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锚杆桩
,具体为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实施。为了更好的解决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状况,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采用埋置于地下的地下车库及建筑物逐渐增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涌现,基础埋置越来越深。同时,作为车库等功能的地下室部分、裙房或相对独立的地下结构物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该类地下结构物建筑面积大、基础埋藏较深,施工时常常会用到锚杆桩,锚杆桩是指利用锚固于原有基础中的锚杆提供的反力实施压桩,压入桩一般为小截面桩,主要用于基础的加固处理。在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情况下,结构底板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从而发生破坏或变形,传统的锚杆桩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此问题,使得地下结构物的抗浮问题日益突出,此外,现有的锚杆桩抗拔能力有限,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底板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从而发生破坏或变形和现有的锚杆桩抗拔能力有限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实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包括锚杆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第一钢筋条(11),所述第一钢筋条(11)的一侧设置有水管(12),所述锚杆桩本体(1)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两侧内壁设置有若干第二钢筋条(13),所述第二钢筋条(13)为半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二钢筋条(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锚杆桩本体(1)的内壁紧密焊接,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注浆填充区(14),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包括锚杆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第一钢筋条(11),所述第一钢筋条(11)的一侧设置有水管(12),所述锚杆桩本体(1)为顶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两侧内壁设置有若干第二钢筋条(13),所述第二钢筋条(13)为半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二钢筋条(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锚杆桩本体(1)的内壁紧密焊接,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注浆填充区(14),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实用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本体(1)采用引孔机引孔的Φ150孔,所述第一钢筋条(11)为Φ32钢筋,水管(12)为Φ20PPR给水管,第二钢筋条(13)为Φ6~Φ6.5钢筋,注浆填充区(14)为压密注浆,压力为2.5~3K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实用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块(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实用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条(11)和水管(12)的顶端均从锚杆桩本体(1)的顶部开口处穿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实用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本体(1)与底板(2)紧密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实用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为矩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实用锚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本体(1)的底端两侧外壁对称紧密焊接有卡接条(15),所述卡接条(15)的外侧设置有活动块(3),所述活动块(3)靠近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政,王长乐,王士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