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风机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45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壳、风机和制冷设备,所述蜗壳包括:蜗状部和蜗舌。所述蜗状部内具有用于收容叶轮的收容室,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蜗状部上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蜗状部上侧,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收容室;所述蜗舌设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左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倾斜3°到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蜗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流效率,并降低气流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壳、风机和制冷设备
本技术设计气流驱动设备
,特别设计一种蜗壳、具有该蜗壳的风机以及具有该风机的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蜗壳在离心风机中主要起到导流的作用,将叶轮收集的气流引导到蜗壳的出口,气流在流动过程中部分动压转化为静压。蜗壳靠近蜗舌处受到叶轮周期性拍打,以及出口气流方向的影响,气流较为紊乱,气流速度较小,静压较大,存在明显的二次流,而在其周向位置逐渐减弱。在大流量工况下,存在涡流区,对蜗壳出口处流动影响较大,蜗舌处影响较小;在小流量工况下,蜗舌间隙受涡流影响较大,存在严重的回流,并随气流流动严重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蜗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流效率。本技术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蜗壳的风机。本技术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风机的制冷设备。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蜗壳,包括:蜗状部和蜗舌。所述蜗状部内具有用于收容叶轮的收容室,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蜗状部上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蜗状部上侧,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收容室;所述蜗舌设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左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倾斜3°到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蜗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流效率。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蜗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倾斜角度在3.72°到7.11°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风口设于所述蜗状部的前壁上,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向左倾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舌的表面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滑曲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垂直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的平面截取所述蜗舌的表面形成蜗舌型线,所述蜗舌型线为圆弧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舌前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小于所述蜗舌后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或所述蜗舌前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小于所述蜗舌后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1毫米到4毫米;或所述蜗舌后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与所述蜗舌前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的差值与所述蜗状部适于收纳的叶轮的外径的比值在0.5%到2%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舌的蜗舌型线的半径在11毫米到14毫米的范围内;或所述蜗舌的蜗舌型线的半径与所述蜗状部适于收纳的叶轮的外径的比值5%到7%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舌的表面与所述蜗状部的内周面相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以垂直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的平面截取所述蜗壳时所述蜗舌的表面与所述蜗状部的内周面相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右边沿与所述蜗状部右侧壁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齐平。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前边沿的至少一部分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逐渐向前倾斜形成倾斜段。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段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前边沿的后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段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在8毫米到40毫米的范围内;或所述倾斜段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与所述蜗状部适于收纳的叶轮的外径的比值在4.40%到22%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还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周沿相连,以使所述导风部与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且所述导风部内限定出侧面敞开形成第三通风口的空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的前侧敞开形成所述第三通风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前边沿和左边沿相连相连并向远离所述第二通风口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侧板的至少一部分呈开口向前并沿环绕所述第二通风口的方向延伸的U型板,且所述侧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所述空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下边沿依次与所述底板的右边沿、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右边沿、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后边沿、所述底板的后边沿以及所述底板的左边沿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风口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前侧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导风部的后侧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且在沿左右方向的投影中,所述导风部的投影落在所述导风部的后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蜗状部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状部包括:后盘、前盘和围板。所述前盘间隔开地设于所述后盘的前面;所述围板围绕呈上部具有开口的环形,所述围板与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相连,且所述围板在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之间限定出所述收容室,所述围板上部的开口与所述前盘和后盘组合形成所述第二通风口,在沿前后方向的投影中所述第一通风口落在所述围板内侧。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风机,包括:蜗壳和叶轮。所述蜗壳为根据前述的蜗壳;所述叶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蜗状部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的叶片为非等厚圆弧叶片。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前述的风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蜗壳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蜗壳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蜗壳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蜗壳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图5-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在不同方向上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蜗壳1,蜗状部11,蜗舌12,第一通风口101,第二通风口102,收容室103,导风部13,底板131,侧板132,后盘111,前盘112,围板113,倾斜段104,第三通风口105,蜗舌12前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R1,蜗舌12后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R2,蜗舌12与蜗状部11的轴线支架的夹角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蜗壳1,包括:蜗状部11和蜗舌12。其中,蜗状部11内可以放置叶轮(未示出),叶轮在蜗状部11内的旋转驱动气流,形成驱动气流流通的结构。具体而言,蜗状部11内具有用于收容叶轮的收容室103,蜗状部11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蜗状部11上具有第一通风口101和第二通风口102,第二通风口102沿蜗状部11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通风口102沿蜗状部11的径向方向设置,且第二通风口102位于蜗状部11上侧,第一通风口101和第二通风口102均连通收容室103,其中第一通风口101和第二通风口102中的一个可以形成为进风口,而第一通风口101和第二通风口102中的另一个可以形成为出风口。优选地将第一通风口101设置为进风口、第二通风口102设置为出风口,也就是说,在具有该蜗壳1的风机中,在叶轮的驱动作用在,气流可以从进风口进入到蜗壳1内,而从出风口送出。蜗舌12设于第二通风口102的左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优选地,蜗舌12相对于蜗状部11的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蜗状部,所述蜗状部内具有用于收容叶轮的收容室,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蜗状部上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蜗状部上侧,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收容室;蜗舌,所述蜗舌设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左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倾斜3°到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蜗状部,所述蜗状部内具有用于收容叶轮的收容室,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蜗状部上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蜗状部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蜗状部上侧,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连通所述收容室;蜗舌,所述蜗舌设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左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倾斜3°到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倾斜角度在3.72°到7.11°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风口设于所述蜗状部的前壁上,所述蜗舌相对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向左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表面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滑曲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的平面截取所述蜗舌的表面形成蜗舌型线,所述蜗舌型线为圆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前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小于所述蜗舌后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或所述蜗舌前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小于所述蜗舌后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1毫米到4毫米;或所述蜗舌后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与所述蜗舌前侧的蜗舌型线的半径的差值与所述蜗状部适于收纳的叶轮的外径的比值在0.5%到2%的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蜗舌型线的半径在11毫米到14毫米的范围内;或所述蜗舌的蜗舌型线的半径与所述蜗状部适于收纳的叶轮的外径的比值5%到7%的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表面与所述蜗状部的内周面相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蜗状部的轴线的平面截取所述蜗壳时所述蜗舌的表面与所述蜗状部的内周面相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右边沿与所述蜗状部右侧壁的内表面在上下方向上齐平。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前边沿的至少一部分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逐渐向前倾斜形成倾斜段。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前边沿的后侧。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列刘小民王梦豪吴立明周俊华郭绍胜张伟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