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83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包括插座主体、安装板、第一套管、活动杆、卡爪、弹簧片、压板、弹簧、第二套管、螺杆、活动封板和卡线口,安装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凸棱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活动杆一端设置有卡爪,压板与安装板之间均匀分布有弹簧,第二套管顶面贯穿有螺杆,螺杆下方套接有连接板,活动封板下方设置有固定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插头接入第一套管内时,活动杆的卡爪会卡住插头,插头不易脱落,在未接入插头时,压板被弹簧顶起,压板沿着接线柱移动,保护接线柱,利用螺杆可对活动封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在端子接线处接线完毕后,封闭第二套管,避免落入灰尘,防止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具体为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指电器连接器,用途为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在使用时容易因晃动而脱落,接线柱容易受损,且端子接线处容易落入灰尘,导致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在使用时容易因晃动而脱落,接线柱容易受损,且端子接线处容易落入灰尘,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包括插座主体、安装板、第一套管、凸棱、安装槽、活动杆、卡爪、弹簧片、连接杆、压板、弹簧、接线柱、按压块、第二套管、螺杆、第一接线片、第二接线片、连接板、活动封板、固定封板和卡线口,所述插座主体中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包括插座主体(1)、安装板(2)、第一套管(3)、凸棱(4)、安装槽(5)、活动杆(6)、卡爪(7)、弹簧片(8)、连接杆(9)、压板(10)、弹簧(11)、接线柱(12)、按压块(13)、第二套管(14)、螺杆(15)、第一接线片(16)、第二接线片(17)、连接板(18)、活动封板(19)、固定封板(20)和卡线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1)中部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3)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凸棱(4),所述凸棱(4)内部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中部设置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连接器插座及其端子固定结构,包括插座主体(1)、安装板(2)、第一套管(3)、凸棱(4)、安装槽(5)、活动杆(6)、卡爪(7)、弹簧片(8)、连接杆(9)、压板(10)、弹簧(11)、接线柱(12)、按压块(13)、第二套管(14)、螺杆(15)、第一接线片(16)、第二接线片(17)、连接板(18)、活动封板(19)、固定封板(20)和卡线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1)中部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3)内部顶端与底端均设置有凸棱(4),所述凸棱(4)内部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中部设置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一端设置有卡爪(7),且卡爪(7)另一端设置有弹簧片(8),且活动杆(6)通过连接杆(9)与安装槽(5)相连,所述第一套管(3)内部设置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与安装板(2)之间均匀分布有弹簧(11),且压板(10)中部贯穿有接线柱(12),所述第一套管(3)顶端底端均贯穿有按压块(13),所述安装板(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14),所述第二套管(14)顶面贯穿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底端焊接有第一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斌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