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39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吸尘口、排气通道和吹气通道;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气流驱动件连接有出气通道;流向调节件,所述流向调节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转换地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隔断,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隔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尘装置,从吹气通道排出的气体可以起到起尘的作用,这样,通过简洁的结构实现了风道的转换,使从吸尘装置排出的空气得到了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吸尘装置对吸尘器排出的气体利用不够充分,能源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的能源利用率较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吸尘口、排气通道和吹气通道;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气流驱动件连接有出气通道;流向调节件,所述流向调节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转换地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隔断,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隔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尘装置,从吹气通道排出的气体可以起到起尘的作用,这样,通过简洁的结构实现了风道的转换,使从吸尘装置排出的空气得到了充分利用。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吸尘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吹气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吸尘口位于所述机体的同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出气端部构造成通流面积逐渐减小的渐缩形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向调节件设在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处,所述吹气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的延伸位置的上方,所述排气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的延伸位置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向调节件绕固定的轴线可转动地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流向调节件的外侧面在第一状态与所述吹气通道的入口相切、在第二状态与所述排气通道的入口相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流向调节件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向调节件的内侧面为凹陷的弧形曲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尘口和所述气流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机体上相对的两个端部,所述机体上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内形成所述吹气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向调节件为柔性密封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通道内隔断所述排气通道的海帕,所述吹气通道为通路。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吸尘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吸尘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吸尘装置的立体图。附图标记:吸尘装置100,机体10,排气通道11,吹气通道12,出气通道13,气流驱动件20,流向调节件30,旋钮40,海帕50,导流管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关技术中的吸尘装置对吸尘器排出的气体利用不够充分,能源利用率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吸尘装置100,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尘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吸尘装置100大体可以包括:机体10、气流驱动件20和流向调节件30。机体10具有吸尘口(图未示出)、排气通道11和吹气通道12。气流驱动件20设在机体10内,气流驱动件20连接有出气通道13。流向调节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转换地设在机体10内,流向调节件30在第一状态时出气通道13与排气通道11连通且出气通道13与吹气通道12隔断,流向调节件30在第二状态时出气通道13与吹气通道12连通且出气通道13与排气通道11隔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吸尘装置100,通过设置排气通道11和吹气通道12,且流向调节装置在不同状态下使气流可以分别流向排气通道11和吹气通道12,从吹气通道12排出的气体可以起到起尘的作用,这样,通过简洁的结构实现了风道的转换,使从吸尘装置100排出的空气得到了充分利用。具体而言,吸尘装置100可以具有地刷,地刷起到了起尘的作用。气流驱动件20包括风机,风机将机体10内的空气通过出气通道13排出,气压作用下,吸尘装置100通过所述吸尘口与外界的气压差将外界空气连同灰尘吸入机体10内。出气通道13可以与排气通道11或吹气通道12连通。例如,在地刷能够清扫的位置,吸尘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气流驱动装置驱动气流通过出气通道13进入排气通道11,进入排气通道11内的气体经过过滤后排出机体10外。受限于地刷的形状,有些角落地刷无法刷到,角落里的灰尘无法被所述吸尘口吸入机体10,此时,调节吸尘装置100到第二状态,气流驱动装置驱动气流通过出气通道13进入吹气通道12,吹气通道12为狭长通道,因此气流流速较快,因此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从吹气通道12排出的气体吹起角落里的灰尘以便于吸进机体10,之后再次调节吸尘装置100到第一装置继续工作或者关闭吸尘装置100。当然,这一工作状态的描述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使用环境,并非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吹气通道12的出口和所述吸尘口位于机体10的同一侧。这样,可以保证吸尘装置100在通过吹气通道12内排出的气体起尘时,所述吸尘口同时将灰尘吸入机体10内,避免了灰尘四处逃逸弄脏地面。当然,本技术的吹气通道12的出口也可以与吸尘口设置在机体10的不同侧,或者将吹气通道12设置成出口可变的形式。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吹气通道12的出气端部构造成通流面积逐渐减小的渐缩形状。可以理解,将吹气通道12出口端设置为渐缩状,且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因而气流流速逐渐加快,直至出口处流速最快,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可以起到起尘的作用。其中,吹气通道12的通流面积大致相当于吹气通道12的横截面积,也就是垂直吹气通道的轴线的平面的截面面积。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流向调节件30设在出气通道13的出口处,吹气通道12的入口位于出气通道13的出口的延伸位置的上方,排气通道11的入口位于出气通道13的出口的延伸位置的下方。这样,可以进一步地简化气流通路,并方便控制。另外,可以只需设置一个流向调节件30就可以调节出气通道13与向下的排气通道11连通的同时与向上的吹气通道12隔断,也即吸尘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或者出气通道13与向上的吹气通道12连通并与向下的出气通道13隔断,也即调节吸尘装置100为第二状态。吸尘装置100处于第一状态时,气流驱动装置驱动气流通过出气通道13向下进入排气通道11再经过过滤后排出机体10外,吸尘器处于第二状态时,气流驱动装置驱动气流通过出气通道13向上进入吹气通道12后排出机体10,并起到起尘作用。当然,流向调节键30也可以由多个阀门组成,通过控制多个阀门的通断实现改变气流方向。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流向调节件30绕固定的轴线可转动地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流向调节件30的外侧面在第一状态与吹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吸尘口、排气通道和吹气通道;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气流驱动件连接有出气通道;流向调节件,所述流向调节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转换地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隔断,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隔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吸尘口、排气通道和吹气通道;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气流驱动件连接有出气通道;流向调节件,所述流向调节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转换地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隔断,所述流向调节件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吹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隔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吸尘口位于所述机体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通道的出气端部构造成通流面积逐渐减小的渐缩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调节件设在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处,所述吹气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的延伸位置的上方,所述排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龙李洋赵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