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255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包括新能源自发电模块,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第一汇流箱、第二汇流箱、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电池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新能源自发电模块、电池组控制模块和备用发电模块,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三者结合起来,不但缓解了新能源的间歇性问题,保证了充电终端时时刻刻都有电力,而且也节省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运转费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储能充电系统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动汽车和电动车越来越普及。由于目前受电池电量的影响,续航里程受到限制,难以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目前,主要是采用移动式电站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传统的移动式充电站的电力来源是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但燃气轮机的燃油消耗量大,在经常使用情况下,运转费用很高。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式充电站的电力来源更改为太阳能发电或风力发电,但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均具体一定的间歇性,而且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很难保证每时每刻都能给充电终端供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包括新能源自发电模块,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第一汇流箱、第二汇流箱、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电池组控制模块,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包括DSP控制器、QF1、QF2、QF3、QF4、QF5、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所述DSP控制器内安装有电压检测芯片,所述电压检测芯片通过导线分别电性串联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DSP控制器分别通过QF1和QF2电性串联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且QF1和QF2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第一蓄电池组件通过QF4电性串联充电终端,所述第二蓄电池组件通过QF5电性串联充电终端,且QF4和QF5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QF2和QF3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QF3通过导线电性串联AC/DC,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充电终端和备用发电模块电性串联,所述充电终端包括DC/AC、第三DC/DC、交流充电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所述备用发电模块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组、QF6和AC/DC,且QF1、QF2、QF3、QF4、QF5和QF6均为断路器。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第一汇流箱,所述第一汇流箱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第一DC/DC,所述第一DC/DC通过导线与第二DC/DC电性并联,所述第二DC/DC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第二汇流箱,所述第二汇流箱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串联。优选的,所述交流充电接口通过导线与DC/AC电性串联,所述DC/AC与第三DC/DC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DC/AC和第三DC/DC通过导线均分别电性串联QF4和QF5,所述第三DC/DC与直流充电接口通过导线电性串联。优选的,所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通过导线电性串联QF6,所述QF6通过导线与AC/DC电性串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通过设置新能源自发电模块、电池组控制模块和备用发电模块,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三者结合起来,不但缓解了新能源的间歇性问题,保证了充电终端时时刻刻都有电力,而且也节省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运转费用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连接原理图;图中:1新能源自发电模块、2电池组控制模块、3备用发电模块、4充电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包括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第一汇流箱、第二汇流箱、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风力发电机的型号为F-300的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第一汇流箱,所述第一汇流箱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第一DC/DC,所述第一DC/DC通过导线与第二DC/DC电性并联,所述第一DC/DC和第二DC/DC的型号均为XW-60-12-120W的转换器,所述第二DC/DC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第二汇流箱,所述第二汇流箱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串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型号为HN10-18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电池组控制模块2,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2包括DSP控制器、QF1、QF2、QF3、QF4、QF5、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所述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的型号均为A412/32G6的蓄电池组件,所述DSP控制器的型号为dsPIC30F6015-30I/PT的DSP控制器,所述DSP控制器内安装有电压检测芯片,所述电压检测芯片的型号为ME2808A33M3G的电压检测芯片,所述电压检测芯片通过导线分别电性串联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DSP控制器分别通过QF1和QF2电性串联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且QF1和QF2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第一蓄电池组件通过QF4电性串联充电终端4,所述第二蓄电池组件通过QF5电性串联充电终端4,且QF4和QF5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QF2和QF3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2分别通过导线与充电终端4和备用发电模块3电性串联,所述充电终端4包括DC/AC、第三DC/DC、交流充电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所述交流充电接口通过导线与DC/AC电性串联,所述DC/AC的信号为JN-C150W的转换器,所述DC/AC与第三DC/DC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DC/AC和第三DC/DC通过导线均分别电性串联QF4和QF5,所述第三DC/DC与直流充电接口通过导线电性串联,所述第三DC/DC的型号为THJ4812DY360B的转换器,所述备用发电模块3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组、QF6和AC/DC,且QF1、QF2、QF3、QF4、QF5和QF6均为断路器,所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型号为SATURN-20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通过燃烧天然气进行发电,所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通过导线电性串联QF6,所述QF6通过导线与AC/DC电性串联,且QF3通过导线电性串联AC/DC,所述AC/DC的型号为HG-150-12的转换器,在使用时,QF1和QF2均闭合,QF6和QF3均断开,主要依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的,并对应的分别通过第一汇流箱和第二汇流箱输出,再分别经过第一DC/DC和第二DC/DC将电压波动的新能源发电转换为电压稳定的输出,使电能分别存储在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内,当需要给充电终端4进行供电时,QF4或QF5闭合,使第一蓄电池组件或第二蓄电池组件给充电终端4提供电能,但由于光伏和风力发电均具体一定的间歇性,而且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若通过DSP控制器监测到第一DC/DC和第二DC/DC传来的电压波动极小时,QF2和QF1均断开,QF6和QF3均闭合,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通过燃烧天然气发电,并将电能存储在第二蓄电池组件内,使第二蓄电池组件单独为充电终端4供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能源的间歇性问题,保证了充电终端4时时刻刻都有电力,若通过DSP控制器监测到第一DC/DC和第二DC/DC传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包括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第一汇流箱、第二汇流箱、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电池组控制模块(2),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2)包括DSP控制器、QF1、QF2、QF3、QF4、QF5、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所述DSP控制器内安装有电压检测芯片,所述电压检测芯片通过导线分别电性串联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DSP控制器分别通过QF1和QF2电性串联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且QF1和QF2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第一蓄电池组件通过QF4电性串联充电终端(4),所述第二蓄电池组件通过QF5电性串联充电终端(4),且QF4和QF5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QF2和QF3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QF3通过导线电性串联AC/DC,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2)分别通过导线与充电终端(4)和备用发电模块(3)电性串联,所述充电终端(4)包括DC/AC、第三DC/DC、交流充电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所述备用发电模块(3)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组、QF6和AC/DC,且QF1、QF2、QF3、QF4、QF5和QF6均为断路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包括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第一汇流箱、第二汇流箱、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新能源自发电模块(1)通过导线电性串联电池组控制模块(2),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2)包括DSP控制器、QF1、QF2、QF3、QF4、QF5、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所述DSP控制器内安装有电压检测芯片,所述电压检测芯片通过导线分别电性串联第一DC/DC和第二DC/DC,所述DSP控制器分别通过QF1和QF2电性串联第一蓄电池组件和第二蓄电池组件,且QF1和QF2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第一蓄电池组件通过QF4电性串联充电终端(4),所述第二蓄电池组件通过QF5电性串联充电终端(4),且QF4和QF5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QF2和QF3通过导线电性并联,所述QF3通过导线电性串联AC/DC,所述电池组控制模块(2)分别通过导线与充电终端(4)和备用发电模块(3)电性串联,所述充电终端(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劲鹏李进李勇夏猛猛朱辉段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泓威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