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65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集中供气系统,包括低温液体储罐、气化器、调压装置、平衡罐、以及用气点。所述低温液体储罐与气化器的左端连接,所述气化器的右端连接有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通过管道还与平衡罐连接,所述平衡罐与用气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结构合理。使得低温液体能够有效的转化为各个用气点可直接使用的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温式气化器通过气量计可以实时检测气化后的天然气量,在转化效率较低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处理,方便监控及检修;同时还增设了保温罩,避免设备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防护罩上开设有可视窗,方便工作人员查看设备工作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中供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集中供气领域,尤其是集中供气系统。
技术介绍
集中供气是越来越普遍的一种供气方式,主要是由气源、切换装置、调压装置、终端用气点、监控及报警装置等组成,简而言之,集中供气系统将中央储气设备中的气体经切换装置并调压后通过管路系统输送到各个分散的终端用气点。集中供气系统中所使用的空温式气化器是指一种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将液态气体如液氧、液化天然气和液氮等变成气态气体的一种换热装置,其应用领域较广泛,但因其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易受空气腐蚀,使用寿命较短;且其气化量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在气温较低时气化量可能达不到额定值。此外,工作人员无法时时监测传统空温气化器的工作状况,且维护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集中供气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中供气系统,包括低温液体储罐、气化器、调压装置、平衡罐、以及用气点。所述低温液体储罐与气化器的左端连接,所述气化器的右端连接有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通过管道还与平衡罐连接,所述平衡罐与用气点连接。所述气化器为空温式气化器,所述空温式气化器包括支柱、下框架、上框架、气化管、翅片、进液管、出气管、气量计以及保温罩。所述下框架下方设有支柱,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形成气化空间,所述气化空间内并排设有多根气化管,所述气化管超过上框架和下框架的部位均首位相连,从而形成S型的曲折管道,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气化管表面上还设有吸收空温的翅片;所述气化管的左端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低温液体储罐连接,所述气化管的右端还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调压装置连接。所述下框架上还设有将气化空间罩住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顶部设有风口朝下的加热器。优选的,所述翅片为波纹型翅片。优选的,所述空温式气化器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铝框架。优选的,所述气化管首尾相连的部位上还设有气量计。优选的,所述保温罩的顶部与上框架之间还设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保温罩上还设有观察上框架上气量计的可视窗。本技术结构简单,结构合理。使得低温液体能够有效的转化为各个用气点可直接使用的气体。本技术的空温式气化器通过气量计可以实时检测气化后的天然气量,在转化效率较低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处理,方便监控及检修;同时还增设了保温罩,避免设备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防护罩上开设有可视窗,方便工作人员查看设备工作状况;另外在空气温度较低时,还可以通过保温罩上的加热器为气化空间提供足够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空温式气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空温式气化器加上保温罩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空温式气化器加上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低温液体储罐;2-空温式气化器;3-调压装置;4-平衡罐;5-用气点;6-下框架;7-翅片;8-上框架;9-气化管;10-气量计;11-进液管;12-出气管;13-支柱;14-保温罩;15-加热器;16-支撑杆;17-可视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集中供气系统,包括低温液体储罐1、气化器2、调压装置3、平衡罐4、以及用气点5。所述低温液体储罐1与气化器2的左端连接,所述气化器2的右端连接有调压装置3,所述调压装置3通过管道还与平衡罐4连接,所述平衡罐4与用气点5连接。所述气化器2为空温式气化器,所述空温式气化器2包括支柱13、下框架6、上框架8、气化管9、翅片7、进液管11、出气管12、气量计10以及保温罩14。所述下框架6下方设有支柱13,所述空温式气化器2的上框架8和下框架6均为铝框架。所述上框架8与下框架6之间形成气化空间,所述气化空间内并排设有多根气化管9,所述气化管9超过上框架8和下框架6的部位均首位相连,从而形成S型的曲折管道,所述气化管9首尾相连的部位上还设有气量计10。所述上框架8与下框架6之间的气化管9表面上还设有吸收空温的波纹型翅片7;所述气化管9的左端设有进液管11,所述进液管11与低温液体储罐1连接,所述气化管9的右端还设有出气管12,所述出气管12与调压装置3连接。所述下框架6上还设有将气化空间罩住的保温罩14,所述保温罩14顶部设有风口朝下的加热器15。所述保温罩14的顶部与上框架8之间还设有支撑杆16,所述保温罩14上还设有观察上框架8上气量计10的可视窗17。其工作原理如下:集中供气是越来越普遍的一种供气方式,主要是由气源、切换装置、调压装置、终端用气点、监控及报警装置等组成,简而言之,集中供气系统将中央储气设备中的气体经切换装置并调压后通过管路系统输送到各个分散的终端用气点。本技术将低温液体储罐1中的低温液体输送至空温式气化器2,由空温式气化器2进行气化,然后再由调压装置3和平衡罐4调压后输送至各个分散的用气点5。另外,本技术所采用的的空温式气化器2上框架8上的气化管9首尾连接处上设有气量计10,气量计10可以实时检测气化后的天然气量,在转化效率较低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处理,方便监控及检修;同时还增设了保温罩14,避免空温式气化器2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防护罩14上开设有可视窗17,方便工作人员查看设备工作状况;另外在空气温度较低时,还可以通过保温罩14上的加热器15为气化空间提供足够的温度,从而保证低温液体的气化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中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液体储罐、气化器、调压装置、平衡罐、以及用气点;所述低温液体储罐与气化器的左端连接,所述气化器的右端连接有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通过管道还与平衡罐连接,所述平衡罐与用气点连接;所述气化器为空温式气化器,所述空温式气化器包括支柱、下框架、上框架、气化管、翅片、进液管、出气管、气量计以及保温罩;所述下框架下方设有支柱,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形成气化空间,所述气化空间内并排设有多根气化管,所述气化管超过上框架和下框架的部位均首位相连,从而形成S型的曲折管道,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气化管表面上还设有吸收空温的翅片;所述气化管的左端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低温液体储罐连接,所述气化管的右端还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调压装置连接;所述下框架上还设有将气化空间罩住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顶部设有风口朝下的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集中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液体储罐、气化器、调压装置、平衡罐、以及用气点;所述低温液体储罐与气化器的左端连接,所述气化器的右端连接有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通过管道还与平衡罐连接,所述平衡罐与用气点连接;所述气化器为空温式气化器,所述空温式气化器包括支柱、下框架、上框架、气化管、翅片、进液管、出气管、气量计以及保温罩;所述下框架下方设有支柱,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形成气化空间,所述气化空间内并排设有多根气化管,所述气化管超过上框架和下框架的部位均首位相连,从而形成S型的曲折管道,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气化管表面上还设有吸收空温的翅片;所述气化管的左端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中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