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2071415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步骤1:开环酯化反应:将苯酐,长链脂肪醇与四氯化钛催化剂加入反应釜;步骤2:催化开环反应:将步骤1中的反应产物逐步加入环氧大豆油反应釜中,摩尔比例为1:1;加入完毕后升高反应温度至180‑200℃,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降至室温;步骤3:向步骤2的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反应物料:蒸馏水比例为1:0.5,搅拌1‑3小时停止,静置分层,排出蒸馏水,向反应体系内加入无水碳酸钙,静置20分钟;过滤去除碳酸钙固体,获得无色油状物。可以调整该款环保型增塑剂的增塑效率。使得该款增塑剂既保留了优异的增塑效率又具备了稳定的耐迁出和优异的稳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应用。
技术介绍
PVC人造革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的表面包覆材料。由于其构制稳定,易于加工,方便清洁等特性,在汽车内饰,特别是座椅,门板,扶手,头枕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PVC原料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塑剂的使用对PVC产品的性能影响巨大。传统的邻苯类增塑剂具有增速效率高,耐迁出等优良特性。然而,作为小分子型增塑剂,其潜在的生物毒性一直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一些传统邻苯类增塑剂如DBP,DOP等已经被REACH等法规明确为禁用产品。如何能够在保持原有增塑效率的同时,降低产品的迁移性及潜在毒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环氧大豆油(ESO)是用精炼大豆油采用过氧化物处理而制得的一种产品。使用在PVC产品中,可以增加产品的低温韧性及长期热老化性能。然而,环氧大豆油的增速效率低于邻苯类产品,无法作为主体增塑剂使用在PVC人造革的生产中。大量引入环氧大豆油会产生增塑剂析出的风险。专利公开号CN108117667A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增塑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聚乳酸(PLA)中的应用:R1选自C2~C15的脂肪族基团、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开环酯化反应:将苯酐,长链脂肪醇与四氯化钛催化剂加入反应釜,比例为1:1:0.01加热反应釜至90‑110℃,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步骤2:催化开环反应:将环氧大豆油预热至110‑130℃,将步骤1中的反应产物逐步加入环氧大豆油反应釜中,摩尔比例为1:1;加入完毕后升高反应温度至180‑200℃,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降至室温;步骤3:后处理及提纯:向步骤2的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反应物料:蒸馏水比例为1:0.5,搅拌1‑3小时停止,静置分层,排出蒸馏水,向反应体系内加入无水碳酸钙,静置20分钟;过滤去除碳酸钙固体,获得无色油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开环酯化反应:将苯酐,长链脂肪醇与四氯化钛催化剂加入反应釜,比例为1:1:0.01加热反应釜至90-110℃,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步骤2:催化开环反应:将环氧大豆油预热至110-130℃,将步骤1中的反应产物逐步加入环氧大豆油反应釜中,摩尔比例为1:1;加入完毕后升高反应温度至180-200℃,反应1-3小时,反应结束,降至室温;步骤3:后处理及提纯:向步骤2的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反应物料:蒸馏水比例为1:0.5,搅拌1-3小时停止,静置分层,排出蒸馏水,向反应体系内加入无水碳酸钙,静置20分钟;过滤去除碳酸钙固体,获得无色油状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开环酯化反应:将苯酐,长链脂肪醇与四氯化钛催化剂加入反应釜,比例为1:1:0.01.加热反应釜至100℃,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步骤2:催化开环反应:将环氧大豆油预热至120℃,将步骤1中的反应产物逐步加入环氧大豆油反应釜中,摩尔比例为1:1;加入完毕后升高反应温度至190℃,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降至室温;步骤3:后处理及提纯:向步骤2的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反应物料:蒸馏水比例为1:0.5,搅拌1小时停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锋王晓云邢新雨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