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84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酯化就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多元羧酸跟醇反应,则可生成多种酯。典型的酯化反应有乙醇和醋酸的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是制造染料和医药的原料。其中酯化产生的高COD废水与洗釜产生含SO42-废水一般采用厌氧+好氧的生化处理的方法。但因工业生产中酯化废水的醋酸含量高和洗釜产生含SO42-高会影响厌氧生化处理的效果,经常出现厌氧污泥酸化,使生化装置运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确保生化装置能够运行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酯化废水输送到均质池中,在所述均质池中调节所述废水的PH值至6.5-7.5;步骤(2):将步骤(1)处理所得的废水输送到配水池中进一步调节废水COD至10000-12000mg/L,PH值稳定在6.5-7.5,水温控制在47±3℃,适度投加碳酸钠保障后续厌氧器中碱度,混合一部分生活废水保障废水中C、N、P的营养均衡,混合一部分含盐废水保障水中金属离子有利于后续厌氧微生物生长。由于厌氧微生物对酸碱环境的适宜范围较窄,对PH值的波动比较敏感,尤其是产甲烷菌,产甲烷菌的最适宜PH值范围是6.6-7.5,因此确保PH值在6.5-7.5之间。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所得的废水经提升泵将废水打到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在第一厌氧器中进行,第一厌氧器和第二厌氧器串联连接,废水在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后进入到第二厌氧器中,第二厌氧器起到厌氧生化污泥回收和进一步降解第一厌氧器处理过的废水,第二厌氧器底部回收到的厌氧污泥定期压到厌氧污泥池;步骤(4):经过所述第二厌氧器处理后的废水输送到混合池中,在所述混合池中加入部分生活废水和含盐废水;步骤(5):经过所述混合池处理的废水输送到好氧池,通过好氧池后进行达标排放。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3)中,控制所述第一厌氧器塔温在36±2℃,挥发性酯肪酸(VFA)在5mmol/L以下,氧化还原电位(ORP)在-450mv—-600mv,碱度在2500mg/L-4500mg/L。在第一厌氧器处理酯化废水时,废水中的醋酸(乙酸)成份不稳定性与厌氧酸化阶段形成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一起降低厌氧器微生物体系的PH值,厌氧器就会酸化而严重抑制甲烷菌的生长,通过投加碳酸钠保障第一厌氧器中碱度在2500mg/L-4500mg/L之间,可以很好控制第一厌氧器厌氧污泥的酸化。另厌氧微生物细胞中无高位的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厌氧器微生物体系需保持还原性环境,控制氧化还原电位(ORP)在-450mv—-600mv可以控制厌氧微生物的活性。进一步地,在控制好第一厌氧器中氧化还原电位(ORP)与碱度的情况下,控制好第一厌氧器废水中的SO42-≦300mg/L,高浓度硫酸根离子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还原成硫离子,硫离子易转化成有毒的H2S,H2S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抑制甲烷的产生。废水中对盐份的控制在CL-离子在≦600mg/L,就可以使第一厌氧器在处理高COD酯化废水(第一厌氧器有机污泥负荷=2.0kgCOD/(m3.d))的情况稳定运行。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31):将步骤(3)厌氧污泥池收集到厌氧污泥定期通过污泥泵压返回第一厌氧器的厌氧污泥内回流中,厌氧污泥内回流的目的是将含酸含SO42-废水与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反应。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32):第一厌氧器和第二厌氧器的塔顶三相分离器回收到沼气由集气箱收集然后回收利用或由沼气燃烧器焚烧。本专利技术利用控制碱度、氧化还原电位、SO42-、盐份等工艺参数,实现生化装置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能够稳定运行,另外,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投入成本低,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酯化废水输送到均质池中,在所述均质池中调节所述废水的PH值至6.5;步骤(2):将步骤(1)处理所得的废水输送到配水池中进一步调节废水COD至10000mg/L,PH值稳定在6.5,水温控制在47℃,适度投加碳酸钠保障后续厌氧器中碱度,混合一部分生活废水保障废水中C、N、P的营养均衡,混合一部分含盐废水保障水中金属离子有利于后续厌氧微生物生长。由于厌氧微生物对酸碱环境的适宜范围较窄,对PH值的波动比较敏感,尤其是产甲烷菌,产甲烷菌的最适宜PH值范围是6.6-7.5,因此确保PH值在6.5。