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883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包括用于外接输注泵的第一连接接口J1,第一连接接口J1包括:连接电源、用于对外接输注泵提供输出电源的电源管脚;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用于与外接输注泵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管脚;连接到地的接地管脚;其中电源管脚长于信号管脚,地线管脚长于电源管脚;以及与信号管脚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信号输入输出的第一隔离电路;与电源管脚连接的第一防护电路。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控制电源和信号的时序,减少对电源和信号干扰,避免电路出现烧毁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注工作站与输注泵通常通过总线结构进行连接,例如通过通用的连接接口。该连接接口通常包含输出工作站与输注泵相互连接的电源线、通信线、控制线和地线。输注泵可以通过连接在输注工作站上以进行充电和交换数据,而在输注泵接入或移除输注工作站的插拔过程中,容易产生大干扰,且易烧毁与信号连接的内部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插拔过程中,易产生干扰及烧毁电路缺陷,提供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包括用于外接输注泵的第一连接接口J1,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包括:连接电源、用于对所述外接输注泵提供输出电源的电源管脚;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用于与所述外接输注泵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管脚;连接到地的接地管脚;其中所述电源管脚长于所述信号管脚,所述接地管脚长于所述电源管脚;以及与所述信号管脚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的第一隔离电路;与所述电源管脚连接的第一防护电路。优选地,所述电源管脚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电源的、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用于连接第二电源的、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1管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1管脚长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第一跟随器U2、第一或非门U1和第一开关U5;所述第一跟随器U2的第3管脚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9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跟随器U2的第2管脚与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4管脚与所述第一开关U5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U5的第5管脚和第6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信号管脚。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电路包括TVS管D7、TVS管D8、电容C27和电容C28,所述TVS管D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TVS管D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1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TVS管D7与所述电容C27并联连接,所述TVS管D8与所述电容C28并联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信号管脚分别对应连接的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二极管D4的另一端经电容C20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二极管D5的另一端经电容C21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一端连接所述5V电源、所述二极管D6的另一端经电容C24接地。本技术还构造一种可热插拔输注系统,包括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输注工作站,与所述输注工作站连接的输注泵,所述输注泵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接口J2;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电源管脚连接的第二防护电路及与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延时电路;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信号管脚连接的第二隔离电路。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电路包括共模电感T1、TVS管D9、TVS管D10、电容C17和电容C15;所述共模电感T1的第1管脚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10管脚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9的一端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11管脚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1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9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12管脚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接地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10的一端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10管脚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10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12管脚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接地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9与所述电容C17并联连接,所述TVS管D10与所述电容C15并联连接。优选地,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二MOS管Q2和第一MOS管Q1,其中:所述第二MOS管Q2的G极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1和电阻R4连接所述共模电感T1的第4管脚、所述第二MOS管Q2的D极通过串联连接的电阻R2和电阻R3连接所述共模电感T1的第4管脚,所述第一MOS管Q1的第1、2和3管脚分别连接所述共模电感T1的第4管脚,所述第一MOS管Q1的第4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串联节点,且经电容C3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第5、6、7和8管脚分别经电容C1接地。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三极管Q3、第二或非门U6和第二开关U4;所述三极管Q3的B极经过电阻R15连接内部的控制电路,所述三极管的C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开关U4的第1管脚和所述第二或非门U6的第1管脚,所述第二或非门U6的第2管脚接地,所述第二或非门U6的第4管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U4的第7管脚;所述第二开关U4的第6管脚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9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9管脚,所述第二开关U4的第3管脚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4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信号管脚,所述第二开关U4的第4管脚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信号管脚。优选地,所述输注泵包括第二跟随器U3,所述第二跟随器U3的第3管脚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8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8管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8管脚连接3.3V电源VCC;所述第二跟随器U3的第5管脚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的第7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7管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7管脚接地。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电源和信号的时序,减少对电源和信号电路的干扰,避免电路出现烧毁现象。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的连接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热插拔输注系统第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图3是图2中可插拔输注工作站的连接接口部分电路原理图;图4是图2中可插拔输注工作站的隔离电路部分电路原理图;图5是图2中输注泵的连接接口部分电路原理图;图6是图2中输注泵的延时电路部分电路原理图;图7是图2中输注泵的隔离电路部分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100的实施例中,包括用于外接输注泵200的第一连接接口J1,第一连接接口J1包括:连接电源、用于对外接输注泵200提供输出电源的电源管脚110;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用于与外接输注泵200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管脚112;连接到地的接地管脚111;其中电源管脚110长于信号管脚112,接地管脚112长于电源管脚110;以及与信号管脚112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信号输入输出的第一隔离电路130;与电源管脚110连接的第一防护电路120。具体的,输注工作站100通过第一连接接口J1同输注泵200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接口J1的电源管脚110给输注泵200供电,并且通过通过第一连接接口J1的信号管脚112进行输注泵200与输注工作站100的信号传输,例如,多台输注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外接输注泵的第一连接接口J1,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包括:连接电源、用于对所述外接输注泵提供输出电源的电源管脚(110);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用于与所述外接输注泵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管脚(112);连接到地的接地管脚(111);其中所述电源管脚(110)长于所述信号管脚(112),所述接地管脚(111)长于所述电源管脚(110);以及与所述信号管脚(112)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的第一隔离电路(130);与所述电源管脚(110)连接的第一防护电路(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外接输注泵的第一连接接口J1,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包括:连接电源、用于对所述外接输注泵提供输出电源的电源管脚(110);连接信号输入输出、用于与所述外接输注泵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管脚(112);连接到地的接地管脚(111);其中所述电源管脚(110)长于所述信号管脚(112),所述接地管脚(111)长于所述电源管脚(110);以及与所述信号管脚(112)连接、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的第一隔离电路(130);与所述电源管脚(110)连接的第一防护电路(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脚(110)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电源的、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用于连接第二电源的、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1管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1管脚长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电路(130)包括第一跟随器U2、第一或非门U1和第一开关U5;所述第一跟随器U2的第3管脚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9管脚连接,所述第一跟随器U2的第2管脚与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或非门U1的第4管脚与所述第一开关U5的第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U5的第5管脚和第6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信号管脚(1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电路(120)包括TVS管D7、TVS管D8、电容C27和电容C28,所述TVS管D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0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TVS管D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第11管脚连接,所述TVS管D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TVS管D7与所述电容C27并联连接,所述TVS管D8与所述电容C28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信号管脚分别对应连接的二极管D4,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3.3V电源、所述二极管D4的另一端经电容C20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二极管D5的另一端经电容C21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一端连接所述5V电源、所述二极管D6的另一端经电容C24接地。6.一种可热插拔输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输注工作站,与所述输注工作站连接的输注泵,所述输注泵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接口J2;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电源管脚(110)连接的第二防护电路(220)及与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电路(220)的延时电路(240);经所述第二连接接口J2与所述第一连接接口J1的信号管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彦章赖刚唐重陈孙继蕃易明军吴海明陈爱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