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885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包括定位孔、钩板、安装梁以及定位杆,定位孔设置在中置柜上,安装梁固定安装在转运车架上。钩板的一端设有钩体,钩板安装在定位孔的一侧,钩体的口部朝向设有定位孔的一侧。安装梁的两端设有支板,定位杆可转动安装在支板上,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以及连接端,连接端可插置在定位孔中,连接端还设有挡轴,连接端插置在定位孔中并转动操作端时挡轴摆入或脱出钩体的口部。这样的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可以在转运车架远离中置柜的一端完成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结构巧妙而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置柜转运设备,特别是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铠装移开式户内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中置柜)是10kV电力系统的专用配电设备,一般由固定的柜体和可移开部件两大部件组成。由于可移开部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可以大大缩短停电时间,中置柜因此成为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变电所开关设备。而在中置柜安装、检修时需使用转运车将柜内上述可移开部件转移出或运送进开关柜,进行检修或更换。因此可移动部件转运车是中置柜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为防止转运车在操作及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可移开部件与转运车架、转运车架与中置柜间必须设计可靠的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转运车和可移开部件有效定位和连接。针对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问题,由于一般需要在连接前使转运车架与中置柜靠近,而两者靠近之后没有上锁的操作空间,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可以在转运车架远离中置柜的一端完成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结构巧妙而实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包括定位孔、钩板、安装梁以及定位杆,定位孔设置在中置柜上,安装梁固定安装在转运车架上。钩板的一端设有钩体,钩体安装在定位孔的一侧,钩体的口部朝向设有定位孔的一侧。安装梁的两端设有支板,定位杆可转动安装在支板上,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以及连接端,连接端可插置在定位孔中,连接端还设有挡轴,连接端插置在定位孔中并转动操作端时挡轴摆入或脱出钩体的口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在远离中置柜的一侧操作定位杆的操作端完成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结构简单却能稳定实现连接的功能。进一步的,钩板包括板体,板体的一端卷绕形成钩体。这样的钩板工艺性好,生产成本低廉。进一步的,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还包括定位套,定位套包括套体,套体的一端设有一圈凸缘,定位孔设置在套体中心。进一步的,板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板体的一面与套体的凸缘贴靠安装,第一通孔正对定位孔。采用这样结构,当定位杆进入定位孔时穿过板体,定位杆与板体多一层连接关系,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的,连接端的端部内缩形成锥面。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连接端的端部更容易进入定位套的定位孔。进一步的,定位杆的连接端侧面设有第二通孔,挡轴为阶梯轴,挡轴直径较小的轴段为螺杆,螺杆插置在第二通孔中并穿出,螺杆上旋装有螺母。采用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挡轴与定位杆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定位杆上还设有第一限位轴,支板上设有第二限位轴,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空间交错,定位杆转动时第一限位轴与第二限位轴抵靠或分离。第一限位轴以及第二限位轴的设置保证定位杆只能转动一定的角度,在锁定时挡轴可以恰到好处地摆入钩体的口部。进一步的,第一限位轴与定位杆的连接方式与挡轴与定位杆的连接方式相同。进一步的,定位杆远离连接端的一端折弯形成操作端。折弯的操作端形成力臂,操作者更容易实现对定位杆的旋转操作。进一步的,操作端的端部设有球形轴套。球形轴套改善了操作者的操作体验。综上所述,这样的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可以在转运车架远离中置柜的一端完成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结构巧妙而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定位套与钩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定位套-1,定位孔-11,套体-12,钩板-2,钩体-21,板体-22,第一通孔-23,安装梁-3,定位杆-4,挡轴-5,第一限位轴-6,第二限位轴-7,球形轴套-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可以在转运车架远离中置柜的一端完成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结构巧妙而实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包括定位套1、钩板2、安装梁3以及定位杆4,定位套1固定安装在中置柜上,安装梁3固定安装在转运车架上。定位套1上设有定位孔11,钩板2的一端设有钩体21,钩体21安装在定位孔11的一侧,钩体21的口部朝向设有定位孔11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钩板2包括板体22,板体22的一端卷绕形成钩体21。这样的钩板2工艺性好,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如图3所示,定位套1包括套体12,套体12的一端设有一圈凸缘13,定位孔11设置在套体12中心。板体22上设有第一通孔23,板体22的一面与套体12的凸缘13贴靠安装,第一通孔23正对定位孔11。采用这样结构,当定位杆4进入定位孔11时穿过板体22,定位杆4与板体22多一层连接关系,提高连接强度。安装梁3的两端设有支板,定位杆4可转动安装在支板上,定位杆4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以及连接端,连接端可插置在定位孔11中,连接端还设有挡轴5,连接端插置在定位孔11中并转动操作端时挡轴5摆入或脱出钩体21的口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的端部内缩形成锥面。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连接端的端部更容易进入定位套1的定位孔11。针对挡轴5的安装,定位杆4的连接端侧面设有第二通孔,挡轴5为阶梯轴,挡轴5直径较小的轴段为螺杆,螺杆插置在第二通孔中并穿出,螺杆上旋装有螺母。采用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挡轴5与定位杆4的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定位杆4上还设有第一限位轴6,支板上设有第二限位轴7,第一限位轴6和第二限位轴7空间交错,定位杆4转动时第一限位轴6与第二限位轴7抵靠或分离。第一限位轴6以及第二限位轴7的设置保证定位杆4只能转动一定的角度,在锁定时挡轴5可以恰到好处地摆入钩体21的口部。第一限位轴6与定位杆4的连接方式与挡轴5与定位杆4的连接方式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在远离中置柜的一侧操作定位杆的操作端完成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结构简单却能稳定实现连接的功能。另外,定位杆4远离连接端的一端折弯形成操作端。折弯的操作端形成力臂,操作者更容易实现对定位杆4的旋转操作。同时,操作端的端部设有球形轴套8。球形轴套8改善了操作者的操作体验。综上所述,这样的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可以在转运车架远离中置柜的一端完成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结构巧妙而实用。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孔、钩板、安装梁以及定位杆;所述钩板的一端设有钩体,所述钩体安装在定位孔的一侧,所述钩体的口部朝向设有定位孔的一侧;所述安装梁的两端设有支板,所述定位杆可转动安装在支板上,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以及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可插置在定位孔中,所述连接端还设有挡轴,所述连接端插置在定位孔中并转动操作端时挡轴摆入或脱出所述钩体的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孔、钩板、安装梁以及定位杆;所述钩板的一端设有钩体,所述钩体安装在定位孔的一侧,所述钩体的口部朝向设有定位孔的一侧;所述安装梁的两端设有支板,所述定位杆可转动安装在支板上,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以及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可插置在定位孔中,所述连接端还设有挡轴,所述连接端插置在定位孔中并转动操作端时挡轴摆入或脱出所述钩体的口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端卷绕形成钩体。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一端设有一圈凸缘,所述定位孔设置在套体中心。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车架与中置柜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板体的一面与套体的凸缘贴靠安装,所述第一通孔正对定位孔。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向刘慧程军倪红华高山俞建新付见春盛颖姜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八达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时通电气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国网浙江永康市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