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33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基板、立柱和组合侧板;基板的四个角均装设有立柱;立柱一端面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插接有相适配的定位杆;立柱一侧棱处并排开设有与定位孔相连通的放置槽;放置槽内均装设有锁位件;锁位件包括一对相互转动配合的转接柱;转接柱一端面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锁位孔;一转接柱的周侧面装设有第一锁位板;另一转接柱的周侧面装设有第二锁位板;位于同一侧的两立柱之间均卡装有一组合侧板;组合侧板包括第一侧撑板、第二侧撑板和第三侧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拆装,有效地提高了模具利用率,节省了采购成本,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
技术介绍
标准试块的制作需要用到试块模具,当前应用较广的有金属试块模具和塑料试块模具。金属试块模具使用寿命较长,应用较广,但是其存在拆卸、组装繁琐等缺陷;塑料试块模具较为轻便,但容易损坏变形,且脱模麻烦,可能会对标准试块造成损伤。因此,函需研究一种拆装方便、结构稳定和脱模方便的可拼装式试块模具,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利用立柱对组合侧板进行夹紧定位,并利用锁位件对组合侧板进行限位,有效地提高了模具利用率,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稳定和脱模方便等优点,且节省了采购成本,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包括基板、立柱和组合侧板;所述基板的四个角均固定装设有一呈直角三棱柱结构的立柱;所述立柱一端面开设有一呈正多边形结构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接有一相适配的定位杆;所述立柱一侧棱处从下至上并排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孔相连通的放置槽,且每一个所述放置槽内均装设有一锁位件;所述锁位件包括一对相互转动配合的转接柱;所述转接柱一端面开设有一与定位杆相适配的锁位孔;一所述转接柱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一锁位板;另一所述转接柱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二锁位板;位于同一侧的两所述立柱之间均卡装有一组合侧板;所述组合侧板包括第一侧撑板、第二侧撑板和第三侧撑板;所述第二侧撑板装设于第二侧撑板和第三侧撑板之间。进一步地,位于同一侧的两所述立柱之间均设置有一限位板条;所述限位板条固定装设于基板的上表面;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第一侧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第二侧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第三侧撑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一侧面对称开设有一对卡槽;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第二侧撑板一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上设置有一与立柱的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板;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第三侧撑板一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上设置有一与立柱的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板。进一步地,所述组合侧板的第一侧撑板的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边板;所述边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一端部的一表面开设有一第一贯通孔;所述组合侧板的第二侧撑板的一边沿开设有一第一边槽;所述第一边槽的两端均开设有一第一延伸槽;所述组合侧板的第三侧撑板的一边沿开设有一第二边槽;所述第二边槽的两端均开设有一第二延伸槽;所述第一侧撑板的两边板分别对应卡装于第二侧撑板的第一边槽内和第三侧撑板的第二边槽内;所述第一侧撑板的两组延伸板分别对应卡装于第二侧撑板的两第一延伸槽内和第三侧撑板的两第二延伸槽内;所述延伸板的第一贯通孔设置有一相适配的螺钉;所述第一侧撑板的两组第一贯通孔内的螺钉的一端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二侧撑板的两第一延伸槽的一表面内和第三侧撑板的两第二延伸槽的一表面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撑板的两边板的一表面均开设有一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销轴;所述第一侧撑板的两销轴朝向相同的一端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二侧撑板的第一边槽的一表面内和第三侧撑板的第二边槽的一表面内;所述销轴分别与第二侧撑板和第三侧撑板过盈配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利用立柱对组合侧板进行夹紧定位,并利用锁位件对组合侧板进行限位,有效地提高了模具利用率,具有拆装方便、结构稳定和脱模方便等优点,且节省了采购成本,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装设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侧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侧撑板和第三侧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锁位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基板,2-立柱,3-组合侧板,4-定位杆,5-锁位件,6-销轴,101-限位板条,201-卡槽,202-定位孔,203-放置槽,301-第一侧撑板,302-第二侧撑板,303-第三侧撑板,304-边板,305-延伸板,501-转接柱,502-第一锁位板,503-第二锁位板,3011-第一限位槽,3021-第一边槽,3022-第一延伸槽,3023-第一卡板,3024-第二限位槽,3031-第二边槽,3032-第二延伸槽,3033-第二卡板,3034-第三限位槽,3041-第二贯通孔,3051-第一贯通孔,5011-锁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包括基板1、立柱2和组合侧板3;基板1的四个角均固定装设有一呈直角三棱柱结构的立柱2;立柱2一端面开设有一呈正多边形结构的定位孔202;定位孔202内插接有一相适配的定位杆4;立柱2一侧棱处从下至上并排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孔202相连通的放置槽203,且每一个放置槽203内均装设有一锁位件5;锁位件5包括一对相互转动配合的转接柱501;两转接柱501均转动连接于放置槽203内;转接柱501一端面开设有一与定位杆4相适配的锁位孔5011;一转接柱501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一锁位板502;另一转接柱501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二锁位板503;位于同一侧的两立柱2之间均卡装有一组合侧板3;组合侧板3包括第一侧撑板301、第二侧撑板302和第三侧撑板303;第二侧撑板302装设于第二侧撑板302和第三侧撑板303之间。