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15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设备的外壳,具体说是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机壳,包括筒体和内机壳。内机壳的外表面具有渐变的蜗室流道,内机壳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内。通过设置内机壳,且在内机壳上加工蜗型流道,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造壳体结构不易加工蜗型流道的问题。通过内机壳与筒体之间的形成能够承压的密闭腔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铸造壳体结构不适用于高压力的离心压缩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设备,具体说是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离心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现实中的多种领域,常见的有两端支撑型的筒型离心压缩机组,但这种机组的造价成本高,需要另配齿轮箱,占地面积大等缺点。组装式离心压缩机具有占地面积小,造价成本低,效率高,可以采用半开轮,单级压缩比高等特点。但是,组装型离心压缩机的机壳是采用铸造制成机壳的铸件。由于铸件机壳在铸造时缺陷较多,尤其是无法有效的在铸件机壳内部铸造蜗型流道的缺点,导致高压力机组无法采用铸造机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的在铸件机壳内部铸造蜗型流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包括筒体和内机壳,所述内机壳的外表面具有渐变的蜗室流道,所述内机壳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筒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铸造壳体结构还包括端盖,所述筒体和所述端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机壳与所述端盖之间形成能够承压的封闭腔体。进一步地,所述铸造壳体结构还包括端盖,所述筒体和所述端盖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端盖焊接在所述筒体的一个端面上,所述内机壳与所述端盖之间形成能够承压的封闭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具有轴向敞口,所述轴向敞口能够容纳所述内机壳。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具有轴向敞口,所述轴向敞口能够容纳所述内机壳;所述端盖具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敞口的轴心线和所述轴向通孔的轴心线同轴。进一步地,所述铸造壳体结构还包括出风筒,所述筒体的圆周上具有开孔,所述出风筒焊接在所述筒体的开孔上。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筒的内筒壁与所述蜗室流道相切。进一步地,所述铸造壳体结构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设置在所述筒体轴向上相对于所述端盖的另一端,所述端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筒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端板具有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具有漏斗形结构。本技术提供的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通过设置内机壳,且在内机壳上加工蜗型流道,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造壳体结构不易加工蜗型流道的问题;通过内机壳与筒体之间的形成能够承压的密闭腔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铸造壳体结构不适用于高压力的离心压缩机的问题;铸造壳体结构具有占地面积小,造价成本低,效率高,单级压缩比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筒体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筒体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装式离心压缩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5的A-A剖视图。其中,1、筒体,2、端盖,3、端板,4、出风筒,5、内机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出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造壳体结构不易加工蜗型流道的问题。包括筒体1和内机壳5。内机壳5的外表面具有渐变的蜗室流道,内机壳5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1内。通过在内机壳5的外表面上加工渐变的蜗室流道,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其中,筒体1和内机壳5均为铸件,且分别铸造。内机壳5的在铸造后通过机械加工形成蜗室流道,然后将内机壳5安装在筒体1的内部即可。进一步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造壳体结构不适用于高压力的离心压缩机的问题,设置端盖2。如图1、图2所示,端盖2与筒体1采用一体式的铸造结构,能够适应较高的压力。同时,一体式的铸造结构减少了铸造、加工和组装的工序,适合壳体体积较小的离心压缩机。将内机壳5的蜗室流道朝向端盖2,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筒体1内。内机壳5与端盖2之间的形成能够承压的密闭腔体。内机壳5与筒体1之间,可以是过盈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设置在轴向与端盖相对的另一侧的端板3密封连接。无论哪种连接方式,内机壳5在筒体内轴向上均不能产生位移。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进一步的,筒体1的轴向与端盖2相对的一端具有轴向敞口。该轴向敞口的端面为圆环形,轴向敞口能够容纳内机壳5。内机壳5通过轴向敞口之后,能够与端盖2抵触。相对的,端盖2上具有轴向通孔,用于供离心压缩机主轴通过。轴向通孔与轴向敞口同轴设置,便于离心压缩机的主轴与内机壳5内部的叶轮同轴连接。如图5、图6所示,进一步的,端板3设置在轴向与端盖2相对的另一侧,采用螺栓将端板3与筒体1连接。端板3上具有轴向开口,轴向开口与轴向通孔、轴向敞口同轴。轴向开口最好是具有漏斗形结构,便于空气进入到筒体1内。如图1~图6所示,进一步的,铸造壳体结构还包括出风筒4。出风筒4为铸件,出风筒4的内壁与前述蜗室流道相切。出风筒4与筒体1的圆周上的开口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造壳体结构不适用于高压力的离心压缩机的问题,设置端盖2。如图3、图4所示,第二种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与前述第一种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的区别是:端盖2与筒体1采用分体式的铸造结构,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端盖2与筒体1连接,能够适应较高的压力,适合壳体体积较大的离心压缩机。前述所有实施例中,筒体1、端盖2、端板3、出风筒4和内机壳5均为铸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内机壳(5)和端盖(2),所述内机壳(5)的外表面具有渐变的蜗室流道,所述内机壳(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筒体(1)内,所述内机壳(5)与所述端盖(2)之间形成能够承压的密闭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压缩机的铸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内机壳(5)和端盖(2),所述内机壳(5)的外表面具有渐变的蜗室流道,所述内机壳(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筒体(1)内,所述内机壳(5)与所述端盖(2)之间形成能够承压的密闭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和所述端盖(2)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壳体结构还包括端盖(2),所述筒体(1)和所述端盖(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端盖(2)焊接在所述筒体(1)的一个端面上,所述内机壳(5)与所述端盖(2)之间形成能够承压的封闭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具有轴向敞口,所述轴向敞口能够容纳所述内机壳(5)。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铸造壳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家姝刘志凯郑慧君刘洋王丽李德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鼓风机集团齿轮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