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及加热器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7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及加热器具组件,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温件,具有感温模块;支架,感温模块位于支架上,且支架位于感温模块侧方的部位与感温模块的侧表面之间间隔以形成位于感温模块周围的第一隔热空腔;感温帽,盖装于支架并封盖第一隔热空腔,且感温帽与感温模块接触并将感温模块封挡限位在支架上。本方案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可实现感温件、感温帽及支架三者组装固定,同时在感温模块周围形成有第一隔热空腔,该第一隔热空腔中可形成隔热性良好的空气层,相比于现有利用固体胶将感温模块与支架及感温帽固定的结构而言,测温更准确灵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传感器及加热器具组件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及一种加热器具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炉等加热器具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对锅具测温,以提高加热器具温控反馈精度及灵敏性,具体地,温度传感器具有感温模块,该感温模块位于感温帽内侧,使感温帽与待测温物体接触后将热量向内传递给感温帽内部的感温模块,但现有的温度传感器中,感温模块周围填充有固体胶以使其与感温帽及支架连接,该结构中感温模块的感温工作所受干扰程度大,导致感温不准确,感温灵敏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温度传感器的加热器具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温件,具有感温模块;支架,所述感温模块位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感温模块侧方的部位与所述感温模块的侧表面之间间隔以形成位于所述感温模块周围的第一隔热空腔;感温帽,盖装于所述支架并封盖所述第一隔热空腔,且所述感温帽与所述感温模块接触并将所述感温模块封挡限位在所述支架上。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感温件的感温模块装配在支架上,感温帽盖装于支架并压紧感温模块以对其封挡限位,实现感温件、感温帽及支架三者装固,同时在感温模块周围形成有第一隔热空腔,且该第一隔热空腔中可形成隔热性良好的空气层,相比于现有利用固体胶将感温模块与支架及感温帽固定的结构而言,本结构中感温帽向感温模块的传热热阻减小,传热更为高效,感温模块对感温帽的感温也更准确和灵敏,同时,利用第一隔热空腔中的空气层可使得感温模块与支架之间的热阻增大,这样,感温模块表面向支架的传热减少,使得感温模块表面的热量可更多地向感温模块内部传递,测温更准确,且该结构感温帽向支架的传热面积减少,传热量减少,感温模块受到来自于支架贮热量的干扰也降低,测温更准确灵敏,提升产品测温准确性和灵敏性。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温度传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感温模块侧方的部位与所述感温模块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感温模块的外径。这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同时,第一隔热空腔不至于过宽造成产品体积的浪费,同时,也可避免感温帽腾空部位(第一隔热空腔的部位)过宽引起扁塌等变形风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隔热空腔为沿所述感温模块的外周分布的环状空腔,所述第一隔热空腔的外径与所述感温模块的外径之比大于1且小于等于2。这样可实现对感温模块周围各径向位置的隔热效果明显且基本均匀,避免隔热短板问题,且也使得感温帽腾空部位也基本均匀,不容易出现扁塌等变形风险。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感温模块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垫片,所述感温模块搭靠在所述垫片上。该结构中,一方面,垫片可起到对感温模块缓冲防护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得支架、垫片、感温模块之间形成为层间传热,而避免了支架与感温模块之间直接导热,这样,感温模块表面向支架的传热减少,使得感温模块表面的热量可更多地向感温模块内部传递,测温更准确,且感温模块受到来自于支架贮热量的干扰也降低,测温更准确灵敏,提升产品测温准确性和灵敏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垫片包括弹性垫;和/或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垫片侧方的部位与所述垫片侧表面间隔分布。设置垫片包括弹性垫,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对感温模块的缓冲防护效果;设置支架位于垫片侧方的部位与垫片侧表面间隔分布,这样可以减少支架与垫片之间的接触面积,支架与垫片之间的传热减少,从而进一步抑制感温模块与支架之间通过垫片的传热效率,感温模块表面向支架的传热减少,使得感温模块表面的热量可更多地向感温模块内部传递,测温更准确,且感温模块受到支架的贮热量干扰也降低,测温更准确灵敏,提升产品测温准确性和灵敏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穿接孔,所述感温模块穿接于所述穿接孔并与所述穿接孔间隙配合,使所述穿接孔的孔壁面与所述感温模块的侧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隔热空腔;和/或所述感温帽为金属帽。