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动机的进气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53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进气调节阀,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母阀,所述一个或多个母阀中的至少第一母阀包括母阀体和母阀芯,该母阀体上限定出母阀腔,该母阀芯包括布置于所述母阀腔内的母阀杆和布置在母阀杆上的母阀板;其中,所述第一母阀配置有第一子阀,该第一子阀包括子阀体和子阀芯,该子阀体上限定出子阀腔,该子阀芯包括布置于所述子阀腔内的子阀杆和布置在子阀杆上的子阀板;其中,所述子阀杆与母阀杆借由联轴结构同轴地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调节阀具有更好的进气控制柔性、更小的体积和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发动机的进气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的进气调节阀。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进气调节阀,也被称为节气门体组件,一般安装于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和进气歧管之间,以在车辆操作期间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随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对进气调节阀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发动机功能的增加导致在相同甚至更小的空间内需要布置更复杂的结构和更多的零部件,进而挤占了进气阀的可用空间。再如,发动机性能的提高意味着进气调节阀也必须相应地具有更好的调节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发动机的进气调节阀,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母阀,所述一个或多个母阀中的至少第一母阀包括母阀体和母阀芯,该母阀体上限定出母阀腔,该母阀芯包括布置于所述母阀腔内的母阀杆和布置在母阀杆上的母阀板;其中,所述第一母阀配置有第一子阀,该第一子阀包括子阀体和子阀芯,该子阀体上限定出子阀腔,该子阀芯包括布置于所述子阀腔内的子阀杆和布置在子阀杆上的子阀板;其中,所述子阀杆与母阀杆借由联轴结构同轴地相互连接。通过对母阀设置子阀,使得调节阀具有更好的进气控制柔性。同时,由于无需为子阀配设独立的致动器,可以在改善进气控制柔性的同时,有效减小进气调节阀的体积和安装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母阀还包括第二母阀,所述第二母阀和第一母阀具有相同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母阀与第一母阀同轴地排布。在需要更改调节阀的控制功率时,可以直接增加母阀或子阀,而无需更换整个阀件。这使得无需针对不同的使用要求分别制造不同尺寸的阀件,而仅需制造有限个具有预定尺寸和功率的标准母阀和标准子阀,通过选配标准母阀和标准子阀,配置出符合目标调节功率的调节阀组件,进而显著简化阀件的生产制造。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母阀配置有第二子阀,该第二子阀和第一子阀具有相同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母阀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至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安装母凸耳。进一步地,所述子阀体固定至母阀体。进一步地,所述联轴结构包括:位于子阀杆的端部的扁形的轴向子凹槽;位于母阀杆的端部的扁形的轴向母凸部,所述轴向母凸部插入所述轴向子凹槽内;和套筒,该套筒套设于所述母阀杆和子阀杆的外周。作为一种替换方式,所述联轴结构包括:位于子阀杆的端部的轴向子容腔,该轴向子容腔内设置有扁形的轴向子凹槽;位于母阀杆的端部的扁形的轴向母凸部,所述母阀杆的端部插入所述轴向子容腔内并且所述轴向母凸部插入所述轴向子凹槽内;和螺栓,该螺栓沿径向同时穿过所述母阀杆和子阀杆。作为另一种替换方式,所述联轴结构包括:位于子阀杆的端部的扁形的轴向子凸部;位于母阀杆的端部的扁形的轴向母凸部,所述轴向子凸部与轴向母凸部在径向上相互重叠;螺栓,该螺栓沿径向同时穿过所述母阀杆和子阀杆;和套筒,该套筒套设于所述母阀杆和子阀杆的外周。上述各种联轴结构实施例能够提供更好的抗扭性能,进而允许以同样尺寸的阀杆来传递更大的阀芯致动力,或者在同样的致动目标下将阀杆的直径设计得更小。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细节及优点将在下文参照附图予以更为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例示性进气调节阀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述调节阀的致动-执行组件示意图;图3示出了1中的母阀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A为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子阀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A为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进气调节阀的分解图;图6示出了图1中的母阀杆与子阀杆之间的联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图6A为其放大图;图7示出了图1中的母阀杆与子阀杆之间的联轴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7A为其放大图;图8示出了图1中的母阀杆与子阀杆之间的联轴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8A为其放大图。上述附图所示出的内容仅为举例和示意,而并不严格按照比例予以绘制,也并未完整地绘制出具体使用环境下相关的全部部件或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和构思之后,将能想到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为具体实施本技术而需要加入的本领域公知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并不意欲限制任何序位,其目的仅仅在于区分各个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等,并且这些独立的部件、零件、结构、元件可以相同、类似或者不同。