其中,位于同一侧的两立柱2之间均设置有一限位板条101;限位板条101固定装设于基板1的上表面;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的第一侧撑板301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10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3011;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的第二侧撑板302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10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3024;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的第三侧撑板303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101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槽3034;第一限位槽3011、第二限位槽3024和第三限位槽3034均与限位板条101卡接配合。其中,立柱2一侧面对称开设有一对卡槽201;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的第二侧撑板302一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上设置有一与立柱2的卡槽201相配合的第一卡板3023;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的第三侧撑板303一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上设置有一与立柱2的卡槽201相配合的第二卡板3033;第一卡板3023和第二卡板3033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立柱(2)和组合侧板(3);所述基板(1)的四个角均固定装设有一呈直角三棱柱结构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一端面开设有一呈正多边形结构的定位孔(202);所述定位孔(202)内插接有一相适配的定位杆(4);所述立柱(2)一侧棱处从下至上并排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孔(202)相连通的放置槽(203),且每一个所述放置槽(203)内均装设有一锁位件(5);所述锁位件(5)包括一对相互转动配合的转接柱(501);所述转接柱(501)一端面开设有一与定位杆(4)相适配的锁位孔(5011);一所述转接柱(501)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一锁位板(502);另一所述转接柱(501)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二锁位板(503);位于同一侧的两所述立柱(2)之间均卡装有一组合侧板(3);所述组合侧板(3)包括第一侧撑板(301)、第二侧撑板(302)和第三侧撑板(303);所述第二侧撑板(302)装设于第二侧撑板(302)和第三侧撑板(30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立柱(2)和组合侧板(3);所述基板(1)的四个角均固定装设有一呈直角三棱柱结构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一端面开设有一呈正多边形结构的定位孔(202);所述定位孔(202)内插接有一相适配的定位杆(4);所述立柱(2)一侧棱处从下至上并排开设有多个与定位孔(202)相连通的放置槽(203),且每一个所述放置槽(203)内均装设有一锁位件(5);所述锁位件(5)包括一对相互转动配合的转接柱(501);所述转接柱(501)一端面开设有一与定位杆(4)相适配的锁位孔(5011);一所述转接柱(501)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一锁位板(502);另一所述转接柱(501)的周侧面固定装设有一第二锁位板(503);位于同一侧的两所述立柱(2)之间均卡装有一组合侧板(3);所述组合侧板(3)包括第一侧撑板(301)、第二侧撑板(302)和第三侧撑板(303);所述第二侧撑板(302)装设于第二侧撑板(302)和第三侧撑板(30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两所述立柱(2)之间均设置有一限位板条(101);所述限位板条(101)固定装设于基板(1)的上表面;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的第一侧撑板(301)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10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3011);相邻两个立柱(2)之间的第二侧撑板(302)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10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3024);相邻两个所述立柱(2)之间的第三侧撑板(303)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限位板条(101)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槽(303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拼装试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一侧面对称开设有一对卡槽(201);相邻两个所述立柱(2)之间的第二侧撑板(302)一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上设置有一与立柱(2)的卡槽(201)相配合的第一卡板(3023);相邻两个所述立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宏陈嘉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