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46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依次套装的壳体、外导体、套筒、弹性卡箍、绝缘子、内导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绝缘子之间的第三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内导体和所述绝缘子之间的第四密封装置;所述外导体包括碟台,以及置于所述碟台两端凸出设置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均背离所述碟台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对接端容纳有所述套筒、弹性卡箍、绝缘子、内导体;所述第二对接端垂直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开设有供同轴线线芯穿过的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通信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
技术介绍
汽车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汽车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其主要是由四大基本结构组件组成,分别是:接触件,外壳(视品种而定),绝缘体,附件。在行业内通常又称做护套、接插件、塑壳。其中通常有两产部分组成:塑料外壳各铜端子。然而,现有的传输主流是模拟信号方式,且频率较低(1~2G),传输保真度/速度较差。尤其是,传统的汽车导航线路由于连接器结构的缺陷,导致采用的接插件过多,会增加车身线束重量,增加线束的使用成本。再者,现有连接器不具有防水功能。由此可知,传统的连接器设备在其应用领域受到较大的限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包括依次套装的壳体、外导体、套筒、弹性卡箍、绝缘子、内导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绝缘子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装的壳体、外导体、套筒、弹性卡箍、绝缘子、内导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绝缘子之间的第三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内导体和所述绝缘子之间的第四密封装置;所述外导体包括碟台,以及置于所述碟台两端凸出设置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均背离所述碟台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对接端容纳有所述套筒、弹性卡箍、绝缘子、内导体;所述第二对接端垂直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开设有供同轴线线芯穿过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装的壳体、外导体、套筒、弹性卡箍、绝缘子、内导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导体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绝缘子之间的第三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内导体和所述绝缘子之间的第四密封装置;所述外导体包括碟台,以及置于所述碟台两端凸出设置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均背离所述碟台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对接端容纳有所述套筒、弹性卡箍、绝缘子、内导体;所述第二对接端垂直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开设有供同轴线线芯穿过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嵌套设置的外套和置于所述外套中的内套;所述弹性卡箍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军曾小龙孙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