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所得的废水经提升泵将废水打到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在第一厌氧器中进行,第一厌氧器和第二厌氧器串联连接,废水在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后进入到第二厌氧器中,第二厌氧器起到厌氧生化污泥回收和进一步降解第一厌氧器处理过的废水,第二厌氧器底部回收到的厌氧污泥定期压到厌氧污泥池。在该步骤中,控制所述第一厌氧器塔温在36℃,挥发性酯肪酸(VFA)为5mmol/L,氧化还原电位(ORP)为-450mv,碱度为2500mg/L。在第一厌氧器处理酯化废水时,废水中的醋酸(乙酸)成份不稳定性与厌氧酸化阶段形成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一起降低厌氧器微生物体系的PH值,厌氧器就会酸化而严重抑制甲烷菌的生长,通过投加碳酸钠保障第一厌氧器中碱度为2500mg/L可以很好控制第一厌氧器厌氧污泥的酸化。另厌氧微生物细胞中无高位的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厌氧器微生物体系需保持还原性环境,控制氧化还原电位(ORP)为-450mv可以控制厌氧微生物的活性。在控制好第一厌氧器中氧化还原电位(ORP)与碱度的情况下,控制好第一厌氧器废水中的SO42-为300mg/L,高浓度硫酸根离子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还原成硫离子,硫离子易转化成有毒的H2S,H2S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抑制甲烷的产生。废水中对盐份的控制在CL-离子为600mg/L,就可以使第一厌氧器在处理高COD酯化废水(第一厌氧器有机污泥负荷=2.0kgCOD/(m3.d))的情况稳定运行。厌氧污泥池收集到厌氧污泥定期通过污泥泵压返回第一厌氧器的厌氧污泥内回流中,厌氧污泥内回流的目的是将含酸含SO42-废水与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反应。第一厌氧器和第二厌氧器的塔顶三相分离器回收到沼气由集气箱收集后回收利用。步骤(4):经过所述第二厌氧器处理后的废水输送到混合池中,在所述混合池中加入部分生活废水和含盐废水;步骤(5):经过所述混合池处理的废水输送到好氧池,通过好氧池后进行达标排放。实施例2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酯化废水输送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酯化废水输送到均质池中,在所述均质池中调节所述废水的PH值至6.5‑7.5;步骤(2):将步骤(1)处理所得的废水输送到配水池中进一步调节废水COD至10000‑12000mg/L,PH值稳定在6.5‑7.5,水温控制在47±3℃,适度投加碳酸钠保障后续厌氧器中碱度,混合一部分生活废水保障废水中C、N、P的营养均衡,混合一部分含盐废水保障水中金属离子有利于后续厌氧微生物生长;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所得的废水经提升泵将废水打到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在第一厌氧器中进行,第一厌氧器和第二厌氧器串联连接,废水在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后进入到第二厌氧器中,第二厌氧器起到厌氧生化污泥回收和进一步降解第一厌氧器处理过的废水,第二厌氧器底部回收到的厌氧污泥定期压到厌氧污泥池;步骤(4):经过所述第二厌氧器处理后的废水输送到混合池中,在所述混合池中加入部分生活废水和含盐废水;步骤(5):经过所述混合池处理的废水输送到好氧池,通过好氧池后进行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处理有机含酸含SO42-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酯化废水输送到均质池中,在所述均质池中调节所述废水的PH值至6.5-7.5;步骤(2):将步骤(1)处理所得的废水输送到配水池中进一步调节废水COD至10000-12000mg/L,PH值稳定在6.5-7.5,水温控制在47±3℃,适度投加碳酸钠保障后续厌氧器中碱度,混合一部分生活废水保障废水中C、N、P的营养均衡,混合一部分含盐废水保障水中金属离子有利于后续厌氧微生物生长;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所得的废水经提升泵将废水打到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在第一厌氧器中进行,第一厌氧器和第二厌氧器串联连接,废水在第一厌氧器中生化反应后进入到第二厌氧器中,第二厌氧器起到厌氧生化污泥回收和进一步降解第一厌氧器处理过的废水,第二厌氧器底部回收到的厌氧污泥定期压到厌氧污泥池;步骤(4):经过所述第二厌氧器处理后的废水输送到混合池中,在所述混合池中加入部分生活废水和含盐废水;步骤(5):经过所述混合池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宗贵焦国璋朱桂生盛英俊许宝华唐丽叶兴平赵禄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索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