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49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柱结构,特别是钢柱,包括支撑外围、受力架构、钢梁、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钢柱在一定量的用料条件下,利用正三棱柱的稳定性,将空心钢柱内部加装正三棱柱型的受力架构,分流承重钢梁的重力,从而使钢柱达到最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柱结构,特别是钢柱。
技术介绍
由于钢结构建筑具有一下优点:1、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大大节约施工时间。2、增大住宅空间使用面积,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3、建筑材料可重复使用,拉动其他新型建材行业的发展。4、抗震性能好,使用中易于改造、灵活方便,给人带来舒适感。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建筑的运用中日趋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在钢结构建筑中,最主要的构建是柱、梁、楼板和墙体。柱和梁的形状和结构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受力承重、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施工速度。现有钢结构建筑中使用的柱和梁皆为单独柱和单独梁,在现场使用中,单独柱和单独梁通过吊装,通过现场焊接形式进行拼接。这种单独柱和单独梁的结构,不但加大了现场施工的吊装和焊接的工作量。严重影响建筑施工速度,施工效率低下,而且现场操作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质量也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单独柱的强度有限,无法长久胜任建造质量越来越重的结构而制造出一种承重能力更高的钢结构支柱。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钢柱,包括支撑外围、受力架构、钢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围内部有受力架构,受力架构为正三棱柱状。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在平面中三角形是最稳定几何图形的原理,将支撑外围的内部加装正三棱柱的受力架构。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水平方向受力时具有远超传统技术的稳定性,在垂直方向受力时提供更强的支撑能力,所以本专利技术对提升钢梁钢柱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效果。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对提升钢柱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有着显著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技术的钢柱,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达到高强度使其在用料上更加节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钢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主要由支撑外围、受力架构、钢梁、支架所构成。所述的受力架构2由三片规格相同的长方形钢板组成。将受力架构外围通过热加工弯曲,将长方形钢板焊接在弯曲架构的内壁。将另外两片长方形钢板以首位相连的方式焊接,其搭建成的三棱柱截面为正三角形。组成受力架构的三块钢板由熔焊的方法焊接而成。最后将弯曲的受力架构的内壁与正三棱柱最后一个接点焊接,并将受力架构彻底热加工成圆柱体,受力架构与支撑外围采用压焊的焊接方法。完成后的本专利技术物理结构为一个空心圆柱体中装有正三棱柱,正三棱柱的三条棱与圆柱体内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柱,包括支撑外围、受力架构、钢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外围内部具有受力架构,所述的受力架构为正三棱柱,所述的受力架构与外围支撑焊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柱,包括支撑外围、受力架构、钢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外围内部具有受力架构,所述的受力架构为正三棱柱,所述的受力架构与外围支撑焊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架构为正三棱柱。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夏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