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专利>正文

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887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进气口、管体、出气口、进水口,进气口与出气口安装在管体上,进水口设于进气口一端的侧边,在管体的右侧机械连接有管束与活动盖,在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旁路隔绝系统,该旁路隔绝系统主要由螺旋组件、伸缩体、主动驱口三部分组成,螺旋组件与两侧活动盖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螺旋组件与活动盖相配合,在活动盖打开中同步带动啮合盘取出,从而将啮合盘螺纹配合的螺旋端将连接杆拉出,由于连接杆直接与压缩体对接,进一步的改变气压口中的压强,当气压口中的压强变小时,随着气压口的扩张度变小,打开垫板与管束之间的间隙,保证管束能够在无摩擦下完整的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的,是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换热设备,其中换热器包括有冷却器、蒸发器等设备,而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壳体内部布满了冷却管管束,但是通常情况管束不能完全布满整个管体内部,在管束的边缘和分程部位会形成少部分空间,也就是旁路,当壳程流体流经旁路时可能发生短路现象,这将不利于冷却器的传热,因此,为防止该现象出现,现有技术在这些区域设置挡板或者假管来占据部分位置,但是挡板或者假管大部分都采用焊接堵死在这些部分位置,将避免不了挡板或者假管与管束直接接触,这样子,将管束从管体内抽出时,最边缘处的管束必然与挡板或者假管相互摩擦,反复如此,管束的管壁磨损后变薄,不利于冷却器中放热的进行,导致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进气口、管体、出气口、进水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安装在管体上,所述进水口设于进气口一端的侧边,在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进气口(1)、管体(2)、出气口(3)、进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与出气口(3)安装在管体(2)上,所述进水口(4)设于进气口(1)一端的侧边,在管体(2)的右侧机械连接有管束(21)与活动盖(22),在管体(2)的内部设置有旁路隔绝系统,该旁路隔绝系统主要由螺旋组件(a)、伸缩体(b)、主动驱口(c)三部分组成,所述螺旋组件(a)与两侧所述活动盖(22)相配合,所述伸缩体(b)设于主动驱口(c)的左右端,所述螺旋组件(a)包括啮合盘(a1)、螺旋端(a2)、连接杆(a3),所述啮合盘(a1)的中间开设有螺纹配合于螺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进气口(1)、管体(2)、出气口(3)、进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与出气口(3)安装在管体(2)上,所述进水口(4)设于进气口(1)一端的侧边,在管体(2)的右侧机械连接有管束(21)与活动盖(22),在管体(2)的内部设置有旁路隔绝系统,该旁路隔绝系统主要由螺旋组件(a)、伸缩体(b)、主动驱口(c)三部分组成,所述螺旋组件(a)与两侧所述活动盖(22)相配合,所述伸缩体(b)设于主动驱口(c)的左右端,所述螺旋组件(a)包括啮合盘(a1)、螺旋端(a2)、连接杆(a3),所述啮合盘(a1)的中间开设有螺纹配合于螺旋端(a2)的螺纹凹槽,所述连接杆(a3)与螺旋端(a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伸缩体(b)设置有密封圈(b1)、拉簧(b2)、垫板(b3),所述连接杆(a3)与垫板(b3)之间安设有拉簧(b2),在拉簧(b2)与连接杆(a3)的接触部位密封有密封圈(b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旁路隔绝贴合力度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a3)通过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