同时,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使用的关于方位的说明,比如“上”、“下”、“内”、“外”、“左”、“右”、“径向”、“轴向”等,除非具有明确说明,仅为了方便描述,而无欲对技术技术方案形成任何限定。参见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例示性进气调节阀,该进气调节阀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母阀10、配属于第一母阀10的第一子阀40、第二母阀80。在本技术中,母阀指的是具有独立致动器的阀件,子阀不配置独立的致动器,而是被相应的母阀传递的动力驱动的阀件。母阀可以不具有子阀,但是子阀必须依存于相应的母阀。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母阀10配设有第一子阀40,但是第二母阀80并没有配设任何子阀。第一母阀10与第二母阀80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进一步参见图2,其为图1所述调节阀的致动-执行组件示意图,也即图1去除各个阀件的阀体后的示意图(其中的阀体具体示出于图3和图4中)。第一母阀10的母阀杆31与相应的致动器90的输出轴联接并被驱动以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带动被固定至其上的第一阀板32相对第一阀体20也转动相应的角度,进而形成第一母阀10的预定开度。子阀杆61与母阀杆31通过联轴结构(示例于图6-8中)轴向联接,从而在第一母阀10工作时,子阀杆61随母阀杆31转动,并带动子阀板62相对子阀体50转动相应的角度,以形成第一子阀40的预定开度。第二母阀80也有相应的致动器90,但是没有配置任何子阀。通过在母阀中设置子阀,可以提供更大的进气控制柔性。同时,由于无需为子阀配设独立的致动器,可以在改善进气控制柔性的同时,有效减小进气调节阀的体积和安装空间。另外,为了更改调节阀的控制功率,可以直接增加母阀或子阀,而无需更换为其他结构的阀件。这可以显著简化阀件的生产制造,因为无需基于不同的调解要求二分别制造不同尺寸的阀件,仅需制造有限个具有预定尺寸和功率的标准母阀和标准子阀,通过选配标准母阀和标准子阀,配置出符合目标调节功率的调节阀组件。参见图3,其中示出了图1中的母阀体20的立体示意图。母阀体20为一体件,并且限定出母阀腔21、致动器腔22和母轴孔23,其中,母轴孔23用于容纳母阀杆31,母阀腔21用于容纳固定至母阀杆31上的母阀板32,而致动器腔22用于容纳致动器。所述母阀体20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母凸耳24,安装母凸耳上设置有母螺孔,以允许通过螺栓将母阀体20固定安装至比如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图3A为图3所述母阀体20在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所述第二母阀80的母阀体的结构与第一母阀10的母阀体相同。进一步参见图4,其中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子阀40的子阀体50的立体示意图。子阀体50为一体件,并且限定出子轴孔53、子阀腔51,其中,子轴孔53用于容纳子阀杆61,子阀腔51用于容纳固定至子阀杆61上的子阀板62。所述子阀体50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子凸耳52,安装子凸耳上设置有螺孔,以允许通过螺栓将子阀体50固定安装至比如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图4A为图5所述子阀体50在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结合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调节阀,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母阀,所述一个或多个母阀中的至少第一母阀(10)包括:母阀体(20),该母阀体(20)上限定出母阀腔(21);和母阀芯(30),该母阀芯(30)包括布置于所述母阀腔(21)内的母阀杆(31)和布置在母阀杆(31)上的母阀板(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阀(10)配置有第一子阀(40),该第一子阀(40)包括:子阀体(50),该子阀体(50)上限定出子阀腔(51);和子阀芯(60),该子阀芯(60)包括布置于所述子阀腔(51)内的子阀杆(61)和布置在子阀杆(61)上的子阀板(62);其中,所述子阀杆(61)与母阀杆(31)借由联轴结构(70)同轴地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调节阀,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母阀,所述一个或多个母阀中的至少第一母阀(10)包括:母阀体(20),该母阀体(20)上限定出母阀腔(21);和母阀芯(30),该母阀芯(30)包括布置于所述母阀腔(21)内的母阀杆(31)和布置在母阀杆(31)上的母阀板(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阀(10)配置有第一子阀(40),该第一子阀(40)包括:子阀体(50),该子阀体(50)上限定出子阀腔(51);和子阀芯(60),该子阀芯(60)包括布置于所述子阀腔(51)内的子阀杆(61)和布置在子阀杆(61)上的子阀板(62);其中,所述子阀杆(61)与母阀杆(31)借由联轴结构(70)同轴地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母阀还包括第二母阀(80),所述第二母阀(80)和第一母阀(10)具有相同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母阀(80)与第一母阀(10)同轴地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母阀(80)配置有第二子阀,该第二子阀和第一子阀(40)具有相同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阀体(2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至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安装母凸耳(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涛闻明吴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