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54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外壳、充电枪和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所述外壳正面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外壳内安装了电缆、充电单元、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枪与充电单元通过电缆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充电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输入的充电电池需求电流,控制所述充电单元输出相应的电流,所述储能电池模块通过充电接口充电,还包括充放电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充电,使用了清洁能源,操作简单,为电动汽车充电带来了方便。

A Movable Charging Pile with Energy Storage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rtable charging pile with energy storage battery,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charging gun and a display with a man-machine interaction interface. The front fac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interface. Cables, charging units, controllers and energy storage battery modules are installed in the shell. The charging gu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unit through a cable, and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unit.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a display with a man-machine interface. The controller is used to receive the charging battery demand current input from the display with a 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control the output of the charging unit to output the corresponding current. The energy storage battery module is charged through the charging interface, and also includes a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ler and a solar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convenient mobile charging, clean energy use,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电动汽车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大量的电动汽车的出现,为了满足其充电需求,充电桩也随着产生,目前的充电桩都是定点定充,通常是电动汽车找桩,而且这些充电桩不便于携带,然而电动车在电力耗尽的情况下,又找不到充电桩,传统办法就是拖车拖走,耗时耗钱,而且这些充电桩使用的是传统的电能,增加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外壳、充电枪和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所述外壳正面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外壳内安装了电缆、充电单元、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枪与充电单元通过电缆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充电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输入的充电电池需求电流,控制所述充电单元输出相应的电流,所述储能电池模块通过充电接口充电,还包括充放电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隔板,其将外壳内部分隔为控制腔和放置腔,所述电缆、充电单元、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模块安装在控制腔内,所述储能电池模块输入端通过导线伸出外壳正面且安装了一插接在充电接口上的接口;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安装在控制腔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外壳顶面,其电连接充放电控制器输入端,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充电单元;在所述外壳顶面设有一显示器容置腔,在所述显示器容置腔内轴装了一显示器框,在所述显示器框内安装了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充电单元;所述放置腔内安装了一充电枪安装座,所述充电枪安装座上放置了充电枪,在所述放置腔上方设有两伸出外壳的插管,在插管伸出端设有通孔,在插管内插入了推把部件;所述推把部件包括两推管和设在两推管之间的把杆;所述两推管上设有多个调节孔,其插入在插管内且通过安装两头螺柱调节安装,在两头螺柱上安装了螺母固定。优选地,所述外壳底面四个端角均安装了轮体。优选地,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的型号为MCV10_Li,其为蓄电池充电优选地,所述显示器框设有轴体,轴体两端分别伸出外壳且轴体设有螺纹,在螺纹上安装了固定螺母。优选地,所述控制腔和放置腔上均铰接了腔门,所述腔门上设有两插孔,所述控制腔和放置腔上均设有插入两插孔的两插柱,使得腔门能合起在控制腔和放置腔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1、通过在外壳内部设有的控制腔和放置腔,使得该充电桩充电结构合理,并且使用了太阳能为能源对内部充电单元充电,减少了能源浪费;2、安装在外壳上的显示屏,易于轴接安装在显示器容置腔内,可轴接竖起显示,十分方便又不占有空间;3、在控制腔和放置腔上铰接的腔门,方便合在腔体上或打开,以便于维护内部元件;4、外壳一侧安装的推把部件,便于调节长度,以便于推动该充电桩;5、该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内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便于移动充电,使用了清洁能源,操作简单,为电动汽车充电带来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电连接示意图。图中:外壳1,轮体11,显示器容置腔12,显示器框13,轴体131,固定螺母132.