,电磁辐射也可能造成空间电波噪声,从而干扰局部区域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引发设备故障或生产事故。吸波材料是一类能吸收、衰减投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并可使电磁波因干涉而消失或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功能材料。因此,研究和开发吸波材料不仅对人类环境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改善工业生产的劳动防护等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四氧化三铁属立方晶体,反晶石结构,具有优良的磁学性能,使其在磁存储材料、微波吸收、特种涂料、催化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四氧化三铁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它不但具备了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等优点还同时结合了四氧化三铁的磁性特征,使得四氧化三铁对电磁波的吸附得以简单实现。多孔碳材料因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废水处理、有害气体的吸收、溶剂回收、食品提纯、气体的贮藏和分离等。多孔碳的内部丰富的孔道结构不仅可以使电磁波在其中经过多级界面反射,而且还可以与其他损耗机制的吸波材料复合以获得高吸波性能的复合材料。期待一种能够同时结合四氧化三铁和多孔碳吸附性能的高吸波性能的复合吸波材料。该材料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单一组分吸波材料吸收电磁波性能差的问题,或者采用的吸波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陷。同时,该吸波材料生产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能够满足生活、工业、军事对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不但具有质量轻、吸收强、频带宽等特点,而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多孔碳加入到硝酸溶液中反应后干燥;b.将三价铁盐、二价铁盐、氨水与还原剂混合制备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c.将步骤a得到的多孔碳与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混合后经水浴加热、陈化、干燥后即制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中的多孔碳与硝酸溶液的用量比为每10~30mL硝酸溶液中加入多孔碳1g。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a中反应条件为:温度40~60℃,时间1~3h。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三价铁盐为三价铁的氯化物、三价铁的硝酸盐、三价铁的硫酸盐、三价铁的草酸盐或三价铁的醋酸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二价铁的氯化物、二价铁的硝酸盐、二价铁的硫酸盐、二价铁的草酸盐或二价铁的醋酸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三价铁盐与二价铁盐按质量比为(1~4):1的量加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还原剂为水合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b中多孔碳与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的用量比为每80~120mL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中加入多孔碳1g。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c中水浴加热条件为:温度60~100℃,时间1~6h;陈化时间为12~24h。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c中干燥方法为真空干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当复合材料厚度为1.5mm时,有效吸收频带(<-10dB,-10dB相当于吸收90%的电磁波)带宽可达4.8GHz,厚度在1.5mm处能达到最强吸收-43dB。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并且制备方法高效,可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XRD图;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SEM图;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TEM图;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将1g多孔碳加到20mL质量分数为20%硝酸溶液中并在50℃下反应2h后干燥;将FeCl3和FeSO4按质量比为3:1的量与氨水和还原剂混合配制成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将处理后的多孔碳与100mL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混合然后在80℃下水浴加热3h,然后陈化12h。将陈化后产物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的XRD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无其他杂质相存在。图2和图3分别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的SEM和T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孔径分布均匀,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多孔碳表面。将实施例1中的粉末产物与固体石蜡在80℃下混合均匀,在专用模具中压制成内径3.04mm,外径7.0mm,厚度在1~4mm的同轴试样,通过矢量网络分析(Agilent,N5244A)测试其吸波性能,测试频率为2~18GHz。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图。当复合吸波材料厚度为1.5mm时,有效吸波频率(<-10dB,-10dB相当于吸收90%的电磁波)可达4.8GHz,此时能达到最强吸波性能-43dB。实施例2将1g多孔碳加到30mL质量分数为20%硝酸溶液中并在50℃下反应2h后干燥;将FeCl3和FeSO4按质量比为4:1的量与氨水和还原剂混合配制成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将处理后的多孔碳与100mL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混合然后在80℃下水浴加热3h,然后陈化12h。将陈化后产物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实施例3将1g多孔碳加到10mL质量分数为20%硝酸溶液中并在50℃下反应2h后干燥;将FeCl3和FeSO4按质量比为3:1的量与氨水和还原剂混合配制成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将处理后的多孔碳与100mL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混合然后在60℃下水浴加热3h,然后陈化14h。将陈化后产物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实施例4将1g多孔碳加到30mL质量分数为20%硝酸溶液中并在50℃下反应2h后干燥;将FeCl3和FeSO4按质量比为2:1的量与氨水和还原剂混合配制成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将处理后的多孔碳与100mL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混合然后在80℃下水浴加热1h,然后陈化16h。将陈化后产物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多孔碳加入到硝酸溶液中反应后干燥;b.将三价铁盐、二价铁盐、氨水与还原剂混合制备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c.将步骤a得到的多孔碳与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混合后经水浴加热、陈化、干燥后即制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多孔碳加入到硝酸溶液中反应后干燥;b.将三价铁盐、二价铁盐、氨水与还原剂混合制备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c.将步骤a得到的多孔碳与四氧化三铁前驱体溶液混合后经水浴加热、陈化、干燥后即制得四氧化三铁-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多孔碳与所述硝酸溶液的用量比为每10~30mL硝酸溶液中加入多孔碳1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反应条件为:温度40~60℃,时间1~3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三价铁盐为三价铁的氟化物、三价铁的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红李振铎陈冬李汉辰杨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碳极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