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09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以及研磨盘,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承载座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之间放置有两个并排的夹持板,两个夹持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穿过固定块表面开设的导向滑槽并与挡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柱。该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红外线收发器、夹持板和导向柱,可以利用红外线收发器直接对适配器本体的端面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无需将适配器本体取下和重新夹持,只需对研磨盘进行升降即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量最多的光无源器件,大多数的光纤连接器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两个光纤接头和一个耦合器。两个光纤接头装进两根光纤尾端;耦合器起对准套管的作用。另外,耦合器多配有金属或非金属法兰,以便于连接器的安装固定。在连接器制造过程中需要研磨与抛光法来使光纤连接器端面具有符合特定要求的宏观与微观几何表面,从而实现降低光损耗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实现最佳耦合。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研磨和抛光后的光纤连接器端面需要进行参数检测,现有技术进行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测时,需要将被检测的光纤连接器从研磨盘上取下,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不合格,则还需要再次夹持研磨抛光,而后再次取下检测,操作过于繁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光纤适配器端面检测繁琐,浪费时间,降低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以及研磨盘,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研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座(3),承载座(3)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块(4),且两个固定块(4)之间放置有两个并排的夹持板(5),两个夹持板(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穿过固定块(4)表面开设的导向滑槽(6)并与挡块(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柱(8),导向柱(8)的顶端贯穿安装板(9)并与位于安装板(9)上方的挡板(10)固定连接,且导向柱(8)的表面套接有弹簧(11),且弹簧(11)的底端与固定块(4)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安装有气缸(12),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适配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研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座(3),承载座(3)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块(4),且两个固定块(4)之间放置有两个并排的夹持板(5),两个夹持板(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穿过固定块(4)表面开设的导向滑槽(6)并与挡块(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上表面的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柱(8),导向柱(8)的顶端贯穿安装板(9)并与位于安装板(9)上方的挡板(10)固定连接,且导向柱(8)的表面套接有弹簧(11),且弹簧(11)的底端与固定块(4)的上表面焊接,所述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安装有气缸(12),且气缸(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安装板(9)上表面的中心,所述安装板(9)的下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13),且研磨盘(2)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两个所述夹持板(5)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多个相同的半圆槽(14),且两个夹持板(5)的背离面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5),且承载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液压缸(16),且液压缸(16)的顶端放置有红外线收发器(17),所述承载座(3)的上表面放置有适配器本体(18),且适配器本体(18)是端面插入至两个半圆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伟何涛田云王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奥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