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模具及装饰建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51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模具及装饰建筑施工方法,包括准备原料,按配合比计量,混合搅拌,将支撑结构的横梁与竖梁连接固定,形成井字形框架结构,将固定模具固定在井字形框架结构上,将拼装模具固定在固定模具上,调配颜料,涂抹在拼装模具表面上,将预固定的模具竖直靠近待浇铸体安装,将支撑结构的斜梁与井字形框架结构固定,混凝土浇铸,振捣,拆模后进行混凝土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模具,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凹凸图案并且能够同时完成图案上色,图案耐久度高,模具拆模方便,拆模过程不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损伤,脱模后的模具可以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模具及装饰建筑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建筑模具及装饰建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外墙的装饰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采用混凝土原料在建筑物外表面形成各式的图案作为外墙装饰,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木纹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拓印特性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自然木纹肌理图案,采用此方法时,由于模具采用木质材料,木纹纹理和混凝土结合强度较大,在模具拆除过程中,容易造成模具及混凝土墙面破坏,遭到破坏木质模具不能再次利用,而且木纹混凝土工艺只能对于建筑物外表面进行简单的形状修饰,不能同时完成需要绘制色彩图案的外表面的装饰,而是需要在拆除模具后再次单独进行图案绘制,这样绘制的图案由于颜料大部分浮于表面,受环境影响较大,图案的耐久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模具及装饰建筑施工方法。一种新型装饰建筑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料,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各原料的顺序配合比为水:水泥∶河砂∶石子∶外加剂,按照此顺序各原料以重量计的比值为0.457:1.000:2.498:3.747:0.060,装料顺序:水→外加剂→水泥→河砂→石子;装料完成后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大于等于90秒,直至混合均匀;步骤二:模具预固定,将支撑结构的横梁与竖梁连接固定,形成井字形框架结构,将固定模具固定在井字形框架结构上,将拼装模具固定在固定模具上,表面上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模具在固定模具上形成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面;步骤三:绘制图案,调配颜料,涂抹在拼装模具表面上;步骤四:模具固定,将预固定的模具竖直靠近待浇铸体安装,将支撑结构的斜梁与井字形框架结构固定;步骤五:混凝土浇铸、振捣,浇铸完成后振捣,混凝土表面呈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下沉和气泡上冒,停止振捣;步骤六:模具拆除,混凝土温度高于环境温度0-5℃范围内,且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后进行模具拆除;步骤七:混凝土养护,拆模后进行混凝土养护。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的颜料为油性颜料和/或水性颜料。进一步的,所述水性颜料中颜料与水的重量比为4:1-9:1。进一步的,所述水性颜料中颜料与水的重量比为87:13。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模具的凹凸结构深度为4mm,且凹凸结构表面涂有亲水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涂抹油性颜料的拼装模具的凹凸结构深度为5-8mm,且凹凸结构表面涂有疏水材料。进一步的,一种用于上述的施工方法的模具,它包括拼装模具、固定模具和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模具固定在支撑结构上,所述拼装模具固定在固定模具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井字形框架结构,所述井字形框架结构包括横梁和竖梁,所述横梁和竖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模具为板结构,且固定模具固定在井字形框架结构上,所述拼装模具具有凹凸结构表面,且拼装模具固定在固定模具上形成与固定模具同样大小带有凹凸结构的模具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斜梁,所述斜梁一端与井字形框架结构固定连接并支撑井字形框架结构,保持井字形框架结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90°。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模具为具有厚度的截面为矩形的片状结构,且拼装模具包括模具面一,模具面二,模具面三,所述模具面一与混凝土墙面接触,所述模具面一分别与模具面二、模具面三相交,交线为模具面一的长边,所述模具面二和模具面三上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具有起到密封作用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沿所在面长边方向设置,且配合面之间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模具材质为弹性材料或非弹性材料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模具材质为弹性材料。优点效果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如下优点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配合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具,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凹凸图案并且能够同时完成图案上色,图案耐久度高,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具拆模方便,拆模过程不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损伤,脱模后的模具可以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的模具预拼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拼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拼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中拼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中拼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中拼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拼装模具;11.