隔板14,控制腔2,充电接口21,电缆22,充电单元23,控制器24,储能电池模块25,接口26,充电枪27,显示器28,充放电控制器29,太阳能电池板30,放置腔4,腔门41,插孔42,插柱43,充电枪安装座44,插管5,通孔51,推把部件6,推管61,调节孔62,两头螺柱63,螺母64,把杆6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外壳1、充电枪27和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28,其为触摸显示屏,其采用的型号为PWS6600S-S,所述外壳1正面设有充电接口23,所述外壳1内安装了电缆22、充电单元23、控制器24和储能电池模块25,所述充电枪27与充电单元23通过电缆22相连接,充电单元可采用充电蓄能电池,所述控制器24与充电单元23相连接,控制器型号可采用LY100C,所述控制器24与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2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24用于接收来自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28输入的充电电池需求电流,控制所述充电单元23输出相应的电流,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5通过充电接口21充电,其为储能蓄电池,以便于存储电能备用,还包括充放电控制器29和太阳能电池板30;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一隔板14,其将外壳1内部分隔为控制腔2和放置腔4,控制腔设在放置腔的左侧,所述电缆22、充电单元23、控制器24和储能电池模块23安装在控制腔2内,所述储能电池模块23输入端通过导线伸出外壳正面且安装了一插接在充电接口21上的接口26;其均可采用USB接口,当储能电池的接口插入在充电接口内时,充电单元为储能电池充电。所述充放电控制器29安装在控制腔2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0安装在外壳1顶面,太阳能电池板为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其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用于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太阳能电池板30电连接充放电控制器输入端29,控制太阳能电池方阵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端29电连接充电单元25;在所述外壳1顶面设有一显示器容置腔12,在所述显示器容置腔12内轴装了一显示器框13,其具体的结构为,显示器框上安装了轴体,轴体分别伸出外壳两端且轴体上设有螺纹,螺纹上安装了螺母,其旋紧时用于固定显示框角度,当其旋松时,便于转动显示框,在所述显示器框13内安装了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28,使得当显示器不使用时,其通过轴装的显示器框能够转动至显示器容置腔内部,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28通过导线电连接控制器24输入端,所述控制器24输入端电连接充电单元23;所述放置腔4内安装了一充电枪安装座44,所述充电枪安装座44上放置了充电枪27,通过充电枪能为汽车充电,在所述放置腔4上方设有两伸出外壳的插管5,在插管5伸出端设有通孔51,在插管5内插入了推把部件6;便于推动该充电桩。所述推把部件6包括:两推管61和设在两推管61之间的把杆65;方便推动。所述两推管61上设有多个调节孔62,其插入在插管5内且通过安装两头螺柱63调节安装,在两头螺柱63上安装了螺母64固定。在推把部件需要使用时,伸出至外部,当推把部件不需要使用时可伸缩在推管内,不占空间。所述外壳1底面四个端角均安装了轮体11,便于推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29的型号为MCV10_Li,其为蓄电池充电。所述显示器框设有轴体131,轴体131两端分别伸出外壳且轴体131设有螺纹,在螺纹上安装了固定螺母132。使得显示器框安装角度固定。所述控制腔2和放置腔4上均铰接了腔门41,所述腔门41上设有两插孔42,所述控制腔2和放置腔4上均设有插入两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外壳、充电枪和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所述外壳正面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外壳内安装了电缆、充电单元、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枪与充电单元通过电缆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充电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输入的充电电池需求电流,控制所述充电单元输出相应的电流,所述储能电池模块通过充电接口充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电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隔板,其将外壳内部分隔为控制腔和放置腔,所述电缆、充电单元、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模块安装在控制腔内,所述储能电池模块输入端通过导线伸出外壳正面且安装了一插接在充电接口上的接口;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安装在控制腔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外壳顶面,其电连接充放电控制器输入端,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充电单元;在所述外壳顶面设有一显示器容置腔,在所述显示器容置腔内轴装了一显示器框,在所述显示器框内安装了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充电单元;所述放置腔内安装了一充电枪安装座,所述充电枪安装座上放置了充电枪,在所述放置腔上方设有两伸出外壳的插管,在插管伸出端设有通孔,在插管内插入了推把部件;所述推把部件包括两推管和设在两推管之间的把杆;所述两推管上设有多个调节孔,其插入在插管内且通过安装两头螺柱调节安装,在两头螺柱上安装了螺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储能电池的可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外壳、充电枪和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所述外壳正面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外壳内安装了电缆、充电单元、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模块,所述充电枪与充电单元通过电缆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充电单元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输入的充电电池需求电流,控制所述充电单元输出相应的电流,所述储能电池模块通过充电接口充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电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一隔板,其将外壳内部分隔为控制腔和放置腔,所述电缆、充电单元、控制器和储能电池模块安装在控制腔内,所述储能电池模块输入端通过导线伸出外壳正面且安装了一插接在充电接口上的接口;所述充放电控制器安装在控制腔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外壳顶面,其电连接充放电控制器输入端,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充电单元;在所述外壳顶面设有一显示器容置腔,在所述显示器容置腔内轴装了一显示器框,在所述显示器框内安装了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器通过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劲鹏李进李勇夏猛猛朱辉段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泓威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