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682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依次自下而上设置有布水器、循环管和箱体,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管口延伸至罐体外部并与罐体外部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箱体位于罐体内部的上部,所述箱体的中心轴与罐体的中心轴相重合,所述箱体的顶部与罐体的顶部内壁相固接,所述罐体的内壁与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箱体的下方和布水器的上方为反应区,所述箱体内自下而上分为三相分离区和沉淀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水均匀,污泥流失少,出水水质高,能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水以及少量的细胞物质,是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其中,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回收的能源。因此,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工艺是厌氧生物处理。目前,厌氧生物处理的装置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复合式厌氧流化床(UBF)等。其中,UASB反应器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厌氧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1)有机负荷高,可达到10kgCOD/m3·d左右,处理效果好,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2)水力停留时间短,池容小,节约占地面积;(3)无需搅拌设备,节省投资和能耗;(4)反应器内无需设置填料,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避免了堵塞问题和降低了投资成本等。但现有的UASB厌氧反应器普遍存在一些不足:(1)布水不均匀,容易发生“短流”现象;(2)气、固、液三相分离效果差,污泥易于流失,出水浑浊;(3)需要设置外循环来使反应器内的泥水混合物得以流化,能耗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依次自下而上设置有布水器(2)、循环管(3)和箱体(4),所述循环管(3)的出水管口延伸至罐体外部并与罐体外部的进水管(2)相连接,所述箱体(4)位于罐体(1)内部的上部,所述箱体(4)的中心轴与罐体(1)的中心轴相重合,所述箱体(4)的顶部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内壁相固接,所述罐体(1)的内壁与箱体(4)的外壁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箱体(4)的下方和布水器(2)的上方为反应区(101),所述箱体(4)内自下而上分为三相分离区(102)和沉淀区(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依次自下而上设置有布水器(2)、循环管(3)和箱体(4),所述循环管(3)的出水管口延伸至罐体外部并与罐体外部的进水管(2)相连接,所述箱体(4)位于罐体(1)内部的上部,所述箱体(4)的中心轴与罐体(1)的中心轴相重合,所述箱体(4)的顶部与所述罐体(1)的顶部内壁相固接,所述罐体(1)的内壁与箱体(4)的外壁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箱体(4)的下方和布水器(2)的上方为反应区(101),所述箱体(4)内自下而上分为三相分离区(102)和沉淀区(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内还设置有三相分离器(5)和出水堰(6),所述三相分离器(5)的两端与箱体(4)的侧壁相固接,且相连接处设置有通道口(9),所述三相分离器(5)的集气罩的下方设置有集气腔,集气腔所在的底面与集气罩的两斜面形成集气室(105),集气室(105)与气室(104)通过通道口相连接,三相分离器(5)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堰(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和箱体(4)的顶部均设置有盖板(8),所述箱体(4)顶部的盖板与罐体(1)的顶部的盖板相重合,且盖板(8)上设置有沼气管(12),沼气管(12)与气室(104)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侧壁上设置有取样口(13),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标朱成辉胡君杰杨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