模具面一;12.模具面二;13.模具面三;14.密封结构;141.配合面;1411.凹凸结构;15.连接装置;151.连接板;152.连接柱;2.固定模具;3.支撑结构;31.井字形框架结构;311.横梁;312.竖梁;32.斜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实施例1一种新型装饰建筑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料,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各原料的顺序配合比为水:水泥∶河砂∶石子∶外加剂,按照此顺序即上述的原料排列顺序各原料以重量计的比值为0.457∶1.000∶2.498∶3.747∶0.060,使用P.o4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石子为16~31.5mm碎石,外加剂为FS-A防水剂;装料顺序:水→外加剂→水泥→河砂→石子;装料完成后进行搅拌,如当原料的总重为100kg时搅拌时间大于等于90秒,至少需要90秒即当原料总重小于100kg时也需要搅拌90秒,当冬季施工或加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延长30秒,如果原料总重增加时搅拌时间相应的增长,直至混合均匀;步骤二:模具预固定,将支撑结构3的横梁311与竖梁312连接固定,形成井字形框架结构31,将固定模具2固定在井字形框架结构31上,将拼装模具1固定在固定模具2上,表面上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模具1在固定模具2上形成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面,即由拼装模具1拼接形成的模具面,单独的纹路图案以及多个拼装模具1拼成的图案;步骤三:绘制图案,调配颜料,涂抹在拼装模具1表面上,涂抹时可根据需要在不同区域,涂抹不同颜色和不同性质颜料的颜料如:油性颜料和/或水性颜料;步骤四:模具固定,将预固定的模具竖直靠近待浇铸体安装,将支撑结构3的斜梁32与井字形框架结构31固定,斜梁32的一端固定在井字形框架结构31上,另一端放置在可以稳固支撑斜梁32的位置,将若干模具连接并固定,围成待浇铸体的形状;步骤五:混凝土浇铸、振捣,混凝土表面呈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下沉和气泡上冒,停止振捣;步骤六:模具拆除,模具拆除在混凝土温度高于环境温度0-5℃范围内,且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后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表面应覆盖养护,使其缓慢冷却;步骤七:混凝土养护,拆模后进行,拆模后应及时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收缩裂缝等现象,清水混凝土常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或阻燃草帘并与洒水养护相结合的方法,拆模前和养护过程中均应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冬期施工时若不能洒水养护,可采用涂刷养护剂与塑料薄膜、阻燃草帘相结合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14d。采用水性颜料上色时,水性颜料中颜料与水的重量比为4:1-9:1,配比中水过多会影响颜色鲜艳度,并且涂抹在拼装模具1表面时不容易在表面附着,影响上色效果及颜色的耐久度,水量太少色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饰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料,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各原料的顺序配合比为水:水泥∶河砂∶石子∶外加剂,按照此顺序各原料以重量计的比值为0.457:1.000:2.498:3.747:0.060,装料顺序:水→外加剂→水泥→河砂→石子;装料完成后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大于等于90秒,直至混合均匀;步骤二:模具预固定,将支撑结构(3)的横梁(311)与竖梁(312)连接固定,形成井字形框架结构(31),将固定模具(2)固定在井字形框架结构(31)上,将拼装模具(1)固定在固定模具(2)上,表面上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模具(1)在固定模具(2)上形成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面;步骤三:绘制图案,调配颜料,涂抹在拼装模具(1)表面上;步骤四:模具固定,将预固定的模具竖直靠近待浇铸体安装,将支撑结构(3)的斜梁(32)与井字形框架结构(31)固定;步骤五:混凝土浇铸、振捣,浇铸完成后振捣,混凝土表面呈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下沉和气泡上冒,停止振捣;步骤六:模具拆除,混凝土温度高于环境温度0‑5℃范围内,且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后进行模具拆除;步骤七:混凝土养护,拆模后进行混凝土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饰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料,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各原料的顺序配合比为水:水泥∶河砂∶石子∶外加剂,按照此顺序各原料以重量计的比值为0.457:1.000:2.498:3.747:0.060,装料顺序:水→外加剂→水泥→河砂→石子;装料完成后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大于等于90秒,直至混合均匀;步骤二:模具预固定,将支撑结构(3)的横梁(311)与竖梁(312)连接固定,形成井字形框架结构(31),将固定模具(2)固定在井字形框架结构(31)上,将拼装模具(1)固定在固定模具(2)上,表面上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模具(1)在固定模具(2)上形成带有凹凸结构的拼装面;步骤三:绘制图案,调配颜料,涂抹在拼装模具(1)表面上;步骤四:模具固定,将预固定的模具竖直靠近待浇铸体安装,将支撑结构(3)的斜梁(32)与井字形框架结构(31)固定;步骤五:混凝土浇铸、振捣,浇铸完成后振捣,混凝土表面呈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下沉和气泡上冒,停止振捣;步骤六:模具拆除,混凝土温度高于环境温度0-5℃范围内,且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后进行模具拆除;步骤七:混凝土养护,拆模后进行混凝土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颜料为油性颜料和/或水性颜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颜料中颜料与水的重量比为4:1-9: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颜料中颜料与水的重量比为87: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模具(1)的凹凸结构深度为4mm,且凹凸结构表面涂有亲水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油性颜料的拼装模具(1)的凹凸结构深度为5-8mm,且凹凸结构表面涂有疏水材料。7.一种用于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古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