设置感温模块穿接于支架的穿接孔并与穿接孔间隙配合,这样,在使支架与穿接孔的孔壁之间限定出第一隔热空腔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感温模块与支架装配方便的优点,利于保证产品加工效率,且感温模块与支架的该嵌套配合结构可利于对感温模块防护,同时,也利于产品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设置感温帽为金属帽,金属材质的金属帽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在感温模块与待测温部件之间的传热效率高,可以提升测温准确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感温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并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隔热空腔;基座,与所述感温帽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支架本体抵靠并将所述支架本体压向所述感温帽,以使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所述感温模块与所述感温帽保持接触。通过设置支架形成为组件形式的结构并具体包括支架本体和基座,这样可以实现分别针对性地选定支架本体和基座的材质以兼顾支架的耐温性和经济性,例如,对于基座与支架本体之间受热较低的部件,可选用耐热性较低的材料,而对于基座与支架本体之间受热较高的部件,可选用耐热性较高的材料,从而实现降低产品成本,使产品更经济,且较之基座与支架本体构造为同一部件的结构而言,该支架形成为支架本体和基座的组件形式的结构中,可在支架本体与基座之间形成有层间传热热阻,这样,感温模块经支架的对外散热效率降低,使感温模块表面的热量能更多地向其内部的温敏件传递,提升测温精准度,相应地,从支架向内对感温模块的热影响也相应较低,感温模块受到支架的贮热影响也降低,测温更灵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套装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外侧,且所述基座位于所述支架本体侧方的部位与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表面之间间隔以限定出第二隔热空腔。设置基座位于支架本体侧方的部位与支架本体的侧表面之间间隔以限定出第二隔热空腔,可以进一步降低支架本体与基座之间的传热效率,减少基座与支架本体之间的相互热影响,更利于控制基座和支架本体材料成本,且抑制感温模块向外散热量,使感温模块表面的热量能更多地向其内部的温敏件传递,提升测温精准度,同时,也可减少支架整体内部贮热量,能降低感温模块受到的来自于支架的热影响,使测温更加准确灵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具有嵌套分布于所述支架本体外侧的挡边及位于所述挡边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的凹陷部,其中,所述凹陷部凹陷形成的空间作为所述第二隔热空腔将所述挡边与所述支架本体内外隔开。使支架本体与挡边形成内外嵌套的结构并通过第二隔热空腔隔开,一方面,使支架和基座之间的传热减少,更利于控制基座和支架本体材料成本,且抑制感温模块向外散热量,使感温模块表面的热量能更多地向其内部的温敏件传递,提升测温精准度,另一方面,也可减少支架整体内部贮热量,能降低感温模块受到的来自于支架的热影响,使测温更加准确灵敏。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组件,包括:加热器具;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加热器具上。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具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所述加热器具组件为电磁炉、灶台、电饭煲、电压力锅等。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温件,具有感温模块;支架,所述感温模块位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感温模块侧方的部位与所述感温模块的侧表面之间间隔以形成位于所述感温模块周围的第一隔热空腔;感温帽,盖装于所述支架并封盖所述第一隔热空腔,且所述感温帽与所述感温模块接触并将所述感温模块封挡限位在所述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温件,具有感温模块;支架,所述感温模块位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感温模块侧方的部位与所述感温模块的侧表面之间间隔以形成位于所述感温模块周围的第一隔热空腔;感温帽,盖装于所述支架并封盖所述第一隔热空腔,且所述感温帽与所述感温模块接触并将所述感温模块封挡限位在所述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感温模块侧方的部位与所述感温模块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感温模块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空腔为沿所述感温模块的外周分布的环状空腔,所述第一隔热空腔的外径与所述感温模块的外径之比大于1且小于等于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感温模块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垫片,所述感温模块搭靠在所述垫片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包括弹性垫;和/或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垫片侧方的部位与所述垫片侧表面间隔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苏畅王帅罗绍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