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摩擦泵气损失分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202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摩擦泵气损失分解测试方法,即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在其冷却液的温度和压力、机油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实际运行环境条件下的发动机运动部件的机械摩擦平均有效压力MMEP、泵气平均有效压力PMEP、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摩擦力矩Tf、摩擦功耗Pf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保障发动机在试验台上进行测试时,能够处于发动机在正常运行时的机油温度和压力值、冷却液温度和压力值、发动机的转速值,以此保障所进行的测试测量为发动机正常运行的摩擦状况;该测试方法以适当的流程保障正确的分解顺序并测试得各个运动系统、部件的摩擦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摩擦泵气损失分解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系统开发、测试、检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摩擦泵气损失分解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节约车辆能耗,我们不但要提高其动力系统生成的指示功率,还要尽可能的降低摩擦、泵气等消耗的功耗,从而,越来越关注车辆上运动部件的摩擦损失、泵气损失情况,尤其是往复式发动机,其运动零部件多,各个运动副所产生的摩擦损失往往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在发动机真实运行环境下,各个运动部件的摩擦损失又很难准确测量,这为我们研究开发高性能发动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有效效率带来困难。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了一种多功能摩擦实验台,该实验台通过显微镜、CCD图像传感器、力传感器采集信息,经计算机处理,用于研究摩擦表面的接触情况;兰州理工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介绍了一种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通过曲柄、连杆、试件等组成往复式运动机构,并通过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组成测量系统,测试试件的磨损状况;重庆大学介绍了一种多功能传动摩擦试验台,该试验台,通过检测在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圆盘类、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摩擦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摩擦泵气损失分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发动机到测试台架上,调整不同的冷却液温度、压力与机油的温度、压力进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压力下的数据;(2)测试整机摩擦损失:正常运行发动机,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1,计算整机倒拖功Pf1,计算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1;(3)测试发动机附件摩擦损失:拆除发动机附件驱动皮带,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整机倒拖力矩Tf2,计算整机倒拖功Pf2、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2;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的整机;计算发动机附件摩擦;(4)测试发动机进气泵气损失:拆除发动机从空滤到进气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摩擦泵气损失分解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发动机到测试台架上,调整不同的冷却液温度、压力与机油的温度、压力进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压力下的数据;(2)测试整机摩擦损失:正常运行发动机,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1,计算整机倒拖功Pf1,计算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1;(3)测试发动机附件摩擦损失:拆除发动机附件驱动皮带,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整机倒拖力矩Tf2,计算整机倒拖功Pf2、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2;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的整机;计算发动机附件摩擦;(4)测试发动机进气泵气损失:拆除发动机从空滤到进气歧管的所有进气系统,运行发动机;拖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3,计算整机倒拖功Pf3、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3;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进气系统的整机;计算发动机进气泵气损失;(5)测试发动机排气泵气损失:拆除发动机从排气歧管到尾管的所有排气系统,装回发动机所有进气系统,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4,计算整机倒拖功Pf4、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4;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排气系统的整机;计算发动机排气泵气损失;(6)测试发动机进、排气泵气损失:拆除发动机从排气歧管到尾管的所有排气系统,拆除发动机从空滤到进气歧管的所有进气系统,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裸机总成倒拖力矩Tf5,计算整机倒拖功Pf5、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5;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进气系统、不带排气系统;计算计算发动机进、排气泵气损失;(7)测试发动机高压泵摩擦损失:在以上拆除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基础上,拆除发动机高压泵,堵塞好相应的油路,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6,计算整机倒拖功Pf6、整机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6;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进排气系统、不带高压泵的整机;计算发动机高压泵摩擦;(8)测试发动机真空泵摩擦损失:在以上拆除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高压泵基础上,拆除发动机真空泵,堵塞好相应的油路,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7,计算相应倒拖功Pf7与计算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7;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进排气系统、不带高压泵、不带真空泵;计算发动机真空泵摩擦;(9)测试发动机泵气损失:在以上拆除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高压泵、真空泵基础上,拆除发动机气门摇臂,堵塞、联通好相应的油路,装好缸盖罩,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8,计算相应倒拖功Pf8与计算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8;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进排气系统、不带高压泵、不带真空泵、无气门摩擦、无泵气损失;计算发动机气门摇臂摩擦及泵气损失;(10)测试发动机正时机构机械摩擦:在以上拆除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高压泵、真空泵、气门摇臂基础上,拆除发动机正时链带,装好正时链带罩、缸盖罩,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9,计算相应倒拖功Pf9与计算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9;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进排气系统、不带高压泵、不带真空泵、无正时系统摩擦、无泵气损失;计算发动机正时机构的摩擦;(11)测试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械摩擦:在以上拆除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高压泵、真空泵、正时系统完成相应测试的基础上,继续拆除发动机活塞连杆,堵上曲轴上的与连杆接触运动副上的机油孔,装好曲轴、油底壳、缸盖、缸盖罩,运行发动机;通过倒拖发动机的方式测试发动机各个转速点的整机倒拖力矩Tf10,计算相应倒拖功Pf10与计算摩擦平均有效压力FMEP10;其中整机为不带附件、不带进排气系统、不带高压泵、不带真空泵、无泵气损失、无正时系统摩擦、无活塞连杆摩擦;计算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摩擦;(12)测试发动机机油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镒隆刘双喜高继东张立庆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