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以及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89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以及微通道换热器,涉及空调器领域,所述扁管包括分体成型的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和/或所述第二壁板具有向所述冷媒流通腔内突出的凸起部,以形成多个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媒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以及微通道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以及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风冷换热器主要有铜管铝翅片换热器和全铝微通道换热器两种。近年来,随着铜价的不断攀升,铜管铝翅片换热器正遭受更多同类产品的挑战,而全铝微通道换热器以其价格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青睐,正逐步从汽车空调领域扩展到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领域。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多孔扁管多采用熔融挤压工艺,铝锭需二次熔融,能源消耗大,成本高昂,并且技术门槛高。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扁管挤出成型工艺,使得扁管结构仅为直线状,对于非直排换热器结构,需通过折弯换热器芯体来实现,容易造成扁管孔挤压堵塞、开裂等问题。在申请号为“201611225638.0”的对比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异形扁管,该种扁管采用一片铝板进行多次折弯形成。这种工艺虽然解决了挤压成型能源消耗大、成本高昂、技术门槛高等问题,但是在进行折弯加工过程中,存在扁管微通道易堵塞、折弯位置易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为了达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包括分体成型的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和所述第二壁板连接形成冷媒流通腔,所述第一壁板和/或所述第二壁板具有向所述冷媒流通腔内突出的凸起部,以在所述冷媒流通腔中形成多个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媒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包括分体成型的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和所述第二壁板连接形成冷媒流通腔,所述第一壁板和/或所述第二壁板具有向所述冷媒流通腔内突出的凸起部,以在所述冷媒流通腔中形成多个沿所述扁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冷媒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由所述第一壁板向所述第二壁板突出,所述第二凸起部由所述第二壁板向所述第一壁板突出,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相互抵靠并连接;或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由所述第一壁板向所述第二壁板突出,所述第二凸起部由所述第二壁板向所述第一壁板突出,所述第一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二壁板,所述第二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一壁板,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板向所述冷媒流通腔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壁板向所述冷媒流通腔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为0.3mm~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由所述第一壁板向所述第二壁板突出,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二壁板;或所述凸起部由所述第二壁板向所述第一壁板突出,所述凸起部连接所述第一壁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由所述第一壁板向所述冷媒流通腔内凹陷形成;或所述凸起部由所述第二壁板向所述冷媒流通腔内凹陷形成,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0.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