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生菌根富积型容器苗及其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18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灭菌泥炭土、生物炭等吸水性强的轻型混合材料为基质,具有空气切根等功能的育苗容器为载体,红汁乳菇、绿肉红菇、美味牛肝菌、夏块菌、黑孢块菌、干巴菌等纯培养的外生菌根菌菌丝或孢子为接种体,马尾松、云南松、湿地松等松科植物种子或幼苗,川榛、平欧榛等榛科植物、赤皮青冈、麻栎、板栗、高山栎、锥莲栎等壳斗科植物种子或幼苗、湖南椴、滇桐等椴树科植物种子或幼苗为宿主植物,在适宜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培育的一种富积大量菌根的容器苗及培育该菌根容器苗的方法。以此方法培养的菌根苗菌根数量多、质量好、造林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籍此生产的菌根性食用菌子实体产量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生菌根富积型容器苗及其培育方法
属于森林培育及菌根性食用菌培育技术范畴。
技术介绍
松科、壳斗科、桦木科、榛科、杨柳科、椴树科、胡桃科、榆科、蝶形花科、桃金娘科、苏木科、安息香科、木麻黄科等植物均为典型的与外生菌根菌共生的树种。其中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云南松(PinusyunanensisFranch)、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落叶松(Larixgmelinii(Rupr.)Kuzen)、欧洲榛(Corylusavellana)、川榛(CorylusheterophyllaFisch.exTrautv.var.sutchuenensisFranch.)、平欧榛(Corylusheterophylla×avellanas)、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gilva(Blume)Oerst)、板栗(Castaneamollisima)、川滇高山栎(QuercusaquifolioidesRehd)、槲栎(QuercusalienaBl.)、杨树(Populussp.)、椴树(TiliatuanSzyszy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根富积型菌根苗及培养该菌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根苗菌根数量多、质量好、造林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籍此生产的菌根性食用菌等子实体产量更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根富积型菌根苗及培养该菌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菌根苗菌根数量多、质量好、造林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籍此生产的菌根性食用菌等子实体产量更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根富积型容器苗,其特征在于,所富积的菌根菌种类,是外生菌根菌,包括但不限于松乳菇、红汁乳菇、多汁乳菇、绿肉红菇、美味牛肝菌、小美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夏块菌、黑孢块菌、鸡油菌、干巴菌、松茸、玉蕈离褶伞、橙盖鹅膏、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彩色豆马勃、橙黄硬皮马勃等担子菌和子囊菌,重要的是,该外生菌根菌,具有可食用或药用等经济价值,或具有提高共生树木的抗干旱能力、忍受高含量重金属土壤能力和营养吸收能力等生态价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称菌根富积型容器苗,其特征在于,培育容器苗所采用的共生植物是源于但不限于马尾松、云南松、湿地松、落叶松等松科植物种子或幼苗,欧洲榛、川榛、平欧榛等榛科植物、赤皮青冈、板栗、高山栎、槲栎等壳斗科植物及杨柳科、椴树科、安息香科等植物的种子或利用上述植物组织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如扦插、嫁接、微小外植体)培养而成的幼苗,容器苗的培育时间一般为20天以上,优选100天至300天。4.权利要求1所述菌根富积型容器苗所称菌根,是指权利要求3所列共生植物之容器苗根系感染了包含权利要求2所列外生菌根菌之一种或一种以上之后,形成的具有哈蒂氏网结构和菌丝套结构的菌与根的复合体。5.权利要求1所称菌根富积,是指单株菌根苗根系上所拥有的菌根尖数量在10个以上,优选菌根尖数量在30个以上。6.权利要求1所称容器苗,是指用育苗容器,盛满经高温高压灭菌、高温常压灭菌、巴氏灭菌或其它方式灭菌的自然土壤或用泥炭土、生物炭、蛭石、珍珠岩、松树皮、木屑等自然或人工材料之一种或多种成份按不同比例人工混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著明申爱荣谭云沈宝明杨硕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