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6928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步骤包括:池塘选择、清塘消毒、水花放养、饵料投喂和水质管理;该方法率先在国内成功突破赤眼鳟鱼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的关键,采用赤眼鳟饲料作为肥料培育天然饵料生物的肥料缓释技术,将赤眼鳟苗种培育和驯化转食有机结合,顺利实现赤眼鳟不同规格苗种供应的目的,操作程序简便,管理容易,在苗种培育、饵料投喂等方面独创性地进行了赤眼鳟鱼种人工配合饲料直接驯化摄食并取得成功,鱼种成活率在85%以上,能保持养殖水体水质良好,对充分开发赤眼鳟作为养殖品种或鳜鱼养殖的饵料鱼创造了最有效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Meanwhile, a large size fingerling scale cultiv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Squaliobarbus large-sized fish scale cultiv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on,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water pond stocking, feed an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the first in the country to successfully break the barbel chub scal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technology uses Squaliobarbus feed as Fertilizer Cultivation of natural bait the breeding and domestication of Squaliobarbus will turn food organically,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he purpose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Squaliobarbus fry, the operation procedures are simple, easy management, in breeding, fee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riginality of the barbel chub feed with artificial feeding and direct domestication success, species survival rate of more than 85%, to maintain good water quality, to fully develop Squaliobarbus as feed fish breeding varieties or breeding to create fish The most effective breed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have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是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赤眼鳟,地方称红眼鱼、参鱼,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赤眼鳟生长速率较快、对外界环境的改变适应能力较强,因其含肉率较高,口感较好,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尤其是作为一种饵料鱼品种配套养殖,可极大促进我国中北部地区鳜等肉食性鱼类的产业化开发,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和青睐。赤眼鳟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在自然水体中鱼苗出膜后即可摄食水体中的藻类、碎屑和轮虫等天然饵料,体长达到5-6厘米可以开始摄食水体中的苦草、浮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目前,赤眼鳟的人工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苗种培育技术仍处在探索阶段,一般是借鉴其他鱼种的养殖方法来养殖赤眼鳟,但养殖效果不理想,鱼苗培育过程中存活率和养成率比较低或十分不稳定;本领域中,关于赤眼鳟苗种培育,一般采用培育池塘饵料生物来生产大规格赤眼鳟苗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补充或替代目前现有的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技术手段更加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装备简单,管理容易,苗种成活率高的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池塘,池塘面积为5-10亩,池塘排水方便,池埂不渗漏,塘埂坡比为1:2-1:3之间,池塘水深1.0-1.5米,池底平坦,池底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池塘内平均每3-5亩配置一台增氧机和一台投饵机,其中,增氧机功率为1500瓦;2)清塘消毒;在鱼种放养前1个月,抽干池塘的水,清除杂草和淤泥,暴晒至池底发白、干硬开裂;在鱼种放养前21天,池底留水25-30厘米,全池及池埂坡面泼洒生石灰,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50-200千克;在鱼种放养前3天,进水至水深0.6-1.0米,进水过滤,过滤使用80目的双层筛绢网;进水后用漂白粉10-15千克/亩,进行池水消毒,消毒后用水质改良剂按1-5pp米的量全池泼洒;3)水花放养:水花放养时间为5-7月份,水温22-25℃,池塘放养密度为50-60万尾/亩,将水花先放入池塘的投苗区内,投苗区用100目的网布围起来,投苗区的大小根据放养密度5-6万尾/平方米进行围网设置,投放前后水体温度之差控制在3℃以内;4)饵料投喂:水花驯化饵料源于市售的粉状配合饲料,粉状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0-32%,饲料水分含量控制为30-35%,饲料拌少量水制成圆球型,直径为5-8厘米;每天的投喂量为500-600克/10万尾,分两次等量投喂,投喂时间为上午6点-6点半,下午6点半-7点;当水花培育至2.0厘米时开始驯化投喂破碎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5%;在鱼苗培育10-15天后,长至3.0-4.0厘米,投喂膨化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4-6%,培育15天后,达到全长5.0-8.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5)水质管理:晴天时,中午12点-下午3点,凌晨3点至5点开启增氧机;阴雨天时,全天开启增氧机;养殖期间,每5-7天加注一次8-10厘米的新水,每15天调换池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骤(1)中,池塘面积为10亩、水深1.5米或池塘面积5亩、水深1.0米。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率先在国内成功突破了赤眼鳟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的关键,以及通过对赤眼苗区围网集中驯食技术、开口苗直接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保证部分先开口的鱼苗能顺利开口摄食,并起到集群驯食效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填补了国内池塘培育赤眼鳟大规格鱼种的空白,鱼种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能保持塘体水质良好,对赤眼鳟人工养殖技术及提高其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规模化养殖奠定了技术基础。3.