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2617 阅读:5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动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依次经过二元杂交,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获得的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不仅具有湖羊适应性强、母性好、产羔率高的优点;还具有东弗利生羊体格大、产乳量高、乳房结构好的优点。另外,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获得的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抗逆性强、产乳性能好、乳质优良、繁殖率高、产肉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羊奶有“奶中之王”的美称,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牛奶,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在欧洲,鲜羊奶的售价是牛奶的7倍。因此,羊奶已经成为消费者特别是患有过敏症、胃肠疾病、支气管炎症或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婴儿的营养佳品。目前,全球羊奶产量大约在2000万吨,且每年保持2%左右的增幅。中国羊奶年产量约175万吨,每年增幅10%以上。而近年来中国羊奶消费呈现爆发式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牛乳制品遭遇信任危机的形势下,羊奶成为乳制品市场的“新宠”,每年增速30%以上。2014年羊奶粉市场规模仅为35亿元。到了2016年,仅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规模就超过50亿元。预计2020年,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由此可见,中国羊奶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消费增长的需要,供需矛盾已然突出。而且,现阶段中国人均年消费羊奶不到1kg,而欧美国家人均年消费30kg。因此,中国的羊奶市场需求空间很大。中国的羊奶主要产自于奶山羊,如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而我国本土培育的以产乳为主的乳肉兼用型绵羊品种尚属空白,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乳肉兼用型绵羊新品种,不仅是我国羊产业发展的需求,更是丰富我国奶制品市场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填补我国乳肉兼用绵羊品种的空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依次经过二元杂交,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优选的,所述级进杂交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杂交羊为母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二元杂交,生产F1代杂交羊;(2)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1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2代杂交羊;(3)将F2代杂交羊中的公羊和母羊横交固定,然后按照新品种选育标准进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二元杂交,生产F1代杂交羊;②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1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2代杂交羊;③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2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3代杂交羊;④将F3代杂交羊中的公羊和母羊横交固定,然后按照新品种选育标准进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二元杂交,生产F1代杂交羊;II,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1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2代杂交羊;III,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2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3代杂交羊;IV,将F3代杂交羊中的公羊与F2代杂交羊中的母羊横交固定,或者将F2代杂交羊中的公羊与F3代杂交羊中的母羊横交固定,然后按照新品种选育标准进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优选的,所述步骤IV横交固定用公羊的选择标准包括:初生体重≥3.5kg,断奶体重≥30.0kg,6月龄体重≥60kg,成年体重≥90kg。优选的,所述步骤IV横交固定用母羊的选择标准包括:产羔率≥230%,年泌乳期≥260天,产奶期平均日产奶量≥2.75kg,乳脂率≥4.8%,初生体重≥3.2kg,断奶体重≥28.0kg,6月龄体重≥55kg,成年体重≥65kg。优选的,当以F1代杂交羊为级进杂交的母本时,所述母本的选择标准包括:初生体重≥3.2kg,断奶体重≥24.0kg,6月龄体重≥45kg,成年体重≥55kg。优选的,当以F2代杂交羊为级进杂交的母本时,所述母本的选择标准包括:初生体重≥3.2kg,断奶体重≥26.0kg,6月龄体重≥50kg,成年体重≥60kg。优选的,所述原始父本的选择标准包括:周岁体重≥50kg,成年体重≥90kg;所述原始母本的选择标准包括:断奶体重≥20kg,周岁体重≥45kg,产羔率≥26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该方法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依次经过二元杂交,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获得的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不仅具有湖羊适应性强、母性好、产羔率高的优点;还具有东弗利生羊体格大、产乳量高、乳房结构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有效填补我国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型绵羊新品种的空白,以该方法培育的绵羊新品系有四大特点:1,抗逆性强、耐粗饲、适应我国大部分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2,产乳性能好,泌乳期长、产乳量高、乳质优良;3,繁殖率高,产羔率230%以上;4,产肉性能好,6月龄公羊屠宰率54%以上,净肉率高达85%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依次经过二元杂交,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本专利技术所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东弗里生羊(easteastfrieriansheep)原产于德国东北部,是目前世界上产奶性能最好的绵羊品种。该品种体格大,体型结构良好,生长发育快,成年公羊体重90~120kg,成年母羊体重70~90kg。被毛白色,偶有纯黑色个体;公、母羊均无角,体躯宽长,腰部结实,肋骨拱圆,臀部略有倾斜,尾瘦长无毛。母羔在4月龄达初情期,发情季节持续时间约为5个月,产羔率为200%~230%。乳房结构优良、宽广,成年母羊年泌乳期260~300天,产奶量500~810kg,乳脂率6%~6.5%。性情温顺,体格大,产羔率高,泌乳期长,产奶量大,乳房结构好,适于固定式挤奶系统。这些是东弗里生羊最突出的优点,因此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引入该品种,主要利用其产羔率高和体格大的特点进行肉羊杂交改良工作;也有利用其产奶量高,乳房结构好的特点来培育乳用绵羊新品种的父本。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原始父本的选择标准优选包括:周岁体重≥50kg,成年体重≥90kg。所述原始父本的选择标准优选还包括:体格大,体躯宽长,腰部结实,肋骨拱圆,体型结构良好,头较长,被毛白色,尾瘦长无毛,乳头大,乳房发育良好。本专利技术所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以湖羊为原始母本。湖羊是我国优秀的绵羊地方品种,原产于太湖流域,全身被毛纯白,体格中等,体质结实,头狭长而清秀,无角,鼻梁隆起,耳大下垂,颈细长,体躯长,胸较狭窄,背腰平直,腹微下垂,尾扁圆,尾尖上翘,四肢细而高。湖羊早期生长发育快,6月龄羔羊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0%,成年公羊体重65kg以上,成年母羊50kg以上;4~5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6~8月龄,经产母羊年产羔率255%以上。湖羊抗逆性强,适应性好,耐粗饲,母羊乳房发达,泌乳期4个月,泌乳量多。其中,母性好,性成熟早,常年发情,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高是湖羊最突出的优点,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以湖羊作为肉羊经济杂交生产的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依次经过二元杂交,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依次经过二元杂交,级进杂交,横交固定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进杂交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杂交羊为母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二元杂交,生产F1代杂交羊;(2)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1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2代杂交羊;(3)将F2代杂交羊中的公羊和母羊横交固定,然后按照新品种选育标准进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二元杂交,生产F1代杂交羊;②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1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2代杂交羊;③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2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3代杂交羊;④将F3代杂交羊中的公羊和母羊横交固定,然后按照新品种选育标准进行选育提高,得到乳肉兼用绵羊新品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以东弗里生羊为原始父本,以湖羊为原始母本,二元杂交,生产F1代杂交羊;II,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1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2代杂交羊;III,以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以F2代杂交羊为母本,级进杂交,生产F3代杂交羊;I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春娥杨博辉郭婷婷刘建斌袁超冯瑞林岳耀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