本专利技术的驯食操作程序简便、强调生态型驯食,能成功将赤眼鳟开口苗驯化成为适合于池塘人工养殖,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鱼种,为赤眼鳟等名贵鱼类的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4.本专利技术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1个月的池塘养殖强化培育(成活率89.2%),获得全长5.0-8.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亩利润可达3000元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1)选择池塘,池塘面积为5-10亩,池塘排水方便,池埂不渗漏,塘埂坡比为1:2-1:3之间,池塘水深1.0-1.5米,池底平坦,池底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池塘内平均每3-5亩配置一台增氧机和一台投饵机,其中,增氧机功率为1500瓦;2)清塘消毒;在鱼种放养前1个月,抽干池塘的水,清除杂草和淤泥,暴晒至池底发白、干硬开裂;在鱼种放养前21天,池底留水25-30厘米,全池及池埂坡面泼洒生石灰,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50-200千克;在鱼种放养前3天,进水至水深0.6-1.0米,进水过滤,过滤使用80目的双层筛绢网;进水后用漂白粉10-15千克/亩,进行池水消毒,消毒后用水质改良剂按1-5pp米的量全池泼洒;3)水花放养:水花放养时间为5-7月份,水温22-25℃,池塘放养密度为50-60万尾/亩,将水花先放入池塘的投苗区内,投苗区用100目的网布围起来,投苗区的大小根据放养密度5-6万尾/平方米进行围网设置,投放前后水体温度之差控制在3℃以内;4)饵料投喂:水花驯化饵料源于市售的粉状配合饲料,粉状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0-32%,饲料水分含量控制为30-35%,饲料拌少量水制成圆球型,直径为5-8厘米;每天的投喂量为500-600克/10万尾,分两次等量投喂,投喂时间为上午6点-6点半,下午6点半-7点;当水花培育至2.0厘米时开始驯化投喂破碎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5%;在鱼苗培育10-15天后,长至3.0-4.0厘米,投喂膨化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4-6%,培育15天后,达到全长5.0-8.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5)水质管理:晴天时,中午12点-下午3点,凌晨3点至5点开启增氧机;阴雨天时,全天开启增氧机;养殖期间,每5-7天加注一次8-10厘米的新水,每15天调换池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本专利技术率先在国内成功突破了赤眼鳟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的关键,以及通过对赤眼鳟水花摄食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分析,丰富了该品种直接驯化摄食人工饵料的基础资料。2.本专利技术建立了赤眼鳟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技术工艺,在苗种培育、饵料投喂等方面采用投苗区围网集中驯食技术、开口苗直接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保证部分先开口的鱼苗能顺利开口摄食,并起到集群驯食效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填补了国内池塘培育赤眼鳟大规格鱼种的空白,鱼种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能保持塘体水质良好,对赤眼鳟人工养殖技术及提高其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规模化养殖奠定了技术基础。3.本专利技术的驯食操作程序简便、强调生态型驯食,能成功将赤眼鳟开口苗驯化成为适合于池塘人工养殖,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鱼种,为赤眼鳟等名贵鱼类的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4.本专利技术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1个月的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池塘,池塘面积为5‑10亩,池塘排水方便,池埂不渗漏,塘埂坡比为1:2‑1:3之间,池塘水深1.0‑1.5米,池底平坦,池底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池塘内平均每3‑5亩配置一台增氧机和一台投饵机,其中,增氧机功率为1500瓦;2)清塘消毒;在鱼种放养前1个月,抽干池塘的水,清除杂草和淤泥,暴晒至池底发白、干硬开裂;在鱼种放养前21天,池底留水25‑30厘米,全池及池埂坡面泼洒生石灰,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50‑200千克;在鱼种放养前3天,进水至水深0.6‑1.0米,进水过滤,过滤使用80目的双层筛绢网;进水后用漂白粉10‑15千克/亩,进行池水消毒,消毒后用水质改良剂按1‑5pp米的量全池泼洒;3)水花放养:水花放养时间为5‑7月份,水温22‑25℃,池塘放养密度为50‑60万尾/亩,将水花先放入池塘的投苗区内,投苗区用100目的网布围起来,投苗区的大小根据放养密度5‑6万尾/平方米进行围网设置,投放前后水体温度之差控制在3℃以内;4)饵料投喂:水花驯化饵料源于市售的粉状配合饲料,粉状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0‑32%,饲料水分含量控制为30‑35%,饲料拌少量水制成圆球型,直径为5‑8厘米;每天的投喂量为500‑600克/10万尾,分两次等量投喂,投喂时间为上午6点‑6点半,下午6点半‑7点;当水花培育至2.0厘米时开始驯化投喂破碎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3‑5%;在鱼苗培育10‑15天后,长至3.0‑4.0厘米,投喂膨化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4‑6%,培育15天后,达到全长5.0‑8.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5)水质管理:晴天时,中午12点‑下午3点,凌晨3点至5点开启增氧机;阴雨天时,全天开启增氧机;养殖期间,每5‑7天加注一次8‑10厘米的新水,每15天调换池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赤眼鳟大规格鱼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池塘,池塘面积为5-10亩,池塘排水方便,池埂不渗漏,塘埂坡比为1:2-1:3之间,池塘水深1.0-1.5米,池底平坦,池底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池塘内平均每3-5亩配置一台增氧机和一台投饵机,其中,增氧机功率为1500瓦;2)清塘消毒;在鱼种放养前1个月,抽干池塘的水,清除杂草和淤泥,暴晒至池底发白、干硬开裂;在鱼种放养前21天,池底留水25-30厘米,全池及池埂坡面泼洒生石灰,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50-200千克;在鱼种放养前3天,进水至水深0.6-1.0米,进水过滤,过滤使用80目的双层筛绢网;进水后用漂白粉10-15千克/亩,进行池水消毒,消毒后用水质改良剂按1-5pp米的量全池泼洒;3)水花放养:水花放养时间为5-7月份,水温22-25℃,池塘放养密度为50-60万尾/亩,将水花先放入池塘的投苗区内,投苗区用100目的网布围起来,投苗区的大小根据放养密度5-6万尾/平方米进行围网设置,投放前后水体温度之差控制在3℃以内;4)饵料投喂:水花驯化饵料源于市售的粉状配合饲料,粉状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0-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袁勇超李波成为为程颖红朱思华高银爱邓国乔谢德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市佳恒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